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大病
沈兰馨回宜兰园时绕路走了宜春园那条路,遇见了沈清雪。
沈清雪见她头发都是湿漉漉的,衣服也湿透了。
只诧异地看着她:“姐姐这是怎么了?”
沈兰馨一脸冷漠:“不关你事。”
匆匆就与沈清雪擦身而过。
沈清雪也不气,只觉得痛快,回了宜兰园就着人去打听沈兰馨今日发生了何事。
一打听便知道了细枝末节,沈兰馨没有刻意隐瞒,所以她连宴会上沈兰馨落水的细枝末节都打听了个一清二楚。
晚上,她便将这事告诉了景王。
景王一听,觉得沈兰馨确实没有武功,之前都是他的错觉。
如果她有武功,至于落水让自己狼狈吗?
第二天,景王又听下人们说沈清雪病了,他更加肯定沈兰馨就只是有点文采,不可能有武功了。
此时的沈兰馨正躺在病床上,脸上被烧的通红。
丫鬟杜鹃从外面喊了郎中上门来给沈兰馨看病。
看病的郎中刚出了宜兰园,景王的人就拦住了对方。
郎中吓得不轻:“你们是何人?”
那跟上去的人道:“我们景王找您。”
郎中闻言,心中忐忑。
景王是谁?那可是打得倭寇落花流水的将军,是皇帝的儿子。
郎中被人带着见了景王,以为是要给景王看病,却不想对方只是问了一下刚才她看的病人的情况就放他走了。
他倒是不敢隐瞒,说景王妃是落了水,发了高烧。
那天景王特意去了宜兰园看了沈兰馨,发现真的烧的厉害,脸都红的厉害,不是发烧才怪。
于是,他就放了心。
沈兰馨这一病,就一直断断续续发烧咳嗽,病一直不见好转。
外界都知道沈兰馨自那日落水后就病了,病得还不轻。
所以后来皇宫里面的中秋宴沈兰馨也没有去参加也无人责怪。
再往后,那个因诗会上大放异彩的沈兰馨就淡出了京城贵女的圈子,人们谈及沈兰馨就是一副遗憾的表情。
过了几日后,晨光熹微,天边渐渐泛起了温柔的蓝紫色,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在通往浙洲的宽阔而略显崎岖的官道上,一辆朴素无华的马车缓缓行进,它不属于显赫的贵族,而是户普通人家的家里的马车。
这辆马车由简单的木材搭建而成,外表没有繁复的雕饰,只是刷了一层淡黄色的漆,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已略显斑驳。
车轮虽不华丽,却结实耐用,每一次转动都发出沉稳的声响,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车辕上挂着几个旧布包裹,里面或许装着旅途中的干粮、衣物或是简单的日常用品,透露出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车帘是用粗布制成,虽不精致,却能挡风避雨,保护车内的人免受外界侵扰。
车内空间不大,却布置得温馨而实用。
一张简陋的木板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上面铺着几张旧棉絮,虽不柔软,却足以让长途跋涉的旅人得到片刻的休憩。
角落里还摆放着几个竹编篮子,里面装着一些必需品,如水壶、干粮袋等,一切都显得那么朴素而实用。
驾车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身穿粗布衣裳,面容沧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乐观。
他熟练地驾驭着马车,时而轻抚马背,给予它安慰与鼓励;时而抬头望向远方,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马儿虽非名驹,却也健壮有力,它似乎能感受到主人的心意,步伐稳健地向前迈进,带着这户普通人家的马车,一步步接近浙洲那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土地。
随着日头高悬,官道上的光影不断变化,马车在光影的交错中继续前行。
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田野、村庄、山林……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车内坐在两位俊俏的小后山,穿着虽然很朴素,不过两人那俊俏的小脸却透着几分贵气。
仔细看,却发现二人多少太过秀气了点。
其中一人开口道:“小姐,你是怎么知道长孙小姐要算计你的?”
“我让连生与翠竹前段时间去打探了,知道了长孙依熙暗中让人在训一只山猫,一开始我没往深处想。”
“后来我让连生打听了山猫的习性后,这才猜想她会想使坏。”另一人回答。
听声音二人却是女声。
原来是女扮男装的沈兰馨与杜鹃。
沈兰馨说到这里一脸正色道:“杜二,说了让你出门就称呼我为公子。”
杜鹃:“好的,小姐!”
沈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