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原地升职 - 重生1994,逃婚海钓赢麻了! - 林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36章原地升职

刘美兰去公司,给唐小鱼和小韩带了酸辣粉。

小韩能接受酸度,但太辣,有点接受不了。她一吃辣,嘴巴就会肿。

可怀着孕的唐小鱼,居然觉得特别好吃,一整碗连汤带粉丝,全都吃光喝净了。

唐小鱼擦擦嘴巴,漱口之后仍意犹未尽:“还有吗?让刘奕邦再给我寄点过来。”

刘美兰挑眉,指了指她的肚子:“靓女,你是孕妇。这是速食品,为延长保质期会加添加剂,还是少吃点好。”

唐小鱼略带遗憾:“那等我生完孩子再吃。这东西肯定有市场,什么时候投产啊?”

刘美兰回答:“投资公司的人会以港商身份参与投资,从设备购买、安装到投产,估计今年九月能完成。”

唐小鱼算了算:“好,到时候我的哺乳期也过了。让你三哥大胆干,这事准成!”

刘美兰笑了笑:“这是速食,能长期保存,和方便面类似。不过咱们的配料货真价实,价格可能比方便面高一点。”

唐小鱼笑笑:“但味道更足啊!”

王德是酸辣粉项目的投资商,老家本是广省,十几年前去了港岛。他熟悉公司运作,也懂内地投资,为人还圆滑。

虽说合作方是刘美兰的三哥,但作为负责人,王德在商言商,既维护公司利益、享受当地优惠政策,也承诺第一期工程投资三千万,能带动五百人就业,后续还会扩大规模。

原本这是石羊镇的项目,不过县里觉得镇上把握不住,县里决定亲自管理。可市里看到项目潜力后,觉得石羊镇和县里都把控不住,便直接将石羊镇改成了石羊高新区。

周书记和王镇长原地升职,分别从镇书记、镇长变成了区书记、区长。

高新区空缺了不少岗位,而大家都知道刘奕邦能力强。以他现在的能力和对当地经济的推动速度,未来前景大好。

不少消息灵通的人纷纷疏通关系,想来这里工作,协助刘奕邦招商引资,毕竟这工作最容易出政绩。

刘奕邦也升了职,镇改成区后,他成了副区长。虽然时间短,但组织上很郑重,准备跟上面解释,并且把刘奕邦在石羊镇的工作报告,上报省里。

刘奕邦是那一批选调生里,升职最快的。

石羊高新区名头响亮,依托火车站辐射范围建工厂,附近还有国道经过,交通算得上便利。

目前高新区里有三家企业:最先落地的粉条厂,生产无添加高档粉条,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产值达九百万,带动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第二家是卫生巾厂,生产的高档卫生巾既有出口也有内销,全在无菌车间生产。

这家厂更厉害,投产才四个月就已创汇六百万美元,内销也有几百万。今年又开发了几款新产品,准备参加广州交易会,争取更多外贸订单。

按当地领导和工厂负责人的估计,今年至少能创汇三千万美元,是市里的创汇大户,已成为省里重点关注的企业。

这也是市里领导力排众议,把石羊镇从县里剥离出来改区的关键原因。

第三家是饲料厂,依托粉丝厂的废渣废料,再加上骨粉、贝壳肉和贝壳制成饲料,能带动养殖业发展。

现在又新增了一家投资三千万的酸辣粉企业。大家尝过产品,觉得味道不错。虽说不确定酸辣粉前景如何,但看方便面的销量,也觉得这行大有可为。

王德提出让当地政府也参与投资,政府没有管理权,但有监督权和分红权,以后每年能拿分红。

市里领导觉得这是种新的合作模式,便勒紧裤腰带拿出了这笔钱。

工厂建设进度一日千里,毕竟是重点项目,市里特别关照。

当初县里很不高兴,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答应,不过提了个条件:招工优先从县里招。

工厂也愿意从县里招工,一来离得近更方便,二来前期没法提供住宿,县里员工骑自行车就能上下班。

这一轮博弈中,刘奕邦坐山观虎斗,既看清了政治争斗的残酷,也真切体会到争斗后的妥协。

不过大家有个共识:得先让这些外来企业发展起来,带动当地经济,这才是最重要的。要是背离这个初衷,能力再强也没法上位。

刘奕邦没法在外人面前说这些,回来后就跟米小楠讲了,让米小楠对政治也多了几分认识。

米小楠感慨:“幸亏你有点背景,就算有人想抢功劳,也不敢动最大最好的那块。”

刘奕邦笑了:“是啊!现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搞不好经济,想升迁可难了。不过这样也挺好,至少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一刻,刘奕邦也明白了上面安排中央选调生从基层做起的用意,熟悉基层管理,才能打好基础。

时间过得很快,石羊高新区下属的每个村子都搞起了海鲜和珍珠养殖。

县里招工要求必须初中毕业,不限男女,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转眼就到了广省交易会。

这里是米小楠的老家,又恰逢五一放假一天,加上周末,她还跟其他老师调了课,凑出了一个星期的假期。

刘奕邦既是领导,又是广省本地人,便代表舒爽护理用品的外贸团队参加展会。

上面领导交代过,家里的事会有人盯着,刘奕邦的主要任务是拿下更多外贸订单。

前期工作人员已经带着物料坐火车出发,刘奕邦和米小楠则自费坐飞机回去。

这次回来,刘奕邦先把米小楠送回家,在米家吃了饭、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自己家。他的行李箱里装了两大包东西。

谢教授好奇:“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啊?”

刘奕邦回答:“是新推出的儿童尿不湿,标准很高,完全达到出口欧美的标准。这礼物怎么样?”

谢教授打开包装,撕了一片看了看,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看着不错,回头给家里四个孩子试试?”

刘奕邦豪气地说:“家里孩子的尿不湿,以后我全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