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已替换)不要撒谎……
第44章(已替换)不要撒谎……
6月7日,全国高考正式开始。
喻鑫放假在家,心不在焉地坐在窗边写作业,楼房太矮,蝉鸣声如同海浪一般,铺天盖地自窗口席卷而来。
一道不算难的数学填空题,她已经卡了得有一刻钟。
思绪也像海浪一样层层翻涌,她想起她在医院看到父母的最后一眼,想起她和表哥的对峙,也想起那天闻叙的孤立无援。
原来人生中的好多时刻,都是要一个人去面对的。
屋外传来姑姑的一声“吃饭了”,喻鑫猛然回神,丢下手中的笔匆匆走出卧室。
所谓的“吃饭了”,意味着最后一道菜已经到收尾阶段。这个时候,喻鑫需要去盛好每个人的饭,将菜端上桌,摆好碗筷,再把椅子拉出来。
做完这一切,姑姑会再喊一声“吃饭了”。
这第二声“吃饭了”,是说给表哥——如果他在家的话——和姑父的,只有等到第二声,他们才会懒洋洋地从卧室出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当然,真正决定这顿饭什么时候开吃的,还得看姑父什么时候下第一筷。
喻鑫端坐在桌前,看见姑父拿起筷子,巡视了一圈桌上的菜,最后精挑细选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片。
待到那块肉正式进入他的嘴,她才拿起自己的筷子。
无人观看的电视在兀自播放着新闻,说是语文考试圆满结束,各地作文题目大有不同。
“这题目你会写不?”主持人刚好念到了昌瑞要考的卷子,姑姑对着电视努了努嘴,随口问道。
喻鑫一口饭还没吃到嘴,不得不停住筷子:“还行吧。”
姑父擡起头:“说说看,要怎么写?”
喻鑫本就不太擅长文科,尤其是作文这种过于主观的题目。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硬着头皮道:“可以从国防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在,探讨科技进步与国家强大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嗯,不错不错。”姑姑点点头,显然没太听明白。
姑父:“那确实,前段时间新闻上说,国家又造了一艘航空母舰,上面装配有……”
于是整顿饭,就在姑父对航空母舰的高谈阔论中结束。
喻鑫一个人在厨房洗碗,听见客厅电视里的新闻还在滔滔不绝地聊着高考。
明年这个时候,便该轮到她坐在考场上了。
那……后年呢?她又会坐在哪里?
喻鑫挤下一泵洗洁精,听着屋外盖过水声的蝉鸣。
当一只蝉真好,它们从不会为“以后”发愁。
假期结束返校时,喻鑫忽然觉得学校空荡荡的。
想来也是,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车棚空了一大块,食堂的座位也不用靠抢,升旗仪式退场都比从前快好多。
高三教学楼已然人去楼空,鲜红的横幅还悬挂其上,那是他们即将前往的地方。
从前都是高三第一批去食堂吃饭,这回,他们终于不用担心热门菜会早早售罄。
于是,喻鑫和叶方笙颇有余裕地耐心看着门口的菜单,她有点儿想吃二楼的咕佬肉,而叶方笙想去三楼点一份炒面。
两人一拍即合,各自点各自的,然后在二楼集合。
彼此在二楼拐角处告别,喻鑫刚走进二楼食堂,脚下一顿。
食堂这会儿有些空荡荡的,便显得某个人的存在更为显眼。
他大概趁这三天假期去剪了个头发,后颈的发茬泛青。没了发尾的遮掩,脖颈的线条更为干净利落。
朋友伸手揽着他的肩,手指来指去像是在讨论要吃哪道菜,闻叙认真听着,不时一颔首。
“走走走,那就这个了。”朋友最终敲定了一家,勾着他的脖子就往那处走——
就在咕佬肉的隔壁窗口。
天地良心,她不是故意跟着他,她是真的很想吃这个。
喻鑫硬着头皮,走到了他旁边的窗口。
闻叙显然看到她了。
他的目光自上而下,轻巧地在她面上掠了一道,像之前那般,略一点头当作招呼,便规规矩矩地直视前方。
喻鑫故作镇定地也点点头,开始娴熟地装傻,站在队尾一脸热切地等待着。
窗口人不多,她的前方只有两个男生,第一位打完离开时,她下意识看了一眼。
今天的打饭师傅出手还挺阔绰,菜一格不够装,都满溢到了旁边。满当当全是肉,都找不见几块菠萝。
第二位很快离开,餐盘上依然是刚刚那副“盛景”。
很快,便轮到了喻鑫。
她迫不及待地一手递上餐盘,一手刷了饭卡。
打饭阿姨看了她一眼,笑眯眯地盛了一勺,将餐盘递还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