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177章 - 娘娘她宠冠后宫 - 枕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7章第177章

第177章第177章

因着沈听宜晋为昭妃,沈府上下都得了赏银。原先不服从丛钰的下人们也不敢造次了,对他们来说,掌家夫人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只是他们跟着赵锦书多年,到底有些许的感情,骤然换了人着实不大适应。可在见识到丛钰的手段后,再瞧着赵锦书的处境和老爷的态度,他们也自觉乖顺了许多。

而如今,大小姐没了,二小姐竟取代了大小姐的位置,他们拿着赏银,不由地冷汗涔涔,心中无不念道:沈府,变天了。

沈府除了丛钰,最高兴的莫过于张氏了。她抚摸着自己的小腹,还没来得及细想,便见身边的婢女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这是丛夫人给姨娘赏的东西,恭贺咱们府的二小姐成了昭妃娘娘。”

丛钰执掌沈府后,虽不是正妻,沈钟砚却给她体面,让府中人称呼她为“丛夫人”。

婢女说完,身后又走出两名婢女。

张氏简单扫了一眼,便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多?”

不仅有女子用的好几匹布料、胭脂首饰,还有人参等药材,这些东西都快抵上她这么多年在沈府得到的东西了。

其中一个婢女笑道:“这些药材都是昭妃娘娘赏下来的,娘娘身边的知月姑姑今儿来了府上,正在丛夫人那儿呢。奴婢听说,这些药材是昭妃娘娘特意给姨娘准备的,让娘娘好生养着身子,日后为娘娘生下一个弟弟。”

这话听得实在舒心,张氏也笑起来:“让娘娘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小少爷的。”

两名婢女福了福身,再说了几句吉祥话,得了赏银后便退下了。

张氏脸上笑意更浓,被身边的婢女扶着站起来后,她问:“正院那儿如何?”

婢女低了低声:“日日请大夫,瞧着怕是不大好了。”

张氏冷哼:“谁知她是真病还是装病,晚间你去一趟丛夫人那儿,问一问什么情况。”

婢女称“是”。

知月与丛钰说了些关于沈听宜的事后,便将话题转到了沈河身上:“不知三老爷如今怎么样?”

丛钰沉吟片刻,轻声道:“他犯了事,虽被老爷保了下来,却也不能再出去了。”

沈府已经分家,上一辈的几个老人都已经辞世,最出息的就是沈钟砚,其余几支都不在长安,而是分散在北城或是江都。长安这边,唯有沈河跟着沈钟砚。

“这些年,他一直为老爷和沈家奔走,老爷也一直记着他的衷心,在外头给他置办了宅子,现下约莫正在宅子里休养。”

知月点点头。虽然三老爷没丢了性命,却受了杖刑,罚了不少银两。

想着小姐的吩咐,她不着痕迹地瞟了眼四周,再问:“那位呢?”

丛钰一怔,很快作出反应,“请娘娘放心,我不会让她妨碍娘娘的。”

知月沉默了一瞬,轻轻道:“娘娘只是担心您,若是您成了沈夫人,中秋宴会,您便能入宫见娘娘了。”

她点到为止。

丛钰眼眸一颤,忽然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听宜竟是这样担心自己吗?

丛钰垂眼,将心底的情绪掩去,换上一副笑脸,“好,我不会让娘娘久等的。”

等知月离开后,丛钰叫来婢女:“等老爷回来后,你请老爷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告诉老爷。”

婢女领命而去。

丛钰扶着桌案站起来,抿直了唇,遥望向皇宫的方向。

听宜,你放心,娘不会让她成为你的顾虑。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深深的坚定。

*

知月回到宫中,将打听到到的消息和丛钰的话全盘托出,末了,她有些疑惑地道:“三老爷犯了这么大的罪,竟被老爷保了下来,安稳地在宅子里养病,那常氏一家可都被流放了。”

沈听宜心里有些猜想,再结合帝王的态度,缓缓解释:“陛下如今重用沈大人,留了三叔一条命,也不奇怪。常氏所犯之罪,便是满门抄斩都不为过,流放听着是轻罚,可实际上,那地方是苦寒之地,从长安北上,要走数月之久,等到了地方,还不知有没有命呢。”便是侥幸活下来,在那地方,每日劳作,艰难求生,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沈听宜摇摇头,这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若非常尚仪死前招供得痛快,他们也不能茍活于世。”虽说这其中少不了沈钟砚的周旋,但好歹留了性命。

屋子里安静了片刻,沈听宜又问起唐家的事:“知道多少?”

知月道:“老爷今儿不在府上,丛夫人只能让人在城里打听唐家的消息,消息倒是很多,唐大人是靖安侯,又有官职在身,风头颇盛,唐府的二小姐今年及笄礼时,好些夫人都去了,老爷也让夫人准备贺礼送去了。”

沈听宜不禁讶然,长安城里的世家都格外排外,当初沈钟砚背靠赵家,又娶了顺康郡主,都没有那么快被众家族接受,怎么唐家这么有能耐?

知月笑道:“长安卫家与唐家是姻亲,唐家老夫人还是卫家的嫡女。”

卫家与长安其他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有联姻,有这层关系在,唐家站稳脚跟似乎就变得简单了。沈听宜没再多想,“唐家如此,唐妃娘娘在宫里也算是水涨船高。”

她为唐文茵感到欣喜。

知月点点头,“是啊,唐妃娘娘可谓是苦尽甘来。”唐家在长安可比在北城好太多了。

她想一想,又笑:“好在娘娘从前与唐妃结了善缘。”

沈听宜听罢,静默了少顷:“唐二小姐既然及笄,可开始相看夫家了?”

知月挠了挠头,虽然不明所以,但如实道:“丛夫人没听说这件事,怕是还在相看,尚未定下。”

自家小姐不是爱多管闲事的人,知月不免疑惑:“娘娘怎会问起此事?”

沈听宜摇头叹息,没将自己的猜测说出口。

唐家既然没事,她又得了宫权,唐文茵为何眉间总聚着愁呢?问题应当出在这位唐二小姐身上。

想到唐家二小姐,她又想起唐文茵的经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