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 - 成了偏执美人的软饭A - 雾山隐雪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打探

打探

小两口用过早饭,一同出发,并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先去看昨日带回来的卷宗。

而是选择来到了街市之上,像是前来济山郡游玩的小妻妻一般,四处看看,不时在某些小摊位前驻足停留。

身后远处坠着尾巴,顾迎溪装作无意转头用余光扫过,并没有引起对方的警惕,看来齐先橙还是不放心,派了人手前来监视。

宁长乐见她皱眉便能猜到,她凑近自家小干君身旁,借着摊位的遮挡,手中拿起摊位上的团扇,似乎只是在和顾迎溪讨论这把扇子是否好看。

实则张开嘴说的话却是:“有人跟着?”

顾迎溪嘴唇翕合,声音不大不小,刚刚好只够身边的宁长乐听到,“没事。”

虽然她说的是没事,但却没有否认自家夫人的猜测,于是宁长乐冷笑一声,看来这位齐郡守也不是全然无所畏惧。

宁长乐转头向摊位的老板搭话,对方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于是她也有意收敛自己身上的冷意。

“阿婆,你这把扇子真好看,怎么卖的?”

老奶奶大概有些耳背,稍稍偏着脑袋认真分辨宁长乐说的话,稍微迟钝的回复:“十五文钱一把,买两把可以便宜五文钱。”

说着,还冲宁长乐笑笑,似是担心眼前的小娘子觉得贵,有心想多说几句推销自家的商品,但又怕冲撞了贵人。

宁长乐看得出,这些团扇品质都不低,绣工了得,若是在云都城中,这些团扇恐怕卖上个几两银子也不成问题。

她点点头,正欲掏银子,却见身旁的小干君快她一步,先从怀中掏出碎银子递给了老奶奶。

那老奶奶见状连忙摆摆手拒绝收下,有些惶恐不安的开口:“太多了太多了,只要十五文即可。”

顾迎溪却笑:“阿婆,你收着吧,我多要几把团扇,我夫人很喜欢。”

从前不知民生多艰的小乾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难后,十分了解也同情东省的百姓。

老奶奶这么大的年纪,本应当是在家中颐养天年,那双浑浊的眼睛也不知在做这样细致的绣活时该有多艰难。

可这样一把美观又品质极佳的团扇,居然只要区区十五文。

要知道这可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本就卖不了多少量,还是这样低廉的价格,很难说老奶奶要倚靠这样的生意应当如何赚够足以支撑生活的银钱。

宁长乐也附和着自家小干君的说法,她点点头,安抚着老人家的情绪。

“阿婆,您就收下吧,往后恐怕还会同您多买几把呢。”

见她们妻妻二人都这样坚持,也是真心喜欢自己销售的团扇,老奶奶便将碎银收下,干脆一股脑将摊位上那些图案都推给顾迎溪。

顾迎溪哭笑不得的望着被老奶奶推过来的团扇,无奈开口:“阿婆,这么多我拿不下的。”

“我就要这几把就可以了。”宁长乐赶紧又挑了两把,赶快拯救自家小干君。

“这是这么多银子,我拿着,心中有愧。”老奶奶不安的搓着手,她身上穿着的粗布衣衫已经被洗的发白褪色。

肉眼可见的贫穷包围着她,可老人却一再坚持不愿意收取远超自己应得的钱。

顾迎溪与自家夫人对视一眼,实在头疼,求救的意思很明显。

最后还是宁长乐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她拉过老奶奶,指了指自己和顾迎溪。

“阿婆,我们妻妻是打算来到济山郡做生意的,眼下还不够了解本地的情况,不如这样,你同我说一些济山郡的事情,那些多的银子就算是我们付给你的报酬。”

老奶奶听着,也还是有些犹豫,几句话的事情,拿着银子总不能心安。

她想拒绝,“这...还是不太好吧?”

“没有不好的。”宁长乐见她已经有所动摇,更是加了把火,“您想,这不过几两碎银,若是我们妻妻二人在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之下在此开店经商,恐怕亏损进去的会是成百上千倍的银子。”

老奶奶想想宁长乐所说的话,也觉得有几分道理,终于不再坚持。

随即,她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欸,其实你们不该来此做生意的......”

虽然老奶奶不知道宁长乐和顾迎溪的身份,但两人穿着气质看着就像是富贵出身,可是在这济山郡,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做得成生意的。

“娘子你看这街上。”老奶奶指着不远处的街道,已是巳时,本应是一天之中最热闹之时,作为郡城之中最热闹的中心街道此时却行人寥寥。

街边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摊子,也有人停留驻足,但不算多。

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门庭冷落,还有不少店铺紧闭大门,大约是已经倒闭了的。

“为何会如此冷清?”宁长乐主动开口询问,眼前这番异状确实并不符合一个郡城应有的水平。

老奶奶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她说:“其实原先济山郡也是十分繁华热闹的。”

济山郡原先并不归属于齐家的势力范围之内,从前,济山郡这边做主的是白家。

白家虽然也是八大世家之一,但白家做事就要比齐家有底线多了,对白家而言,他们虽然想要牢牢掌控地区经济,但整体上是希望整个济山郡都能够发展起来,这样他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可是齐家不是这样,当白家与齐家达成协议交换出济山郡后,齐家入主了济山郡,却只把自己当做外来的掠夺者。

对本地的商人、百姓,不停的盘剥,一言不合就随便往人头上盖个罪名,轻则抄家,重则就是像闻人一家一样,可能会是全族杀头。

也不是没人想过告到云都城中去,可是哪里出得了东省呢?

即使出了东省,也会因为各种意外死在路上,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想着再去反抗了,只能自认倒霉找机会搬离济山郡。

虽然搬迁可能会亏损不少的财产,但也好过将全族性命交代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本应该最是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商户,现在能够在这里做生意的,也都是齐家自己的人,或是与齐家关系密切的人。

像老奶奶这种没有什么能力的普通百姓,哪里能离开自己安身立命的故乡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