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攻心为上 - 我打下的江山,你却要赐我斩立决? - 飞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攻心为上

唐落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仿佛那些喊声只是石室中的一阵微风,不值得回头。他走到门口,转向一旁的赵无极,声音平静如水:给他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若是还不招供,就用刑。

是,大人。赵无极恭敬地应道,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当石门重重关上,隔绝了唐落的身影,倪海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不是朝中那些虚与委蛇的权力游戏,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死考验。他这才明白,唐落是真的敢对他动手,而且已经下定了决心。

不、不会有事的。倪海自言自语,试图安慰自己,王相不会坐视不管,皇叔们也不会让我有危险……

赵无极冷眼看着他的自我欺骗,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倪大人,你是想等王喆和皇叔们来救你吗?可惜,在这诏狱之中,外面的人是救不了你的。

你、你胡说!倪海色厉内荏地喝道,王相和皇叔们权势滔天,岂是你们这些鹰犬能抗衡的?

是吗?赵无极不置可否,缓步走到一旁的长桌前,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摆放整齐的刑具,倪大人既然如此笃定,那不如我们就等等看,看看在你招供之前,王相和皇叔们能不能救你。

他拿起一根铁棍,在掌心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点穴铁,专门用来敲打人体上的穴位。不伤皮肉,却能让人痛不欲生。听说感觉就像是千万只蚂蚁在骨髓中爬行,噬咬着每一寸神经。大人想尝尝吗?

倪海面色惨白,冷汗如豆般滚落。赵无极又拿起一把细长的银针:这是透骨针,轻轻一刺,就能穿透指甲,深入骨髓。那种痛,听说能让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都痛哭流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住口!不要再说了!倪海终于崩溃,声音颤抖,我、我招供!我全都招!只求你们不要动刑!

赵无极看了看沙漏,冷笑道:倪大人,一炷香的时间还没到呢。难道你就这么急着招供吗?

是!是!我急着招供!倪海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恐惧,我承认,账本上的记录都是真的!我收受贿赂,贪污国库,样样都做过!

赵无极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书吏准备记录。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倪海就已经将自己的罪行和盘托出,包括与秦王、顺王的秘密往来,以及如何协助他们转移国库银两的细节。

他甚至供出了王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个庞大贪腐网络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那些名字,几乎囊括了半个朝堂的重臣,让在场的锦衣卫们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倪大人果然是个明白人。赵无极看着厚厚一摞供词,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配合,我们自然会从轻发落。

倪海神情恍惚,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完了。这份供词一旦呈上,不管是王喆还是皇叔们,都不可能再救他了。他们只会迫不及待地跟他撇清关系,甚至可能亲自下手杀他灭口。

赵无极命人将供词整理好,亲自送去见唐落。

与此同时,宰相府邸。

王喆正在书房内踱步,眉头紧锁。他刚刚得到消息,倪海被锦衣卫抓走了,而且是字面意义上的抓走——被打晕,拖着带走的。这个消息让他心头剧震,大脑嗡嗡作响。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王喆咬牙切齿,眼中燃烧着怒火,唐落那小子,竟敢如此大胆,公然抓捕朝中重臣!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在打我的脸吗?

书房内的心腹幕僚低头不语,不敢触碰这滔天怒火。王喆的愤怒他们能够理解——作为宰相,朝中最高权力的象征之一,他的话被唐落如此公然无视,确实是奇耻大辱。

立刻备轿!我要进宫见陛下!王喆一声令下,心腹们连忙去准备。

不多时,王喆的轿子已经抵达皇宫。他快步穿过回廊,直奔南宫明月的寝宫。太监刚要通报,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

陛下!王喆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怒意,唐落太过分了!他居然擅自抓捕朝中重臣,这是公然藐视朝廷制度,藐视陛下威严啊!

南宫明月坐在案前,正在批阅奏章。听到王喆的声音,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王相未经通报就闯入寝宫,这才是真正的不敬吧?

王喆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连忙躬身行礼:微臣冒犯了,还请陛下恕罪。只是事情紧急,微臣一时情急,才失了礼数。

南宫明月放下朱笔,平静地问道:王相此来,所为何事?

陛下,倪海被锦衣卫抓走了!王喆急切地说道,唐落公然违抗陛下旨意,对朝中重臣下手,这是严重的越权行为!请陛下立刻下令,将倪海释放,并严惩唐落!

南宫明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并不惊讶,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她淡淡道:王相所言,确有道理。不过,锦衣卫自有其职权范围,调查案件本就是其职责所在。

可、可陛下明明已经下旨,让倪海禁足一月,由吏部调查!王喆不依不饶,唐落这是在公然抗旨啊!

南宫明月微微一笑,那笑容让王喆感到一阵心悸:王相此言差矣。陛下确实命倪海禁足,但并未明令锦衣卫不得调查此案。再者,自太祖以来,锦衣卫就有独立调查权,这是祖制,非陛下或本宫所能轻易干预。

王喆闻言,心中一沉。他明白南宫明月这是在有意偏袒唐落,但他没有直接证据。

陛下,他强压怒火,尽量保持冷静,倪海乃是朝中重臣,若就这样被锦衣卫拿下,只怕会引起朝野震动,不利于社稷安定啊!

南宫明月不为所动:若倪海清白无辜,自然不会有事。若真有贪污之罪,严惩不贷,正是彰显朝廷威严之举,何来动摇社稷一说?她抬起眼,直视王喆,难道王相认为,朝中清官廉吏如此之少,惩治一个贪官就会动摇国本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