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混乱口供 - 大唐探案记之娶丑男 - 平一指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6章混乱口供

-众说纷纭的谜团

唐朝的天空湛蓝如纯净无瑕的宝石,璀璨的阳光肆意地洒在城镇的大街小巷,然而却无法驱散造纸坊大火留下的那片浓重阴霾。裴靖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敏捷地穿梭着,他面容严肃得好似一块铁板,目光坚定如炬,整个人透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正为调查火灾的真相而马不停蹄地奔波。

裴靖带着捕快们来到了造纸坊附近的一片空旷之地,这里早已聚集了众多的造纸坊工人。他们面色惶恐,犹如惊弓之鸟,交头接耳,那脑袋凑在一起,嘴里叽叽咕咕的,低声议论着那场如恶魔肆虐般可怕的火灾。

裴靖身形矫健地站在一块略微凸起的石头上,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道:“诸位,本官奉命调查造纸坊大火一案,还望各位如实相告所知之事。”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仿佛能穿透人群直达人心。

工人们纷纷安静下来,眼神中既有对官府的敬畏,又有对真相的渴望。那一双双眼睛,有的瞪得溜圆,有的眯成一条缝,都紧紧地盯着裴靖。

一位身材瘦小的工人率先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他双手不停地比划着,那手就跟风中的树叶似的抖个不停,声音颤抖地说:“大人,我当时正在坊内干活,突然就看到火光一闪,那光芒亮得吓人,就像天上的闪电直直劈了下来,差点没把我的魂儿给吓飞咯。”

另一位年长些的工人紧接着往前挪了两步,说道:“大人,我闻到了一股硫磺的气味,那味道刺鼻得很,至今都还在我鼻子里打转,怎么都散不去。”他边说边揉着鼻子,一脸的苦相。

又有一名工人急切地跳了出来,挥舞着手臂说道:“大人,我看到有陌生人在坊附近徘徊,那人身着带有异域风格的服饰,与咱们唐朝常见的服饰大不相同,一看就不是啥善茬。”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各自描述着自己所经历或看到的情景。然而,他们的口供却混乱不堪,有的相互矛盾,就像两只打架的公鸡;有的模糊不清,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气。这让裴靖不由得眉头紧锁,那眉头拧得跟麻花似的,仔细倾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述,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试图从中找出有用的线索。他不时地打断工人的话,提出一些关键的问题,试图理清这团乱麻。

“你说看到火光一闪,可还记得具体的位置?”裴靖紧紧地盯着那名瘦小的工人问道,目光犀利得仿佛能把人看穿。

瘦小工人挠了挠头,那手挠得头皮“哗哗”响,眼神迷茫地说:“大人,当时情况太突然,我着实没留意,脑子里一片空白哟。”

裴靖又转向那位年长的工人,目光中带着急切:“你闻到硫磺的气味,那你能判断出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吗?”

年长工人苦着脸,摇了摇头,那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大人,那味道一下子就弥漫开来,我实在分辨不出哟,就跟被蒙住了眼睛似的。”

裴靖的脸色愈发阴沉,黑得跟锅底似的,他深知这些混乱的口供让案件的调查变得如同在荆棘丛中前行,艰难无比。但他并未放弃,紧咬着牙关,继续耐心地询问着每一个细节。

“那陌生人长什么模样?有多高?是胖是瘦?”裴靖急切地问道,那声音都快变了调。

那名声称看到陌生人的工人努力回忆着,眼睛紧闭,眉头拧成了疙瘩:“大人,那人中等身材,脸上蒙着面巾,看不清长相,我也只能说个大概。”

裴靖心中暗暗叹气,那气叹得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这些口供虽然提供了一些线索,但都太过模糊,就像雾里看花,难以确定真正的嫌疑人。

此时,人群中又有一名工人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吞吞吐吐地说:“大人,我……我好像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低声念咒。”

裴靖目光一凝,那眼神瞬间变得像箭一样锐利:“念咒?你可听得真切?”

工人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大人,那声音很小,我也不敢确定,就觉得有点怪怪的。”

裴靖望着眼前这群混乱而又惊恐的工人,心中明白他们在火灾的惊吓中难以提供准确清晰的信息。但他也清楚,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

太阳渐渐西斜,橘红色的余晖将裴靖和工人们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扭曲。裴靖结束了漫长的询问,让捕快们将工人们的口供一一仔细记录下来。

“多谢诸位配合,若日后想起其他线索,务必及时告知本官。”裴靖说完,带着捕快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空地,那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

回到衙门,裴靖坐在书桌前,那身子挺得笔直。他仔细翻阅着记录下来的口供,眉头始终紧锁,那皱纹深得能夹死蚊子。脑海中不断地梳理着这些混乱的信息,就像在一团乱麻中寻找线头。

夜晚的风轻轻吹进书房,吹动着桌上的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裴靖望着窗外如水的月色,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这场大火的真相,还受害者一个公道。那坚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黑暗,直达真相的核心。

在唐朝这个繁华而又神秘的时代,裴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如同铁杵磨针,终能揭开那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