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140章
第140章第140章
沈听宜进入乾坤殿时,闻褚正在窗边的榻上伏案描画着什么。
他穿着一件宝蓝色圆领锦袍,乌发如缎,却不像往常那般用金冠束起,而是随意地用了一根绸带扎起来披散在后背,遮住了一半的脸。
沈听宜将披风解开,屈膝行了个礼:“陛下万安。”
知月接过披风,便悄然退后,同殿内的一众宫人一般垂首而立。
闻褚掀眼看过来,放下了手中的狼毫,极其自然地问候了一句:“听宜来了,路上可还冷?”
“妾身坐着轿辇,不觉得冷。”
沈听宜说着,笑意盈盈地向他靠近,语气娇嗔:“陛下分明在忙,却要将妾身叫来,难道是要妾身给陛下研墨吗?”
闻褚极浅地挑眉笑了下,向她伸出一只手,“有听宜在身旁红袖添香,朕岂能静心?”
沈听宜抿着唇,一时羞红了脸颊。
闻褚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身边,粗粝的指腹捏了捏她的手背,漆黑的眼眸氤氲出笑意:“是不是这个理?”
沈听宜若有似无地哼了声:“陛下又在取笑妾身了。”
她慢条斯理地抽出了手,勾住他的一缕发丝,握在手中把玩。
“陛下今日怎么没束发?”
闻褚倒没阻止她这个看似大胆的动作,定定地盯着她了片刻,才将桌案上的纸张抽出来,指给她瞧:“听宜以为呢?”
沈听宜倾身一看,纸上竟画了两道身影,只有半张脸,还朦朦胧胧的,但看轮廓,是一男一女。
她有点迟疑:“这是陛下和……妾身吗?”
闻褚看着她一脸的不敢相信,轻笑了一声:“听宜怎么不敢认?”
沈听宜有一瞬间的恍惚,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摇摇头:“陛下画得极好。”
他为她画过一幅画像,只是那幅画上只有她一人,这一次,他却将他自己入了画。
“陛下送给妾身的书卷上说,帝王的陵寝里会有宠妃的画像,陛下,这事可是真的?”她微微转过头,两颊透着嫣红,恰如迟来的春色。
闻褚点头:“自然是真的。”
沈听宜眼睫微颤了下,“陛下也会这样吗?”
闻褚垂着眸子,嗓音端的是漫不经心:“朕大约是会从旧例。”
她想问什么,闻褚自然能看出来,可她偏偏不问出口,听完他的回答后,竟什么也没说。他不自觉地转了转手腕上的珠串,心里划过一道说不清的情绪。
……
庆容华被宫女送出来时已经是一柱香之后了。
杨桃只觉得心都在抖,可庆容华的脸色却还算平静。
回到长春宫偏殿,杨桃才将心底的话说出口:“主子,您当真要动手吗?”
庆容华顿了下,目光朝御花园的方向望去,淡淡道:“难道我要眼睁睁地看着嘉安被她所连累吗?”
杨桃嘴唇颤了颤,想要劝:“可三公主也是陛下的子嗣,主子即便不做什么,陛下也不会不为三公主考虑的。”
庆容华扯了扯唇角,冷意悄无声息地蔓延:“你今日难道没瞧见陛下的态度吗?嘉安确实是陛下的子嗣,可陛下心里真的会在乎嘉安吗?”
“倘若陛下真的在意,当初便不会给嘉安更改玉牒。”
她看着杨桃,心凉得无以言说。
陛下的几个子嗣,唯有嘉安改了玉牒,为什么?不过是不看重她,连带着不在乎嘉安罢了。
先前,她还以为陛下待她多少有些朕心,可现在想来,她何其愚蠢。她得的那几分宠,又算得上什么?
比不过从前的荣妃和贞妃,也不能与现在的昭婕妤的一较高下。
杨桃一时怔怔,无言以对。
半晌后,庆容华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沉静有力:“我此生恐怕只有嘉安一个孩子了,陛下既然不在意,那我这个生母就不得不为她谋划。”
乾坤殿,沈听宜也提起了庆容华:“陛下方才为何不见庆容华?”
闻褚揉了揉她的发丝,微叹道:“听宜难道不知她过来找朕所谓何事?”
正是因为知晓庆容华的诉求,他才不见她的。
沈听宜伏在他的腿上,杏眸里涌动中难言的光泽,“陛下这样,恐怕会让庆容华误会陛下不在乎三公主。”
闻褚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
长久的寂静过后,沈听宜不自在地动了动身子。
“别动。”闻褚将她按住,低沉的嗓音听不出起伏:“朕只是希望她明白,圣旨不容更改。”
所以,说到底他还是不在乎庆容华的担忧。他不希望打破这道规矩,更不希望悔改当初的旨意。
沈听宜敛着眸,说不出此刻内心的感受。
缓了几息,她柔下语气:“妾身不明白,陛下当初为何要将三公主记名在充仪娘娘名下呢?”
他难道当真想为三公主找一个出身显赫的生母吗?若是如此,当初的大公主和二公主岂不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