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04章 - 娘娘她宠冠后宫 - 枕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4章第204章

第204章第204章

安福殿为太后祝寿的宴会上,帝王携同昭妃与太后一同出现的场面就像一颗巨大的石块扔进原本就不平静的湖水之中,在前朝和后宫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皇后郑氏被废,朝堂上为着册立新后一事本就吵得不可开交,就等着太后回宫来确立人选了,可如今——莫不是属意昭妃?

可无论众人如何猜测,也没想到在这之后什么事也没发生,后宫一片风平浪静,连被寄予众望的太后也没有任何表态,眼见除夕将至,年后帝王还有太庙祭祖等还有诸多事宜,册立新后之事就这样被搁置了下去。但不可避免要涉及一些只有皇后能承担的事,如朝贺,初一当天,外命妇需入宫给皇后行大礼。大陵没有皇后,但好在今年太后在宫中,内外命妇可以前往颐华宫请安。

梨花木桌案上的滴漏不疾不徐发出滴水声,沈听宜放下后宫账目,揉了揉眉心。

候在一旁的知月见状,忙给她上了一盏茶,“娘娘,喝口茶水吧。”

沈听宜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出什么事了?”

她虽全神贯注,却也能听到一些细微的动静,知月笑笑,也没有瞒她:“雅容华不慎摔了一跤,动了胎气呢,太医已经赶过去了。”

沈听宜没觉得意外,只是问:“如何摔的?”

知月道:“听说是唐贵人在台阶上泼了水,宫人没及时清理,雅容华一个没注意,便滑了一下,不过身边宫女机灵,护住了她。”

天寒地冻,水往地上一泼,过不了多久就成了一层薄薄的冰,也难怪雅容华会滑倒。

“倒是巧。”沈听宜顿了一下,才道,“唐贵人那儿有温妃看着,此事我便不插手了,让兰因去柔福宫瞧瞧就是了。”

知月轻快地应下,想了想,又道:“娘娘,夫人往宫里递了牌子求见您。”

若无事,丛钰基本上不会请见,沈听宜也不会主动传召她,上次见面还是顺着闻褚的意思。

“好,让母亲明日来吧。”沈听宜点点头,顺嘴一问,“颐华宫那儿可有什么动静?”

知月摇头,“不曾,太后只是传唤了两位公主,让两位公主留在颐华宫用了午膳,之后就让人送回景阳宫了。”

沈听宜斜倚在榻上,看着不远处烧得正旺的炭盆,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呢喃:“如今这宫中嫔妃的数量倒是同我刚入宫那会儿一个不差。”

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

圣寿节后不久,闻褚便颁了旨意,以胡氏和桑氏谋害宫妃和皇嗣为由,废黜了她们的身份并赐死。而后长春宫便被封了宫,庆容华随之迁入了永和宫。

关于胡氏的所作所为,都被那晚的大火吞噬了,宫妃之中有人隐约猜出了些不寻常,但真相,再无迹可查。那些在被关入宫正司的人,也都悄无声息地没了影踪。

太后的回宫,让后宫气氛更加热闹。不知是不是为了太后,闻褚进后宫的次数多了起来,只是,贞妃、莲淑仪称病都不得见。唐琼羽和薛素馨本以为来了机会,在得知圣驾到柔福宫后,都兴冲冲地去迎接,不想帝王对她们视若无睹,直接去了雅容华寝殿,而后便再也没来过,连赏赐也只有雅容华得了。

为此,沈听宜还特意旁敲侧击问了一问:“两位贵人那儿,陛下还不曾召见过呢。”

闻言,闻褚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听宜想让朕召见她们?”

沈听宜垂着眼,淡淡道:“到底是陛下的嫔妃,妾身管理后宫,难道不该提醒陛下?”

她方才沐了浴,发尾还有些潮湿,闻褚拿起手边的干布帛,裹起发尾,替她揉了起来,动作虽生疏,却轻柔。沈听宜一怔,忙道:“陛下,妾身自己来。”

她头发长,一时不注意就会沾湿,闻褚却没有松手,一手拿着布帛,一手将她的发尾缠绕在手掌之中,轻轻擦拭。

“不妨事,让朕试一试。”

听他这样说,沈听宜也只好换了个舒适的姿势,任由他去了。

烛光昏暗,影影绰绰,沈听宜趴在榻上,开始昏昏欲睡。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才传来闻褚的声音:“朕不会宠幸她们。”好似是在回答她第一个问题。但沈听宜过于困倦,听得并不是很清晰,迷迷糊糊“嗯”了声,便没了下文。

等闻褚擦干她的发尾,人已经熟睡了。闻褚瞧了眼滴漏,算了算时辰,没想到她今日这么早就睡下了。

唐氏和薛氏入宫,是他给唐文茵和薛琅月的补偿,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宠幸她们,这仅仅是一场交易,二人在宫中,只需享受锦衣玉食即可,一如他当初对唐文茵的态度。只要安分守己,他不在乎养着她们。可惜,二人似乎都不清楚这道理。

思及此,闻褚眸中一抹凉意转瞬即逝。

雅容华虽只是动了胎气,但唐琼羽还是因此被罚俸并禁了足。唐文茵心下担忧,还从尚仪局拨了个嬷嬷到柔福宫看管唐琼羽。

如此,后宫众人更加安静老实了。

闻褚封笔的前一日,大封的旨意传遍了后宫——

位列妃位的昭妃晋四妃之首,为昭贵妃;温妃晋四妃之一,为温贤妃;贞妃晋为贞德妃;莲淑仪晋莲妃;许贵嫔晋婕妤;恪容华晋贵嫔;庆容华晋贵嫔;雅容华晋贵嫔;颖容华晋贵嫔;薛贵人晋嫔;唐贵人晋嫔;徐宝林晋贵人。

宫中有名号的嫔妃皆不偏不倚的往上晋了一级,连唐琼羽和薛素馨都有份,这让众人都觉得惊奇。

但大封之事打了个众人措手不及,她们的注意力很快放到了三妃身上。从一品四妃之位,除了早年追封的淑妃,这会儿竟全齐了,只是她们没想到,位次是昭贵妃为尊,温贤妃次之,而贞德妃为末。昭妃得宠,有目共嘱,倒也不算奇怪,可温妃,怎么在贞妃之前呢?靖安侯府都没了,唐文茵本人也无宠,怎么还能坐稳这个位置呢?

她们实在想不通。

后宫无皇后,管理后宫之权便落在了昭贵妃身上,温贤妃从旁协理。

圣旨晓谕后宫,也传到了朝堂上。朝臣们见帝王忙于立后的打算,甚至也没有册封皇贵妃,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按照他们的猜测,若不立后,也该册封一位副后统摄后宫。贵妃虽为从一品,与皇贵妃一字之差,在待遇上也没太大的区别,可到底差了许多。

皇贵妃是副后,若无意外,便是皇后。

可众人又想到昭贵妃的年岁以及她膝下无子的事实,不由地明白了帝王的深意。

先前似乎就有传言说昭贵妃身子不大好,恐怕不宜有孕。说是幼年在府上被先沈夫人赵氏欺辱,落下了病根——这些谣言倒也并非虚假,这是他们当中有人从户部尚书沈大人嘴里打听到的。

为此,沈大人还特意去御前哭诉了一番。可赵氏已死,这些话是真是假也无从探究。

乍一听这样的谣言,沈听宜都愣住了。

彼时丛钰正在昭阳宫,她将自己从宴会上得来的消息一一道来,末了,笑道:“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都在心疼娘娘呢。”

沈听宜不禁扶额。

“但也是好事。”丛钰正一正色,“如此一来,她们便不会盯着娘娘的肚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