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卷(2) - 全世界都以为我和我马甲是一对 - 四海孤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山河卷(2)

山河卷(2)

边迟月和莫枕眠两人迈进第五都城门后,见到城内张灯结彩的景象,都不禁懵了懵。

先前,他们设想过城内或许会十面埋伏,或许会空无一人……但万万没有料想到,居然进城便是人头攒动,四处欢声笑语,热闹得如同过年。

因第五都内有烛华山横卧,整座城依山而建,进城门后的主干街道顺着山势逐层升高,状似阶梯,一直从山脚通往半山腰的烛龙庙。

此刻,边迟月站在山脚下仰望,只见绚丽的灯火映照着游人五彩斑斓的衣裙,沿着山脉缓坡层层蜿蜒而上,如同一道通向天际的星河,又如同是造物者执笔在山上一挥,将世上最美的色彩尽赐予此,令人目不暇接。

边迟月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却丝毫不为他们的欢笑所感染,反而心中一沉。

人太多了……如果他在这里和小烛打起来,人越多,不慎造成的伤亡可能就越多。

他甚至怀疑,眼前这幅景象是敌人特意算计好的,为了让他心存顾虑,无法发挥全部能力。

“婆婆,这里好热闹啊,”莫枕眠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貌优势,向路边一位闲坐的老人打听消息,尾音拉长,像是撒娇一般,“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诶,多可爱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自家孙女,老人浑浊的眼中掠过一丝亮光,笑得合不拢嘴,“你是跟着大人从城外来的吧?”

“今天是霜降,每年这个时候,山上庙里都会办迎冬祭,很多城外人都会千里迢迢赶来观礼,当然热闹了。”

从老人口中,边迟月得知迎冬祭是魔族自古以来便有的传统节日。

远古时,烛龙神尚未陨落,祂掌握着日月更替、季节变幻,会在每年固定的某一天降下寒霜,让白霜覆上枝头,昭告秋的落幕。因此,魔族人便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赞颂烛龙的伟大威能。

说来也奇怪,这个世界同样存在二十四节气,而且每一节气对应的时间都与易玦穿越前华夏的节气大致相近,只是当地人对节气涵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对此,易玦只能解释为《指尖山河》的作者写作时参考了古代华夏的背景。

华夏的霜降并非指“降霜”,只是气温骤降,天气渐寒,而这个世界的霜降则就是字面意思,神灵会令霜雪降于大地。

原本,迎冬祭是魔族上下共同重视的大礼,但自从烛龙陨落,有关祂的信仰逐渐淡化式微,如今只有传说中烛龙神盘踞的烛华山附近,才保留着最为完整的迎冬祭习俗。

“你们来得真是赶巧儿,”老人慈祥地笑着,语气中透露着些许自豪,“正好顺道来参加迎冬祭——你到其他都城去,可见识不到这么正宗的祭祀仪式。”

真是不巧啊。

莫枕眠一边向老人道谢,哄得老人拉着她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欢喜,一边在心中叹息着。

与老人分别后,边迟月带着莫枕眠向山上走去。

与鬼市相比,这里的集市少了几分如梦似幻的美感和诡谲,却多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

小贩们在街道两边铆足劲儿吆喝着,幼童或嬉笑或哭闹着从他们身旁窜过,爱侣窃窃私语含情脉脉,青少年三五成群谈天说地,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走停停……

只可惜,边迟月和莫枕眠都无心欣赏,径直向前。

烛华山身长而不高,坡度平缓,两人不停歇地向上走,很快就到达半山腰,烛龙庙前。

庙前有一座圆形的祭坛,看质地像是汉白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洁白无瑕,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祭坛周身雕刻着繁复而精美的图纹,其中包含着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象,而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则穿过春的花枝、夏的鸣蝉、秋的麦穗、冬的霜雪,绕坛身一周,这象征着烛龙神无始无终的寿元、亘古不变的威能,也指万物都在祂的注视与庇护下生生死死,轮回圆满。

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还雕刻出四条身形更小的龙,龙目怒睁,向天昂首,如同忠实的拱卫者。

当年边迟月将混入魔界的妖族斩首,正是在这台前。

此时,祭坛四周密不透风地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边迟月无可奈何,只能放出一丝威压,周围的人瞬间纷纷让开,给他留出喘息的空间。

忽然,一串空灵的铃音从远处响起。

那铃声不大,在这嘈杂的环境中却分外清晰,刹那间吸引住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啊,真的降霜了。”莫枕眠惊叹一声,捧起落入她手掌的一片白霜。

边迟月看见对面的人群整整齐齐地向两边退去,让开一条路,露出人群之后的祭祀队伍。

走在最前方的,是一位身着龙鳞纹白衣的女子,她怀抱一根比人还高的青铜长杖,杖上缀满样式古朴的铜铃,随着她的步伐发出那悠远悦耳的铃音。

而与铃音一同到来的,是从天空中飘下的雪白寒霜。

在她身后,跟着一些服饰夸张的人,他们脸上佩戴着带有原始魔族特征的戏剧面具,青面獠牙,古老而神秘。

由于他们的造型在现代人眼里过于抽象,边迟月仔细端详了一阵子,才勉强辨认出有几张面具上的纹路像是龙鳞,扮演的应该是烛龙神座下的侍者——也就是祭坛上雕刻的四条小龙的原型。

队伍的末尾处是一台浮空的轿子,勾栏上同样雕刻着龙纹。

莫名而来的预感,让边迟月把目光移向那台轿子,但那轿帘紧闭,还有隔绝神识的术法笼罩,什么也看不见。

为首t的白衣女子用独特的手法摇晃着青铜杖,带动上面大小不一的铜铃。由于铜铃的大小、发音高低不同,随着她的力道变化,最终汇集而成的铃音由平静变得高昂,寒霜也越发密集,落在人们发间。

倏然,她猛地停手,只听那铃音骤歇,然后擡手将青铜杖刺入地面——这是一个信号,宣告迎冬祭正式开始。

人群一静,随后掌声雷动。

白衣女子身后的队伍分成两列,一左一右地绕开她,登上祭坛。

祭坛没有台阶,但这根本算不上阻碍,他们踩着魔气凝聚而成的台阶,凌空而上,只剩下白衣女子与最后的轿子留在台下。

他们首先表演了一段魔界远古传说,边迟月和莫枕眠其实看不太懂,只知道他们又唱又跳的,热闹非凡,但其他人却看得十分专注,这或许也是魔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为了能看见表演,莫枕眠早已变回成年人的体形,似懂非懂地凑了一会儿热闹,觉得无趣后就靠在边迟月肩上,半眯着眼,懒洋洋地小声打着哈欠。

按照迎冬祭的一贯流程,演完几个故事之后,便是祭祀将“龙神”请下轿子,登上祭坛。“龙神”偶尔会由命格独特的活人扮演,但大多数情况下,会用木雕、石雕、牌位等替代。

白衣女子转身来到轿子前,缓缓拉开轿帘。

边迟月精神一振,直勾勾地盯着轿子,右手缓缓移向腰间的佩刀。

轿帘最终被拉开,里面既没有代表烛龙神的雕塑,也没有佩戴面具的扮演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