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暗流涌动
北冥烨微微颔首,目光平和地看着刘邦:“将军刘深明大义,我相信你与兄弟们商议后会做出明智抉择。公子扶苏心怀天下,一心只为百姓谋福,若得将军相助,实乃如虎添翼,更是天下之幸。”
刘邦目光闪动,思索片刻后道:“国师大人,我还有一事不明。如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即便我有心归顺公子扶苏,可这一路上的阻碍又当如何解决?其他诸侯未必会坐视不管。”
北冥烨双手背后,抬头望向夜空,语气沉稳道:“刘将军不必过于忧虑。公子扶苏在楚地根基渐稳,各方人脉与力量正逐步汇聚。若将军愿意携手,我等自会为将军扫平一些不必要的阻碍。再者,将军自身实力雄厚,只要与公子扶苏相互呼应,必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刘邦轻轻抚摸着下巴,沉吟道:“话虽如此,但我军中粮草辎重,兵员调配等诸多事宜,还需从长计议。毕竟一旦做出决定,便是破釜沉舟之举。”
北冥烨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刘邦:“这是公子扶苏亲自授予我的玉佩,持此玉佩,如公子亲临。刘将军若决心已定,可凭此玉佩与楚地相关势力联络,他们自会为将军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刘邦接过玉佩,借着月光仔细端详,玉佩温润细腻,雕工精美,上面的纹路似乎蕴含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他收起玉佩,郑重道:“国师大人放心,我刘邦既然应下此事,定会慎重商议。若最终决定追随公子扶苏,必不辜负国师此番信任。”
北冥烨拍了拍刘邦的肩膀:“如此甚好。时间不早,我也不便久留。刘将军回营后还望小心行事,切莫走漏风声。”说罢,北冥烨身形一闪,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刘邦望着北冥烨消失的方向,久久伫立。直到远处大营方向传来阵阵呼喊声,他才回过神来,整理了一下衣衫,向着大营走去。
回到大营后,刘邦的亲卫和将领们纷纷围上前来,焦急询问情况。刘邦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大步走进中军大帐。他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今夜发生之事,谁都不许外传。都下去吧,让我静一静。”众人虽满心疑惑,但见刘邦面色凝重,也不敢多问,纷纷退下。
刘邦独自坐在帐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北冥烨交谈的画面。公子扶苏、天下大势、兄弟们的未来……这一切如同乱麻般缠绕在他心头。他深知,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同时也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而此刻,北冥烨已快马加鞭离开齐地边境。他深知,与刘邦的会面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事宜需要妥善安排。回到楚地后,他要将与刘邦的交谈内容详细告知公子扶苏和项梁等人,共同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一路疾驰,北冥烨终于回到彭城。他径直前往项梁府邸,此时项梁、项羽等人正在商议军事。见北冥烨归来,项梁起身相迎:“国师此番前往齐地,事情进展如何?”
北冥烨将与刘邦会面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众人听后,皆陷入沉思。项羽率先开口:“刘邦此人反复无常,他真的会轻易归顺公子扶苏?我看此事多半有诈。”
北冥烨摇了摇头:“项羽将军,刘邦虽出身复杂,但他是个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如今公子扶苏大势渐起,他若想在这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归顺公子扶苏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而且,我观他眼神诚挚,不似作伪。”
项梁点了点头:“国师所言有理。无论刘邦是否真心归顺,这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我们暂且按兵不动,等待刘邦的消息。同时,也要加强楚地的防御,以防其他势力趁机而动。”
众人正商议间,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启禀各位大人,楚王熊心派人前来,邀请公子扶苏、项将军和国师明日进宫一叙。”
项梁与北冥烨对视一眼,心中均涌起一丝疑惑。楚王熊心此时召见,所为何事?一场新的风云,似乎正悄然在彭城上空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