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仗势欺人 - 我打下的江山,你却要赐我斩立决? - 飞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7章仗势欺人

兵部侍郎刘明岳在旁冷笑:张大人此言差矣。我大奉边境屡遭外敌入侵,正是用人之际。唐大人练新军,正是为社稷分忧。至于军饷,臣以为可从裁撤冗员处节省。朝中闲职太多,吏部可有清理之意?

张傲面色一变,指尖微微发白。刘大人此言,是在指责吏部玩忽职守吗?

本官只是实话实说。刘明岳目光如剑,直视张傲,某些人占着高位,却只会阻碍变革。

堂下顿时一阵窃窃私语。众人心知肚明,刘明岳乃唐落同窗,两人交情匪浅。如今唐落得势,刘明岳自然仗势欺人。

皇帝微微抬手,朝堂立刻安静下来。

众卿所言,朕已知晓。新军一事,是朕亲自批准。唐爱卿用心良苦,诸位当鼎力支持,不可妄加猜疑。至于军饷,内务府自有安排,不劳诸位忧心。

皇帝话音刚落,兵部尚书赵廷玉出列叩首:陛下,臣有一忧。唐大人新军若成,与我兵部现有六军并立,恐指挥不一,有碍军令。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新军直属内廷,不归兵部管辖。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赵廷玉面如土色。

朝会结束,官员们三三两两离开。张傲与赵廷玉并肩而行,低声交谈。

老赵啊,这唐落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架空兵部。

赵廷玉压低声音:此子野心勃勃,不可不防。听闻他出身布衣,却在兵法一道上颇有见解,深得陛下信任。

此风不可长。张傲面色凝重,今晚,我府上详谈。

训练场上,九百名新兵列队而立。他们身着统一的灰布军服,腰束皮带,神情肃穆。

唐落策马缓缓而来,在他们面前勒马停下。阳光下,他英姿勃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平民,而是大奉新军的一员!他声音洪亮,新军与以往任何军队都不同。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能征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

士兵们眼中燃起熊熊火焰。

第一条军规:服从命令!第二条军规:保持纪律!第三条军规:团结一心!违者,军法从事!

遵命!九百人齐声高喊,声震云霄。

唐落满意地点点头:从现在开始,你们将接受前所未有的训练。不努力者,淘汰!不进步者,淘汰!不忠诚者,淘汰!

王淳站在队伍最前列,挺胸抬头。他心中已下定决心,要在这支新军中闯出一番天地。

午后,烈日当空。新兵们被分成三队,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

第一队在练习刀法,由一位鬓角斑白的老教头指导。刀光闪烁,汗水飞溅。

第二队在进行体能训练,负重奔跑,翻越障碍。不少人已累得气喘吁吁,却无一人退缩。

第三队则在学习阵法变化,如何快速集结,如何应对不同地形。

唐落巡视各队,不时停下指点。当他来到王淳面前时,微微点头:你的刀法生硬,但有力道,继续练。

简短的肯定让王淳心中一热,更加卖力地挥刀。

城墙箭楼上,一个黑衣人手持千里镜,仔细观察着训练场的情况。看完后,他迅速离开,消失在街道拐角。

夜幕降临,张府灯火通明。

内室中,张傲、赵廷玉与兵部右侍郎冯世贤围坐一桌。桌上摆着几盘精致菜肴,却无人动筷。

老冯,你今日怎么没在朝上发言?张傲问道。

冯世贤苦笑:唐落此子来历不明,却得陛下如此信任,我不得不防。

赵廷玉放下酒杯:我已派人查过,此子祖上三代都是平民,父亲曾是边关小卒。他十五岁进入国子监,以第一名毕业,后被荐入翰林院。两年前忽然被调入内廷,成了陛下近臣。

张傲眉头紧锁:最令人不解的是,此子何时精通兵法?又如何说服陛下投入巨资组建新军?

我今日派人去查了训练场。冯世贤压低声音,此军训练严格,器械精良,与我大奉传统军队截然不同。尤其是那套阵法,闻所未闻。

赵廷玉面色凝重:若任由此子壮大,我等前途堪忧。

不止前途问题。张傲目光森然,陛下近来对六军多有不满,若唐落新军成事,只怕六军尽数裁撤,我兵部权柄旁落。

三人相视一眼,眼中皆是忧虑与决断。

冯世贤端起酒杯:需先了解其底细。我有一计。

……

营地内,新兵的训练已进入第十天。每个人都脱胎换骨,举止间多了几分军人的气概。

王淳擦拭着手中的长刀,眼中满是自豪。这把刀是唐大人亲自发下的精钢打造,锋利无比。

王兄,听说明日要进行第一次选拔,你可有把握?身旁的李二虎问道。

尽力而为。唐大人说过,只有最优秀的三百人能进入精锐营,得到特殊训练。

我看你肯定入选。李二虎拍拍他的肩,你刀法进步最快。

忽然,营门外传来一阵骚动。两人起身查看,只见一队官兵气势汹汹而来,领头的正是兵部右侍郎冯世贤。

何人敢擅闯新军营地?守卫厉声喝道。

冯世贤冷笑:本官奉旨查验新军军械来源。尔等若敢阻拦,便是抗旨不遵!

此言一出,守卫面面相觑,不敢轻举妄动。

王淳见状,立即转身:快去通知唐大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