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谣言四起
在沈兰馨与长孙依熙共进膳食的温馨时刻,长孙依熙的目光不时地越过精致的餐具,轻轻掠过对面那扇半掩的包间门,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在她的唇边悄然绽放,仿佛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期待。
待沈兰馨一行优雅离去,一位身着朴素却伶俐的丫鬟仿佛从空气的缝隙中悄然浮现,脚步轻盈地踏入了长孙依熙所在的包间,带起一阵细微的珠帘轻响。
“小姐,”丫鬟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惊讶,“奴婢方才无意间经过对面的包间,隐约听见里头提及了景王府与景王之间,竟是……和离了。”
长孙依熙的脸色瞬间一沉,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这糊涂的丫头,怎敢妄议此事?要知道,那可是曾经的景王妃。”
然而,丫鬟却显得异常坚定:“小姐,奴婢所言非虚。我听得真切,里头交谈之人,似是太子与那位景王妃。奴婢不过是转述了他们的话,怎就成了乱嚼舌根?”
此言一出,包间内几位出身名门的高门贵女,皆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心生好奇,渴望能得知更多细节。
“你这小蹄子,快细细道来。”一位贵女按捺不住好奇心,催促道。
长孙依熙再次严厉地制止:“你这不懂事的丫鬟,怎能在背后对人评头论足?该当何罪!”
丫鬟的声音微微颤抖,却也透着几分倔强:“小姐,奴婢也是无奈。是太子与景王妃自己提及,太子还说他是从礼部得知此事的,想来消息确凿无疑。”
长孙依熙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警告:“住口!此事若传扬出去,你我都难辞其咎。”
但此时,已有其他贵女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为丫鬟求情:“长孙小姐,咱们都是姐妹情深,你就让我们听听嘛。我们自有分寸,不会乱传的。”
“是啊,你就别难为这丫头了。你不让她说,我们却想听,这不是故意让她为难嘛。”另一位贵女附和道。
“长孙小姐,你就放心吧,我们保证守口如瓶,只是想听听这新鲜事儿罢了。”
长孙依熙无奈地叹了口气,终是妥协:“罢了,但你们务必记住,此事绝不能有半点泄露。”
贵女们纷纷点头应承,脸上写满了对秘密的好奇与承诺的认真。
然而,在这看似一致的应允之下,每个人的心中却各怀心思。有的暗自盘算:今日宾客众多,即便不慎走漏了风声,又谁能断定是我所为呢?
在长孙依熙妥协之后,包间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名为“秘密”的香气,引人遐想又令人心悸。
丫鬟见长孙依熙终于松口,心中虽有几分忐忑,却也暗自松了口气,开始小心翼翼地叙述起她所听到的对话:“奴婢听得那太子说,景王与景王妃的和离之事,礼部已有了正式的公文,只怕不日便会传遍京城。而景王妃……她似乎对此事颇为淡然,只道是缘分已尽,强求不得。”
随着丫鬟的叙述,包间内的贵女们或惊讶、或惋惜、或窃喜,表情各异。有人轻摇团扇,掩嘴低语;有人紧锁眉头,似在沉思;更有甚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长孙依熙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她虽与景王妃并无深交,但同为京城贵女,对于这位曾风光无限,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的昔日王妃,也不免生出几分同情与感慨。然而,更多的是对太子与景王妃之间那隐约透露出的微妙关系的疑惑与好奇。
“长孙小姐,”一位贵女突然打破了沉默,“你说这景王妃与太子之间,会不会……”她故意拖长了语调,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空白,让众人自行遐想。
长孙依熙连忙打断她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休要胡言乱语!这等无凭无据之事,怎可随意揣测?”
然而,她的话语似乎并未能完全压制住贵女们心中的八卦之火。她们虽不敢再明目张胆地议论,但私下里的眼神交流、小动作,无不透露出对这件事的浓厚兴趣。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突然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华丽服饰、气质高贵的女子走了进来。她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诸位姐妹,来得正好。”她微笑着打招呼,目光却在长孙依熙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有话要说。
长孙依熙心中一动,暗想此人或许与今日之事有关。她微笑着迎上前去,道:“原来是柳姐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柳氏轻轻一笑,道:“长孙妹妹客气了。我今日前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长孙依熙心中微讶,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哦?柳姐姐有何事但说无妨。”
柳氏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丫鬟身上,道:“我方才在外面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似乎与景王妃有关。我想,长孙妹妹或许能为我解惑。”
长孙依熙心中一紧,面上却故作镇定,道:“柳姐姐何出此言?我不过是个闺阁女子,又能知道些什么呢?”
柳氏微微一笑,道:“长孙妹妹何必谦虚?这京城中的大小事务,又有几件能逃过你的耳目呢?”
此言一出,包间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微妙。长孙依熙心中明白,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了。
不过短短一日光景,沈兰馨与景王和离的消息便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飘散的柳絮,迅速而广泛地弥漫在整个京城的上空,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晨曦初照,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开始涌动起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茶馆里,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段皇家婚姻的破裂,言辞间或惋惜、或感慨,引得听众们或唏嘘不已,或低声议论。
市井之中,小贩们的叫卖声中也不时夹杂着对这桩和离事件的议论,言辞间充满了对这位昔日尊贵王妃命运的同情与猜测。
而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府邸之中,贵妇人们更是将此事当作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们或聚于花厅,或坐于绣楼,手执精致的茶具,口若悬河地讨论着沈兰馨与景王之间的种种过往,以及和离后双方可能面临的种种境遇。
言语间,既有对沈兰馨勇敢追求自由的钦佩,也有对景王未来婚姻生活的种种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