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26章 - 娘娘她宠冠后宫 - 枕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6章第126章

第126章第126章

姜瑢心中一惊,犹如坠入冰窟。

凭什么?为什么?桑氏怎么有这样的好运气?

等她回过神来,芳菲已经不知影踪,桌子上也被收拾了个干干净净,屋子里仿佛无人来过,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幻想罢了。

芳菲从静安宫离开时,擡头与不远处的小太监对视了一眼,目光里涌动着不明的情绪,很快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

安福殿的满月宴还未散去,沈听宜借着头疼出来透了透气。

宴会是沈媛熙一手筹办的,她又是三公主的母妃,沈听宜只需要向她说一声便能出来。

从台阶上走下来,沈听宜没有犹豫地往侧边的小径走去,树梢上挂着几盏红灯笼,虽不明亮,却足以照亮脚下的路。可越往里面走,光色越暗淡。

知月扶着沈听宜,眼睛紧紧盯着前面。

又绕了两道弯,沈听宜才停了下来。

知月探了探头,“主子,前面就是内侍省了,刘总管还没来呢。”

话音才落,刘义忠就匆匆走了过来,“奴才请贵嫔主子安。”

沈听宜擡手,轻问:“刘总管今日找我,可是查到什么了?”

刘义忠长话短说:“是,奴才这两日去了宫外一趟,查到了常尚仪的夫家。”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口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沈听宜。

“贵嫔主子,奴才先前看了尚仪局的账簿。”刘义忠的神色有些复杂,“与尚宫局的账簿对比后,发现尚仪局账簿有改动的痕迹,是陛下刚登基不久那段时日,旁的奴才并不清楚,可账目上记载的赏赐,奴才却略有耳闻。”

他何止是略有耳闻,跟在闻褚身边,传达帝王的旨意,每一笔赏赐他都该记得清清楚楚。

沈听宜微怔,很快明白过来:“可是赏赐有什么问题?”

刘义忠低下头,声音压的很低:“陛下初登基时,曾大赦天下,先帝未生育的嫔妃们,按照规矩要送去皇家寺,但先帝曾留有遗旨,让陛下善待这些太妃们,故而陛下修缮了雍寿宫,供无子嗣的太妃们暂住。”

而有子嗣的太妃们,则能出宫与其儿女团聚。

“除此之外,陛下也给太妃们诸多赏赐。”

说到这里,刘义忠的踌躇了一会,才继续道:“除了太后,敬纯贵太妃位分最高,故而赏赐也是最多。”他伸手比了一个数,“可陛下刚登基没多久,贵太妃便追随先帝而去,按理来说,这些赏赐都会给敬纯贵太妃当陪葬。”

沈听宜点点头。

“可奴才却在宫外的当铺里,发现了本该当陪葬品的首饰和瓷器。”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凝重,“奴才顺着掌柜给的线索追查下去,查到了长安城外的一户人家——正是常尚仪的夫家。”

竟然是倒卖宫里的物件。

沈听宜神色一凛,看着他继续问:“常尚仪的夫家可是有什么异常?”

刘义忠苦笑道:“常尚仪的夫家并无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可奴才却发现,他暗中与沈家人有所来往。”

沈家?长安城里并无沈姓大家,除非……

刘义忠静静地看着她,说道:“不错,正是贵嫔主子的母家。”

凉风簌簌,沈听宜不由地打了个冷颤。

静了半晌,她肯定道:“我想,这人应当不是我的父亲。”

刘义忠笑了:“贵嫔主子聪慧,这人虽是沈家人,却不是沈大人,而是沈大人的堂弟。”

答案呼之欲出——沈河,她的三叔。

想起入宫前三叔送给她的金镶玉观音和一百两银子,她不禁微微出神:三叔这样做,沈钟砚知道吗?

不,他一定是知道的。

那么,一个尚仪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敢盗窃贵太妃的陪葬之物,还倒卖到宫外吗?

想必是有人在暗中护着她、支持她,那这人是谁?

只能是沈媛熙。

那么,汝絮为沈媛熙卖命,恐怕也是与此事有关了。只是,她知不知晓,常尚仪曾倒卖宫物呢?

沈听宜借着灯光和月光粗略翻看了几眼小册子,这是当铺里的记录,很详细地记录了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得到了什么物件,价值多少银两。

宫里的物品上都有独特的标记,一查便知。但,这些都是陪葬品,谁能想到会流落宫外呢?即便是有人怀疑,也不敢声张吧?毕竟,谁知晓这东西是怎么得来的……不能细想,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沈听宜将册子收好,又想起什么似的,随口问了句:“上次我去梅园时,瞧见了一位小太监,敢问刘总管,这梅园是有专人看守吗?”

刘义忠没什么犹豫,张口解释:“是,这是陛下的旨意,内侍省里排了班次,每日里都有太监去看守梅园。”

他说完,罕见地迟疑了一下:“贵嫔主子可是看中了哪位小太监?”

沈听宜摇头,只道:“只是觉得那位小太监生得不错,看着是个伶俐的。”

旁的话,她却没有透露。但她相信,以刘义忠的能力,能查出此人的身份。

果然,刘义忠听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贵嫔主子放心,奴才明白了。”

沈听宜沿着来时的路折返回安福殿时,宴会已经散去。

外命妇们不能在皇宫久留,这会儿差不多都离开了。因此留在殿内的,都是宫中的嫔妃。

许贵嫔带着两位公主正围在三公主身边与沈媛熙说笑,场面其乐融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