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奇怪又熟悉的感觉
沈兰馨与梅长丰正沉浸在彼此的对话中,忽而,前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抬眼望去,只见几位行人正迎面而来,其中一位尤为引人注目。
那是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女娃,步伐稳健而又不失温柔。
男子身着一袭略显破旧的短打衣裳,上面几处补丁,但这丝毫未能掩盖住他那不凡的气质。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韧,仿佛历经风雨却依旧坚韧不拔。
女娃则被男子呵护得无微不至,她的装扮虽不比男子那般朴素,却也显得颇为别致。
一条鲜艳的红色裤子搭配着一件小巧的兜兜,色彩鲜明,活泼可爱。
头上,两束总角用红绳轻轻扎起,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更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女娃的笑靥如花,白皙中透着淡淡的红晕,恰似春日里初绽的桃花,纯真无邪,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怜爱之情。
在这片温馨的场景中,女娃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身着米黄色麻布襦裙的女子,她的衣裳虽不华丽,却因着几处精心缝制的同色补丁而显得格外朴素而雅致。
那些补丁的针脚细密工整,若非仔细端详,几乎难以察觉其存在,足见女子在女工上的精湛技艺与用心。
女子手中牵着一位小娃娃,他看上去比那男子怀中的女娃更为壮实几分,头上仅扎着一个简单的总角,透出一股子憨态可掬的模样。
这小娃一路上蹦蹦跳跳,充满了孩童特有的活力与好奇,他脚上的虎头布鞋随着步伐的起伏轻轻拍打着地面,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这两名孩童的面容竟惊人地相似,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中精心雕琢而出。
原来是双胞胎。
那女娃看见沈兰馨,用小手指了指沈兰馨,说了一个字:“靓!”
沈兰馨与梅长丰皆是一惊,他们二人听成了“娘”。
这时,那女娃的目光被沈兰馨所吸引,她伸出稚嫩的小手指,轻轻指向沈兰馨,清脆地吐出一个字:“靓!”。
这个字眼在孩童的口中显得格外纯真无邪。
却也因发音的稚嫩而被沈兰馨与梅长丰误听为“娘”。
这一误会,让两人皆是心头一震,沈兰馨更是暗自惊叹于女娃敏锐的观察力和纯真的表达,她深知自己身为女子,容貌上或许确实有些许温婉柔美之处,被孩童误称为“娘”倒也不足为奇。
她以为,那抱着的女娃是说自己太过柔弱,太娘娘腔了。
然而,梅长丰的震惊却源自于心中的疑惑。
他细细审视着那两娃娃的眉眼,意外地捕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相似,这种相似竟然在他们与沈兰馨之间悄然浮现,让人不禁陷入深思,这份相似背后似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故事,愈发显得耐人寻味。
梅长丰的目光在女娃与男娃之间来回游移,他确认无误,那个正蹦蹦跳跳、显得更为活泼的是男娃,尽管两兄妹面容酷似,但男娃的举止间还是透露出几分属于男孩子的粗犷与不羁。。
女娃刚说了一个字,那男娃似是听见了,而男娃,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吸引,他顺着女娃的手指方向望去。
最后,目光落在了沈兰馨身上打量了片刻。
随后,他疑惑地吐出了两个字:“阿爹?”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不解。
沈兰馨因口音差异并未能清晰捕捉到男娃的话语,但她的敏锐让她察觉到了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
而那位牵着男娃的女子,却听得真切,她疑惑的目光在沈兰馨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努力寻找着什么答案。
当她的目光与沈兰馨交汇时,沈兰馨清晰地看到了她脸上的震惊之色,那是一种难以掩饰的、深藏于心的情感流露。
沈兰馨也意识到了女子正在审视自己,她微微抱拳,以江湖人的礼节打破了这份尴尬,开口询问道:
“请问大嫂,前往临海的路,是否就是右边这条道?”她的声音故意装得粗了些。
女子轻轻点头,语气温和地指引道:
“嗯,您应当往右边这条道前行,途中若遇分叉路况,请选择左边的道路继续前行,一直走便能抵达临海。”
在说话的同时,她的目光仍旧不自觉地停留在沈兰馨身上,似乎在努力寻找着某种熟悉的影子。
沈兰馨感受到对方的注视,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打量起这位女子来。
她发现对方虽然穿着简朴,却难掩其清秀的容貌,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值青春年华。
即便是在这朴素的装扮之下,那份自然流露出的美依旧让人无法忽视,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纯净的花朵,不加雕饰,却动人心魄。
沈兰馨不由得感叹,这南方美女到底是多。
就连渔村这样的地方都有这等绝色。
她抱拳刚准备道谢告辞时,女子却问道:“公子是京城人士?”
沈兰馨觉得应该是自己的口音让对方猜出来的:“对,我们来自京城。”
女子却道:“公子与我一故人很是相像。”
沈兰馨:“哦,也难怪,我看着这两娃娃有一种亲近感,原来是因为故人的原因。”
其实她这话很少牵强,不过倒是将她内心的想法表达了出来。
女子一怔愣,随即笑道:“也是缘分,如是有缘我们会再见的。”
就在此时,刚才那女娃却朝着沈兰馨伸出了双手,嘴里嚷嚷道:“抱抱……”
女子似是见怪不怪:“我女儿,见着好看的男子,就会要人抱。”这意思是沈兰馨长得好看。
沈兰馨觉得女子很会说话,她正想伸手去抱那娃的时候,女子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