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五章
许富走的时候速度比来时要快的得多。
这绝对不是因为燕芸一直在用眼神剜着他。
许富这个和尚能跑,秦游这座庙可就跑不脱了。
秦游看着自家兄长狼狈逃脱的背影,心中气得把毕生所学的所有脏话都回想了一遍。
不是,遇到事儿你是真跑啊!
一点都不顾亲弟弟的死活了?!
但即便此时心中有一万匹不可名状的马跑过,秦游面上还是堆出了此生最为亲切热情的笑容。
“那什么,芸娘你听我说……”
与秦游的讨好热情截然相反,燕芸此时用冷若冰霜四个字来形容恰如其分。冷冷地瞥了秦游一眼,然后淡淡的说道:“我可什么都没有问。”
秦游现在想拎着棒子去和自家表兄讲道理了。
为他着想是一回事,可这种事能不能避着点芸娘说!
不过媳妇儿可以说她不想听,他却不能不解释。
所以秦游也状似不经意地说道:“快半年没有出去了,等把这两伙小子给收拾服帖了,我带芸娘你去县中买两块好料子,裁过年的衣裳如何?”
燕芸脸色多云转晴,这是想到了秦游最近根本没有时间去勾搭别家的小女娘。
绝对又是表兄在操心。
她的感觉有些微妙。
既为自家良人能够被那些世家大族看上,愿意妻之以女感到骄傲自豪,又为自己的少孤无依而自卑不安。
即便是她这种没什么见识的乡间妇人,也在逢年过节看社戏时,得知了不少寒门良才被世家大族看中,嫁女资助,继而被举孝廉,授两千石的故事。
游哥的优秀,确实是她无法配上的。
她至有些后悔,方才跳出来的时间太早,没能听到游哥的选择。
也许游哥也想娶那几个小妻的。
比她好看,比她懂礼,比她更能给游哥长脸面,带来助力。
只是因为她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没给游哥答应的机会。
秦游看着燕芸不断变化的脸色,沉思一阵,略微猜到了自己的小妻子在想些什么。
只能说两汉时期的人才拔擢制度还是覆盖面太小,上升渠道太窄了。
虽然相较于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和秦朝的军功爵制,察举制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但同样与天下九成九的百姓毫无关系。
血缘,联姻,博名造势,个个都是技术活。
而众所周知,才能与天赋无法通过血缘传播。
越是子孙繁盛,家大业大的族群,就越需要一个能力品行上佳的掌舵人。
仅依靠本家的子孙,很容易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
正所谓姻亲也是亲。出于儿子无法选择,女婿可以挑剔的缘故,世家大族一直十分热衷将族中的女子嫁给看好的才俊,并且大力给予支持。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季汉的创立者刘备。
糜家嫁妹,陪嫁的嫁妆给了刘备再度起家的本钱。
东吴孙权嫁妹,巩固了脆弱的孙刘联盟,为关羽在荆州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入蜀纳吴夫人,有效地稳定了蜀地人心。
别的不论,大宝备在娶妻一事上是绝对能与他那两位先祖不分伯仲的。
秦游对自己成为世家大族眼中的热灶并不奇怪。
他的确有让世家大族另眼相待的本钱。
也知道兄长为何会突然向他提起这个,这是怕他理想太大,之后整出什么些补不起的窟窿。如果有个强力的妻族,会多臂助。
他意外的是,兄长口中那个尚不知名的世家,给他的条件居然是小妻。
与前世的普遍认知不同,华夏的封建社会从来就没有什么三妻四妾,而是一妻多妾。
而且作为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石,通融的空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嫡子与庶子,嫡长子与其余嫡子之间,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分到的家产都是有固有章程,并为世人所广泛接受的。
而所谓的兼祧,即一人承继两房香火,可以娶两个正妻的钻空子行为,还得等到几百年后。
小妻是妾,生下的孩子也是庶子。
他此时的潜力还尚未变现,充其量是露出了个苗头。一个世家,居然肯让族中女子来做他的小妻。哪怕是用并不起眼的旁枝女子,也是对他十分的礼遇与看中了。
只能说没有千年王朝,但有千年世家这句话的意义深厚。
遇上对胃口的潜力股,是真敢下本啊。
芸娘此时的惴惴不安,应当是怕自己会心动,会答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