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篇 - 大虞囚刀纪 - 浪迹人间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大虞囚刀纪 >

赠送篇

澜沧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关楼上挂着前朝圣武皇帝亲笔手书“来者下马”的匾额,关外万里黄沙滚滚。

此时的澜沧关早已被北戎皇庭所占领,守关的人也全部都是北戎的将士,今日整个北地忽起大风,按理说应将边关大门紧闭,抵御狂沙,但是此时此刻所有将士都站在关外恭敬的等候,任由狂风呼啸,黄沙拍打在脸上,没有一人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此时的黄沙之中,一个人带着斗笠,骑着一匹通体黝黑的大马,从滚滚狂沙之中行来,关外的众将士见了,纷纷下跪行礼。

那人走到澜沧关下停住马,摘下自己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副十分英俊的面孔,抬头看着看着关楼上中原前朝圣武皇帝亲笔手书的四个大字,不屑的笑了笑,骑着马堂而皇之的入关而去。

一人一马入城朝着中原江湖而来。

一路上张守仁对卫庚十分用心的指点,王叶明偶尔也会插上几句嘴。卫庚也知道很多的陈年往事。

三十年前北戎江湖曾经出现过一个绝世的天才,将那一辈去北戎历练的中原子弟几乎斩杀殆尽,王叶明与那个天才差不多同一个时代,因为家族的阻止,无缘去北戎历练成为了王叶明心中毕生的遗憾。

二十年前中原江湖前去北戎历练的一人死于一个皇族子弟之手,据说那人自己被击败后请来族中前辈,最后将这名中原子弟残忍折磨致死。消息传到中原,五霸中的刀甲,神龙枪,霸王僧三人闯北戎,将北戎皇庭这一脉几乎灭族,从此定下了血淋淋的规矩,若是死于同辈人之手,怪自己学艺不精,若是有前辈不知羞耻的出手,中原江湖必追杀到底,不死不休。同时却也引发了北戎皇庭的血腥报复,导致禹古皇朝北地河套一带尽失,只得退守江南。

卫庚从车中取出离开之前干爹所赠的长匣,重新背在背上,下车步行。匣长八尺,宽一尺半厚八寸六,整个长匣通体黢黑,非金非木,似施非石。长匣重一百零八斤,卫庚将他背在背上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马车。

车厢中王叶明看着卫庚道:“之前看卫庚使出的那一刀的招式,很像五霸之中刀甲的路子,为何现在却走的是苦禅院以力锻体的路?”

张守仁道:“你忘了二十年前那三人一起闯的北戎了?”

王叶明有些激动道:“难道传言是真的?”

张守仁点点头道:“我曾见过刀甲前辈,他对我有指点之恩,只是他的武道不适合卫庚学习,才让他跟我出来的,可怜这傻小子一直被蒙在鼓里。”

王叶明听到这句话后有些惊讶的张了张嘴,最后说道:“前辈就是前辈,果然与我等凡夫俗子的境界不一样。”

张守仁呵呵冷笑道:“别以为我听不出你话里的意思,刀甲前辈是中原人,为什么要指点我一个北戎人是吧!”

王叶明面露尴尬之色,显然被张守仁说中了心思。

张守仁道:“你有没有想过,若我为北戎人,又如何在中原博得一个大刀张守仁的名号?”

王叶明道:“可你若是中原之人,为何又为北戎人卖命?”王叶明把到了嘴边的“走狗”换成“卖命”。

张守仁沉默良久最后道:“我不是中原人,也不是北戎人,甚至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人,若不是当年刀甲前辈说过,有一个人想要创造一个不分种族不分敌我的世界,恐怕张守仁早就已经死了。”

听到这句话后,王叶明表情一变,他从来没有想过中原与北戎可以和平相处,沉思良久道:“有这个想法的先生有大智慧!”

一路前行,卫庚在张守仁与王叶明的指点之下虽然境界没有提升,但是对于武道一途的理解与见识却是在逐渐的加深。两位都是接近武空境的武道高手,一位熟知北戎一位熟知中原,为卫庚的武道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底子,如今卫庚所欠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一路上小哑巴虽然没有出奇的地方,安静的坐在马车的一侧,但是看向卫庚的眼神却逐渐的慎重了起来。

小哑巴知道卫庚另外一重身份是当朝二皇子的嫡系,一路上他虽然未发一语,心里却明明白白。在他的眼里,最初的卫庚只是一个谨小慎微贪生怕死的人,但却没有想到卫庚敢在生死关头仗义出手,当时他都生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出手的心思。而在这之后,卫庚所表现出来的天赋与毅力都是十分卓绝之人,尤其是卫庚的毅力,更加让人为之震惊!虽然小哑巴不知道卫庚因为什么错过了开始习武的最好年纪,而他如今选择开始习武之后所表现出来毅力以及心智堪称恐怖。自从卫庚背上那个奇怪的长匣之后,就再也没有见他取下来过,连晚上休息之时都不曾卧眠,而是盘膝打坐。如果不是一路上亲眼所见,光这份打坐的功夫就连西域无度禅院里的僧人没有十年功夫都做不到如此。那奇怪的长匣定然沉重无比,每天夜里都会见卫庚将自己的袜子拿到水边清洗,原本白色的棉袜如今已经彻底变成了血红色,可见卫庚脚上的血泡磨破了一层又一层。就连卫庚衣肩处与长匣背带的地方也早已染上了殷殷的红色。

小哑巴的真实身份在北戎高贵无比,见过无数的天才,在武道一途势如破竹的天才大有人在,但是卫庚确是他所见的最为刻苦之人。小哑巴突然想起临行前父皇告嘱咐他的一句话,“一定要小心对自己心狠的人,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心狠,对别人一定更狠!”

卫庚一行人在野外前进了小半月,终于看见了一座城池,临泽。张守仁临时决定入城歇歇脚。但其实是张守仁腹中的馋虫作祟,来时带来的酒早已经喝完,没有酒喝的张守仁一路上无精打采,呵欠连连。一听到临近了城池,做不得其他的考虑,只想着入城买酒。

入城之前卫庚让小哑巴进了马车,自己牵着马车入城,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举动更是让张守仁连连侧目,对卫庚愈加赞赏。小哑巴心中奇怪,自己的这位王叔在北戎虽然境界不高,但是眼光却高的很,北戎的天才无数,但是被他看在眼中的人屈指可数,但是眼前的卫庚虽然天赋,毅力,心智都是上上之选,但是武道一途上的起步还是太晚了一些,如今身骨已经定型,即使再努力,将来的成就也有限。

张守仁看出了小哑巴眼中的疑惑,笑到:“一个人的天赋可能因为机缘,环境,遭遇而被浪费,一个人的心智虽说不是天生,但也和这个人的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唯独一个人的意志力却是这个人所独有的,与机缘,环境经历通通无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在经历与环境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质,是无法在后天形成与改变的。中原有此等人才,若是之后进入了朝廷,北戎想要占领中原的目的还要再推迟一百年。”

小哑巴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向卫庚的背影,心中起了杀机。

城中的街道很宽,卫庚牵着马车放缓了速度,小心的避让行人。街道的尽头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几名恶仆纵马驰行而来,一转眼就到了近前,大街上的人对这一幕习以为常,早早的就躲到了路边。

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十分苍白,有些病恹恹的佝偻着身子,手里拄着一根近三米长的竹竿站在路边的人群里,不知是被谁推了一把,踉跄的冲出了路边的人群,啪的一声摔倒在路中央,几匹快马飞奔而至,马上的恶仆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街边的人群中有好事者早已睁大了眼睛,把一个“好”字捏在自己的喉咙里,准备欣赏接下来血肉横飞的场面,有大人捂住了小孩的眼睛,而胆小者早就转过了身,不敢再看。

千钧一发之际,卫庚挺身而出,飞快的跃到病恹恹的中年人身边,本想用手将中年人丢向街边,没想到却力有不逮,此时想退已经来不及,卫庚只得用自己的身体护住病恹恹的中年人,将自己背部面对疾驰而来的快马。

卫庚集中自己所有的精神按照张守仁的指点将自己所感应到的真气汇集到自己的背部,但是预想之中巨大的撞击力并没有到来,卫庚只听到一声“阿弥陀佛”,接下来就是“嘭”的一声,几名恶仆落地,摔断了手脚,躺在地上“哎呦”“哎呦”惨叫,卫庚回头看到一个青年和尚挡在自己的身前,阳光照在他那光亮的脑袋上,卫庚觉得有些刺眼。

卫庚起身将中年人小心的扶到路边,嘱咐他以后要多加小心,中年人自然千恩万谢,卫庚没时间客套,转身走回青年和尚的身边,双手合实行礼道:“多谢大师出手相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