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人生是场道别
这夜清风朗月,本照不进来的月光也洒满了山头。
月光莹白,一点一点映照进闻奕的眼里,恍惚间,那道似来自远古的声音响起,一下又一下敲打着他的脑袋。
厮杀拼搏,把酒言欢的画面一幕一幕的涌入脑海,抓不住也忘不了。
有一种身在其中的孤独破碎感,又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寂寥淡漠。
撕裂的拉扯感让他灵魂都颤抖着,他无意识地抬手捂住脑袋。
“好吵!”他低吟,烦躁又不耐,各种声音涌入脑海,搅乱他的思绪,一团乱麻,无法思考地半躬下腰。
腰间一紧,有人扣住他的腰,颤栗的魂魄也平静了许多,如潮水般涌来的喧闹声退去,他缓缓松开紧蹙的眉头,僵直的身体也慢慢放松下来。
一瞬间,世界都安静了,他躺在莫肃琛怀里,疲惫地闭上眼睛。
“他的魂魄尚未全然恢复,承受不住这么多的记忆。”莫肃琛盯着辙苏,语气不悦。
辙苏笑意浅淡下来,目光从闻奕身上移到莫肃琛脸上,诧异难掩,又注视着短暂昏过去的人,“怎么会?那你当时……”
辙苏探查闻奕的魂魄,被一股力量打了回来,他瞪大眼睛,震惊不已。
不可置信道:“不对,他的魂魄里这么有你的气息?!”
“你骗了我,他的魂魄分明是碎的。”
莫肃琛轻轻蹙起眉头,“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聚灵阵的作用已经很小了,现在方圆百里已经没有灵力供养给他们了,一会儿奕奕会开鬼门,届时,烦请辙苏将军能够带领众将士离开这里,去向你们该去的地方。”
“他现在这样,我放心不下。”辙苏冷下了脸。
“他有我。”莫肃琛冷冷地注视着他,“闻辙苏,不要让闻奕为难。”
“他现在不记得你,若是他想起你,你该如何?他该如何?留下还是离开,早在千年前你就该有了决定。你执意留下,他们,”
莫肃琛指着辙苏身后的万千将士,“他们也随你留了下来,但现在,他们的魂魄留不住几日了,你是要让他们魂飞魄散吗?”
辙苏颓败地垂下手,神情落寞,自嘲地低笑出声。
“我是不是错了?”他凝视着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杀过敌人,护过百姓,也曾执过笔墨。
莫肃琛抬眸看他,眼底无波无澜,“人生就是一场道别,有的声势浩大,有的无声无息。”
“我明白了。”辙苏抬头笑了笑,笑容中带着几分悲伤和释然,他不舍地注视着还昏迷的人,“千年前你没有护住他,以后无论如何,你都要护住他。”
“自然。”莫肃琛言辞诚恳。
辙苏苦笑了下,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闻奕的场景。
那是一个雪天,边关大获全胜,闻家军班师回朝。
皇帝向来多疑,忌惮着闻家军的实力和闻老将军手里的兵权,于是扣下了闻奕留在京都。
表面上说是回边关途中路途颠簸,闻奕还小,不如留在宫里好生养着。
加上那时闻奕身子确实弱一些,没办法,只能留下闻奕。
留在边关打了好几年战,皇帝才终于允许他们回京。
那一天,京城下了初雪,没见过雪的辙苏也兴奋极了。
后来,宫里不见闻奕,打听才知道,闻奕住在国师府,由国师养着。
国师的本事,那是毋庸置疑的。
听说闻奕在他那处,闻老将军也松了口气。
在国师府,他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弟弟,一个清瘦有力的少年郎,穿了一袭红衣,披着厚重的毛绒绒的白色狐裘,一看就很暖和,没受什么委屈。
少年察觉到了他的视线,不明所以地看了过来,少年笑了一下,眉眼弯弯,朗声问他,“你是谁?”
国师府就闻奕和莫肃琛住,除了后厨做饭的人,下人就三个,都是伺候他的,莫肃琛不习惯旁人近身。
辙苏愣住了,待闻奕走近再问他时,他才猛然回神。
他憨憨一笑,“我叫辙苏。”
闻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礼貌道:“我叫闻奕,你好呀。”
辙苏顿时愣在原地,磨蹭着,看着闻奕笑着看他,他紧张地抿了抿唇,鼓足勇气道:“我是你的哥哥。”
闻奕歪了歪头,奇怪地看着他,片刻后方才恍然大悟般甜甜地笑起来,“辙苏哥。”
闻家一脉单传,但是后来去边关时,闻老将军从土匪手里救下一个婴孩,便养着了,比闻奕大了两岁,如今也是声名鹊起的小将军了。
见到闻奕这般大度,辙苏松了口气。
“那祖父是不是也回来了?”闻奕问道。
这个词他有些陌生,他不过五岁就被养在宫里,后来被莫肃琛养着。
边关战乱,加之皇帝有意敲打闻家,闻老将军也只能守着边关。
如今边关平定,皇帝才大发慈悲地让闻家回朝,但具体打什么主意,也难以揣测。
“嗯,祖父在宫里,听说你在国师府我就溜过来了。”辙苏挠了挠头老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