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好女怕郎缠,烈女怕闲夫
沈兰馨三天后才好了很多,这一去,时间又过去十来天了。
这期间,战北辰隔三差五就回了华悦客栈。
沈兰馨就只想他少在自己面前晃悠,这人一来,就动不动叫媳妇儿。
吃饭还得他喂,沈兰馨觉得自己在这样就会变成一个废人了。
是被战北辰养废的。
那天师兄一走,他就端起那碗粥要喂。
不让他喂,他就媳妇儿长媳妇儿短地叫个不停。
沈兰馨甚至听见了连生在门外没隐忍住的笑。
战北辰觉得不丢脸,可沈兰馨觉得丢脸。
最后她也由着他了。
正应了那句“好女怕郎缠,烈女怕闲夫”的俗话。
沈兰馨是真怕了战北辰,他不仅仅会缠,还很有闲,谁知道他一个王爷怎么那么闲的。
明明是来浙洲处理倭寇的事情,却偏偏他就很有闲。
沈兰馨自然是不知道,战北辰可是知道她来了浙洲后才跟自己那个皇帝哥哥申请来的浙洲。
战北辰虽然会缠,但是他还是要面子的,所以也不会告诉沈兰馨他是跟着沈兰馨追过来的。
明面上也不能和别人说是追着媳妇儿来的浙洲。
世人皆道战北辰英勇无双,独步江湖,却不知在这铁血丹心的背后,藏着一抹温柔乡。
他并非不能独当一面,而是那份对爱人的依恋,如同星辰之于夜空,不可或缺,却从不张扬。
他认为的爱情,非是简单的依附,而是灵魂深处的共鸣与扶持,彼此成就,共绘人生华章。
诚然,若说战北辰的生活因沈兰馨而更加圆满,这并非虚言。
但这份圆满,并非是他离不开的枷锁,而是生命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他依旧是那个可以翱翔天际的雄鹰,只是在归巢之时,多了份温柔的守望。
谁懂英雄也柔情!
倒是梅长丰,依循沈兰馨的巧妙指引,成功从那名倭寇口中挖掘出了关键情报。
起初,正如沈兰馨所预料,面对死亡威胁,那倭寇展现出了无畏之态,守口如瓶,难以撼动。
梅长丰遂下令,实施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
他命人昼夜不息地对其进行严密审讯,剥夺其见天日之权,仅将其囚禁于阴冷潮湿的地牢深处,使其心灵与肉体均遭受极致考验。
待那倭寇精神几近崩溃之际,梅长丰又巧妙地安排了一场戏码,在地牢内重现了囚犯绝望哀嚎的凄惨景象,进一步击溃其心理防线。
随后,趁着对方神志恍惚之时,又有人装扮成幽冥之境的恐怖模样,特别是依据对倭寇文化的深入了解,设计出了足以震慑其心灵的“鬼魅”形象,让其深信死后世界之恐怖远超生前。
这一系列举措彻底摧毁了倭寇的心理防线,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混乱之中,对生之渴望远胜于对死之畏惧。
于是,当梅长丰适时提出给予其生存机会时,那倭寇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如同开闸洪水般,将所知的一切信息倾泻而出。
梅长丰从那名倭寇的供述中洞悉了重大情报——数日后,倭寇将侵袭临海地区。
然而,遗憾的是,确切的登陆时间却如雾中花般模糊不清。
这一消息如同阴云密布,笼罩在众人心头。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与不确定的时间轴,大家不得不采取最为严密的防范措施,将每一刻都视为关键时刻,时刻保持警惕,严阵以待,确保临海防线固若金汤,以应对那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
战北辰一方已雷厉风行,将张知府贪赃枉法的铁证悉数搜集齐全,不仅文档记录详尽无遗,连至关重要的物证也已一一浮出水面。
此过程虽非一蹴而就,尤其是物证的搜寻,颇费周折。
原来,张知府私下豢养的外室,竟隐匿于民间口耳相传的“鬼屋”之中,实则是一处被刻意营造出的阴森之地,用以掩人耳目。
这所谓的“鬼屋”,与其说是幽灵出没之所,不如直言其为被遗忘的贫民窟更为贴切,因其中蜗居着众多无依无靠的流浪儿童。
若非赵宇等人具备超凡的追踪技艺与敏锐的洞察力,恐怕任谁也难以将张知府那光鲜亮丽的官袍,与这偏远破败、人迹罕至之地的隐秘生活相联系。
张知府之所以能多年稳坐知府之位,其狡黠多谋、行事隐蔽可见一斑。此番揭露,无疑是对其权谋伎俩的一次沉重打击。
原本,赵宇派遣的手下严密监视着赵知府的府邸,直至夜幕降临,府内依旧静悄悄的,未见任何异常动静。
正当众人以为此次监视即将无果而终之际,赵知府突然现身,悄然步入一辆马车之中,随即启程离去。
赵宇的手下迅速尾随其后,不料马车竟驶入了一条狭窄的巷子,仅能容得下五人并肩而行。
起初,他们误以为这巷子或许是浙洲人口密集之地,毕竟深夜时分,一位知府大人怎会涉足此等偏僻之所。
然而,随着深入,巷内的人影愈发稀少,直至几乎空无一人,这不禁让赵宇的手下心生疑虑。
他们谨慎地保持距离,以免打草惊蛇。
最终,经过一番曲折追踪,他们发现了赵知府马车停驻之处——一座门楣高耸、昔日辉煌而今略显颓败的宅邸前。
这宅邸虽显破败,却依然透露出往昔大户人家的不凡气派。
赵宇的手下返回后,将这一出乎意料的发现详尽地向他汇报。赵宇听后,也是大感意外,未曾料到身份显赫的知府大人竟会前往那样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