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悲歌
顺明悲歌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静谧的杜鹃谷中,时间似乎静止了一般。曾经脾气火爆的孙仲君,在这与世隔绝的山谷中已彻底转了性子。而谷中的其他人也早已像她一样,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从冬季到夏季,青青每天都和她们一样,在杜鹃谷中与世隔绝地生活着,在这漫长而久违的安逸环境中,青青的身体终于逐渐恢复了元气,但青青心中的执着与坚持,都注定了她终有一天将会离开……
“青青——青青——”孙仲君从背后走来,轻柔握住她的肩膀说,“青青,原来你在这儿啊,来,过来,那群姑娘们正要找你玩儿呢。”
“孙仲君……我……我……”
“嘻嘻~快走吧。她们一直都最喜欢你啦~快,跟我一起走吧。”说着,孙仲君便拉着温青青的手臂,向着热闹的人群走了过去……
青青,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是我必须要留住你。请原谅我,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你……好好活着。
……
1645年2月,李自成无奈地退守到了他最后的地盘——荆楚,此时大顺滞留在甘陕地区的残余势力已是土崩瓦解,而清朝在刚刚占领甘陕月余后,摄政王多尔衮便又命英亲王阿济格马不停蹄地进攻襄阳,此时的大顺已是惊弓之鸟,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阿济格的大军,彻底失去希望的李自成也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放弃荆楚,并带领大顺最后的部队“水陆并进,直取南京”?在荆楚经营两年的白旺声泪俱下,却仍无法阻止大顺政权即将迎来的灭亡。3月,阿济格的大军到达邓州,大顺最后的地盘也在此时一触即溃。李自成带领着最后的精锐顺江东下,却被已经追来的阿济格连番击败,李自成自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一路溃退,其最倚重的大将刘宗敏也在此时战死,李自成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最后的残兵败将退入九宫山,不久后,便被当地的地主武装袭杀。自此,建立两年的大顺政权——灭亡。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豫亲王多铎也在西安修整了一个月后东出潼关,招降了困守洛阳的顺军余部——刘忠。四月,多尔衮命多铎大举南下,直扑南明的弘光朝廷,此时的南明虽然在纸面上还有着不俗的实力,但自朱由崧即位以来,南明内部便一直内斗不断、各地方势力均心怀鬼胎,又恰逢此前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高杰的余部还未交战便已是混乱不堪。随着多铎大军的到来,高杰的部将李成栋等人也未做抵抗,一路奔逃到了泰州,而另一镇的总兵刘泽清听闻清军前来,更是直接逃到了海上。而在西边,政治失势且摩拳擦掌许久的左良玉,见清军南下,便想借着这个时机讨伐朱由崧,于是在这弘光政权生死存亡的时刻,左良玉竟全然不顾国家危难,悍然顺江东下,扯起清君侧的旗帜并向黄得功、刘良佐二镇发起进攻。就这样,拥兵数十万的江北四镇,还未等清军正式进攻,自己便已是乱作一团,四镇兵马或逃跑或内伐,唯独没有人抵抗清军。南明的拙劣表现使得多铎不需要用什么计谋便可势如破竹,清军一路南下,在四月十一日便攻克了泗州、盱眙,四月十六日克天长,四月十八日便兵临扬州城下。镇守扬州的史可法“缴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就这样,江北的重镇——扬州,在四月二十四日便被清军轻易攻克。史可法殉国。多铎入主扬州后……(本小说位面并非历史位面,所以多铎进扬州后什么也没发生)。而在扬州破城不久后,原本正在巢湖驻守、以防备左良玉的刘良佐便觉得胜负已定,于是非常干脆地投降了清朝。在泰州,听闻扬州失陷的李成栋想继续南逃,却不曾想弘光帝朱由崧竟然命令郑鸿逵炮击意图过江的李成栋部,再加上北面又有清军追击,张皇失措下,李成栋也只得向清军投降。
四镇兵马未战而先降其二,更是使得风雨飘摇的弘光政权出现了连锁反应。此前原本还想着谋反的左梦庚(左良玉之子,左良玉在谋反的中途病亡)见清军进展神速,便也停止了内战,在长江边呆呆地等待着清军的招降,再加上一个逃到了东海的刘泽清,南明的五大军镇,便只剩下了一个黄得功在孤零零地维持着最后的战线。五月九日,多铎自瓜州渡江,十日,弘光帝朱由崧与重臣马士英在未做任何部署的情况下逃离南京,五月十五日,南京不战而降,礼部尚书钱谦益等人率文武百官于郊外迎接多铎入城,弘光帝则一路逃至黄得功处。此时的清军已是势不可挡,南明的其它四镇却是三叛一逃,面对着注定失败的结局,黄得功却仍决定效忠到底。然而未等多铎大军前来,叛变的刘良佐却已决定拿黄得功开刀了。五月二十八日,刘良佐一边渡江佯攻,一边收买了黄得功的部下田雄,两军开战前,田雄突施冷箭射伤黄得功,随后便活捉弘光帝朱由崧,最后的忠臣——黄得功在负伤后自刎而死!自此,南明中实力最强的弘光政权就这样以一种最屈辱的方式灭亡了。而在弘光政权灭亡之后,逃到杭州的马士英与他曾经的政敌们仓促拥立璐王朱常淓为帝,但没过多久,清军兵临城下,朱常淓等人毫无战意,也直接投降了。而此时此刻,原本精于内斗的马士英却也爆发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腔热血,在清军入主杭州后,马士英入太湖投靠吴日生继续抗清,斗争失败后被清军于太湖擒杀。而流亡海上的刘泽清,最后也于闰六月二十四日投降清朝。自此,清朝与南明弘光政权的战争,彻底结束。而在一年后,多尔衮也将弘光帝朱由崧、璐王朱常淓、济王朱帅锨、枣强王朱鼎淜等明朝藩王全部诛杀……
1645年,是清朝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在这一年,阿济格与多铎的两路大军吞顺灭明,立下了不世之功。仅仅入关一年半的时间,清朝便将战线匪夷所思地推到了长江以南。十月,两路大军挟弘光帝、伪太子等战俘凯旋京师,年仅八岁的懵懂的顺治帝经多尔衮的要求亲迎于南苑,行郊劳礼,并对二位王爷赐予了丰厚的赏赐。多尔衮的党羽凭借着这两次的军功加官进爵,睿亲王的权力一时也变得更加无人可及。
“皇叔父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叔父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清众臣朝拜的声音响彻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