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在七零年代做知青16
人都走了之后,杨家客厅,此刻全家人都在,围着杨萧萧,让她赶紧交代。
杨萧萧也很无奈,只好把她和郁枫从认识到现在的事情挑挑拣拣的说了。
然后就所有人都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她,杨母:“还是我闺女有眼光,这小伙子人不错。”
杨哥:“还是我妹有眼光。”
杨爸:“那是我闺女。”
于是等郁枫第二天早早就起来收拾好,就提着礼物去杨家的时候,就被一家人热情接待了,搞的郁枫都有点受宠若惊。
杨妈:“那个郁枫啊,你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啊?你妈性格如何啊?你们结婚后是住家里还是?”
一大堆问题直接把郁枫砸晕了,不过也很快回过神来,明白丈母娘这是同意萧萧嫁给他了,估计是小丫头跟他们说了什么吧,他赶紧说道:“我家里一共有三兄弟,大哥是搞科研的,一年难得回次家,二哥在部队,一年更是见都难见上一面,父亲也是在部队,快要退下来了,目前家里只有我妈一个人在家,我妈性格还是挺好的,结婚后我和萧萧不住家里,到时候看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住,偶尔有空就回家吃个饭……”
大家听到他的回答还算满意,问道:“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郁枫:“我都听萧萧的,她说想先谈恋爱,等她什么时候想结婚了我们就结婚。”
杨妈妈:“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杨哥哥:“对,已经谈了三年了可以结婚了。”
杨爸:“闺女不想结婚就不结婚,晚两年结也是可以的。”
说完就被杨妈妈瞪了一眼,不敢再发表意见了。
郁枫点头,杨萧萧无语。
杨妈妈:“要不这几天你们就去把证领了,等放假回来的时候正好办婚礼。”
郁枫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住,说道:“好,都听阿姨的。”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杨萧萧就被从家里赶出来,手里拿着户口本,让她和郁枫去领证。
现在的结婚证很简单,就是一张类似于奖状那样的纸,两人领完证,郁枫就拿过结婚证说道:“现在你是我媳妇了,结婚证我放在空间里。”
…………
当火车抵达京城时,他们一同走出车站,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着他们年轻的面庞。
郁枫帮忙提着杨萧萧的行李,一起走向学校。
校园里热闹非凡,新生们忙碌着报到注册。
郁枫和杨萧萧办理了入学后把她送到宿舍门口才回去。
每间宿舍一共要住六个人,杨萧萧进去的时候有三个女生已经到了。
其中一个短发女孩热情地打招呼:“你们好呀,我叫林晓,以后我们就是室友啦!”
另外两个女生也微笑着自我介绍,一个叫李娜,一个叫张婷,都是知青考上来的。
杨萧萧性格也比较开朗,很快和她们聊了起来。
杨萧萧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干活,气氛融洽,很快其他两人也到了,一个年纪比较大叫张莉,已经结婚了,是下乡知青嫁给了村里人考上来的。
另外一个叫钟意,看穿着打扮家庭条件应该很好,看到宿舍这么多人只微微皱眉,随后就恢复正常选了最后的床位开始收拾床铺。
高考刚恢复第一年,没有任何限制,所以来上学的什么年龄段的都有,目前她们宿舍的几个人看着还好,毕竟都不是一个专业了,没什么利益冲突。
等大家都收拾好后,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
回到宿舍后,她们决定选一个室长,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推选了比较热情好动的林晓担任室长。
晚上,杨萧萧躺在床上,给郁枫发了一条短信,告诉他自己已经安顿好了。
收到郁枫的回复后,她带着满足的笑容进入了梦乡,期待着明天崭新的大学生活。
而郁枫这边,宿舍里已经吵起来了,因为几个人抢靠窗位置的床铺,这三个人是本地的,家里条件都不错,平时被人捧着习惯了,也惯会欺软怕硬,这不被抢的男生一看就是从农村考上来的,一身衣服满是补丁,但还算干净。
郁枫一进宿舍就已经收敛了自己的气息。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他站在旁边看热闹。
他来这里是来学习的,并不是来交朋友的,所以并没有打算去帮助谁,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强者才有话语权,自己不立起来谁也帮不了。
等到几个人打完的时候,他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床铺。
这时候最后一个人也进来了,是一个很阳光的男生,看到这个情况愣了一下,随后笑着和郁枫打招呼:“你好啊,同学,我叫张赫。你呢?”
郁枫有点意外,居然有人能注意到他,在他收敛了气息的情况下。也点了一下头,回道:“郁枫。”就是他这一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身边就多了一个跟屁虫。
“郁枫,那你知道他们什么情况吗?怎么打起来了?”张赫有点好奇的问道。
郁枫挑了挑眉,随意道:“就你看到的那样呗。”
“郁枫同学,你要和我一起去食堂吃饭吗?”张赫也懒得去管他们。
郁枫点点头,两人便拿着食盒去了食堂。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萧萧和郁枫开始了各自的学习生活。
在校园中,他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术讨论,两人都特别忙,但每次杨萧萧身边有男生要表白的时候郁枫就会突然出现宣示主权。
这两年政策开放了,很多人都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杨萧萧兴奋的喊了郁枫出来说道:“现在政策开放了,可以做生意了,我打算出去租个院子开服装厂。”
郁枫点头:“好,我陪你一起去找房子,还要招人吧?”
杨萧萧在现代就有自己的小服装厂,所以对开服装厂的流程和需要的东西很了解,两个人很快就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又联系了纺织厂买了需要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