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77章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清澜皓月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77?第77章

77第77章

上次于朵没见过的一个人男的开口道:“先别说咱们想不想再去农村插队,农村其实也不想要我们。我插队的时候在安徽小岗村。我听说那里有18户农民,就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秘密聚集达成一致,还写了协议、盖了红手印。他们要搞大包干!”

于凌惊呼,“大包干?”

那人点头,“对,大包干。具体来说就是包产到户,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人家都包产到户了,怎么可能还肯接收我们这些干活不行、城里下去的知青去分人家一份粮食?别人信里告诉了我他们协定的内容:*7.7.z.l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徐然瞪大眼,这是旗帜鲜明要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对着干啊。

他问道:“耿晨,什么事刺激了他们啊?”

这么大的事,要说没个契机真的不可能。

叫耿晨的、这个从安徽小岗村回来的知青道:“安徽去年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凤阳县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就一句话,再不改革活不下去了!18名村干部就带头铤而走险。”

说到小岗村,于朵一开始觉得很陌生。但听到凤阳县她就反应过来了。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那个地方。

就前几年,还有凤阳那边逃荒的人跑到北京城来,在大杂院门口要一口吃的。

当时她妈说人家要不是活不下去了,不会走这一步的。

让她把家里做的馒头拿给了那几个凤阳人。

然后杨大妈、周大妈、路大妈、吴大妈等人也纷纷把家里剩的一些吃食给了人。

总不好看着人饿晕过去。

但让于朵更加震动的不是这个地名,而是那18名干部按红手印的协议。

尤其是最后那句: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是全村上下齐心了啊!

干部不怕因此杀头,社员也给他们做了保证,万一出事会把他们的孩子供养成人。

带这种头,不开玩笑,真的有可能被枪毙的。

上纲上线的说,这是挖社会主义的根啊!

她下午转述给关大爷听的时候,都还有些激动。

关大爷也听得一愣一愣的,“这18个干部,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啊!”

他和于朵前些天也一直在纠结,生怕被人扣上‘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罪名,然后被拉去枪毙。

比起来,投机倒把罪简直不叫个事儿。

但他俩主要还是为了挣钱。

人家这18个干部,主要是为了带领全村脱贫。

于朵道:“而且,他们是1978年11月24号晚上这么干的。这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早大半个月呢。1697亩土地,一夜之间就包产到各家各户。我真想看看今年秋天,他们的产量能有什么变化。”

关大爷眉目间也有些震动。

要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些人麻着胆子第一个这么干也就罢了。

居然还在那之前!

他胸中陡生一股豪气,“能有这样的先驱者,咱们还怕个毛线哦!对了,胡同口那家,想出法子整治没有?”

哼,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不过这话就不能和于大朵这么个小姑娘说了。

他们不缺那些点心钱。第一次算敦亲睦邻,但后面一次又一次的被人讹,这心头不舒服啊。

而且,那些人的野心会被越喂越大的。

现在一些吃的就能打发了,以后没准就要让他们掏钱了。

于朵道:“她们这会儿就一次次说我们招了拾荒者过来,味儿大,不好闻。等夏天的时候肯定会变本加厉的。我们肯定因为怕她们去检举、揭发,就一味的妥协、退让。这里头闹得最厉害的就是葛老三家,我找了人在查他家的黑料。”

这世上谁经得起用放大镜去看啊?

关大爷道:“好,查了放在那里。下次葛老三的女人再敢带头挑事儿,就给她揭破一半。”

于朵点头,“好!”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也得标本兼治。我决定今天宣布一项新规定。”

关大爷看看她,什么规定?

于朵走到收废品称秤的小黑板那里,拿起粉笔刷刷写上:即日起,干净不需清理的纸皮等,每斤再加一分钱。

这样,那些人拿过来的时候,就会初步处理一下,不会那么脏兮兮的了。

她观察了一下,甚至有人故意糊一些脏东西上去,想要增加点分量。

人的道德素质,不能太高看了。

倒是人家机械厂送过来的废纸皮,就是厂里直接拆了材料的。干干净净的,完全不用加工。

这种就应该再涨点价,给他们省了不少事儿。

那三个分拣员看到这个通知有些担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