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咏桃
第二环节经过这些事情后大家更踊跃的参与到作诗的冥想了,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拿到名次,这样可以优先品尝桃花酿,随着大家陆陆续续的写好诗后递交到小二手中,小二在递交给贾老板,没错,这第二环由贾老板给大家揭诗!每人都兴奋且期待的听到念到自己的诗,人群中有官差来到,大声的喊到,吏部尚书到!上官城主到!!这时两旁的人群纷纷避让,让出一条路来,只见两位大人身后都跟着十多个人一起来到大堂中间,这时贾老板匆忙的过去拱手迎接,恭迎吏部大人,城主大人,小民有失远迎还二位大人望见谅,吏部大人挥挥手,不打紧,今日来到真武城有要事办,正好听说这里举行诗会,特此来看看这真武城才子们的风采,据说今天真武第一才子和才女也都在?是的!大人!二位才子皆在此,贾老板回复道。
正好,老夫也是个极喜诗词歌赋之人,其实这位吏部大人叫魏正安,是个不折不扣的诗词大家,只不过入朝为官后鲜少有他的作品流入出来,官居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调度,是不折不扣的玄武国实权人物,但是为官清廉,
今天,我们两位大人只做赏诗,不做评判,尔等无需顾及,正常斗诗即可,这两位大人的到来也为整个诗会的档次提升了不少,大家更兴奋了,如果自己的文采能得到两位大人的青睐,那以后得仕途必定一路畅通!所以大家更期待贾老板能念到自己的诗词了,二位大人就坐后,小二赶紧端来茶点,其实黄有才看到两位大人来的时候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虽然副城主这个老爹不在,但是他本身也是见过大世面之人,并不怯场。
贾老板拿出第一首诗念了起来,第二环节是不限诗词的,所以有人写诗,有人写词。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子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诗意:《桃夭》全诗分为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
全诗每章四句,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