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君臣问策 - 诸夏召唤争霸 - 讴歌飞飞飞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诸夏召唤争霸 >

第33章君臣问策

贺拔岳:武攻值100、武略值91、文韬值83、文治值79。

装备:宝兵「震山槊」、宝驹「追风驹」、宝弓「寒云弓」。

生平:贺拔岳,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能左右驰射,骁勇过人。

其人曾为太学生,后成为怀朔镇军主,随父兄抵御贼帅卫可孤。在尔朱荣麾下迅速崛起,成为其军事集团的重要将领。贺拔岳在北魏末年动荡中崭露头角,平定万俟丑奴起义,收复三秦,成为关陇集团的首领。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在平凉被侯莫陈悦用计所杀。

周处:武攻值95、武略值82、文韬值73、文治值71。

装备:宝兵「虎吞错金刀」、宝驹「抓地虎」。

生平:周处,字子隐,西晋时期的大臣,也是“周处除三害”故事的主人公。

其人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周处在西晋元康六年(296年)奉命西征氐人,次年春于六陌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罗艺:武攻值99、武略值86、文韬值68、文治值63。

装备:宝兵「五勾神飞亮银枪」、宝驹「五明马」

生平:罗艺,字子延,唐朝初期的将领,因其勇猛和军事才能而著名。

隋朝末年,罗艺割据幽州,成为一方诸侯。他自立为幽州总管,抵抗窦建德等人,成为河北地区的一大势力。

唐朝建立后,罗艺归顺,被赐姓李,封为燕郡王,协助消灭刘黑闼,立下大功。但后来因政治斗争失势,选择反唐自立,最终兵败被杀。

隋唐演义之中,罗艺为北平王,曾于陈隋两国大战,连挑隋朝八员上将,纵使隋朝勇将韩擒虎、贺若弼、伍建章诸人在与罗艺交战中,也纷纷败下阵来。

董平:武攻值95、武略值70、文韬54、文治值51。

装备:宝兵「绿沉双枪」、神骏「照夜玉狮子」。

生平:董平,《水浒传》中角色,绰号双枪将。梁山大聚义时,董平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十五位,上应天立星,担任马军五虎将。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征方腊时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

吴阶:武攻值94、武略值95、文韬值83、文治值66。

生平:吴阶,字晋卿,南宋抗金名将。其人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谥号武安,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

李儒:武玄之境~先天洞真,武略72、文韬92、文治76。

生平:李儒,字文优,是东汉末年的博士、弘农王郎中令。在董卓专政时期,他成为董卓的亲信和首席谋士。其人参与了董卓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重大事件,并在董卓被杀后不知所踪。

简略看完众人信息,对召唤出的人杰们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后,刘伯温等人也牵马回返。

付选见状,便关闭光幕,与众人杰边走边聊,很快便在付扬安排的地方。

一到此地,付选就打发身后的付元宝在一旁守候,自己则与项羽等人各自席坐。

落座之后,付选就放开来了,与众人杰先辈们聊起后世之事。

待与众人杰熟络起来,付选也便开始向众人杰,询问起接下来的行动与发展策。

“诸位先生、将军,晚辈今日刚到此界,就遇到现在这种被朝廷追剿的处境。晚辈才疏学浅,不知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还望诸位能够指条明路。”

问策之言一出,项羽、张飞、董平、罗艺就看向了刘伯温与李儒二人,而贺拔岳、周亚夫、公孙述、吴阶环视了一眼,也跟着看向了两位文士。

刘伯温与李儒见状,相互对视了一眼。

二人在接受记忆中,知晓付选处境之时,就已预想到付选会有此问。

因此,二人在赶来之前,就已相互交流过。故见众人望来,刘伯温便看向付选道:

“子…主公现在的处境,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为稳,一条则为险……”

见刘伯温忽然顿住,并看着自己,付选心中微微无语,都说文士喜欢说一半,留一半,吊人胃口,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不知何为稳,何为险呢?”虽心中腹诽,但付选明面上还是,面色一肃,拱手问道。

李儒作势要扶胡须,但摸了空后,便一扶下颌,笑道:“若求稳,主公便可带着麾下这一众人马,寻个好山头结寨。以求避开朝廷兵锋,徐徐发展,待日后再寻时机出山。

不过,此路虽稳妥,但时机却把握在景朝手中,若天下承平三五年,那我等便需等上个三五年。”

李儒说完稳后,便不再言,一旁的刘伯温接过话道:

“而这险,便是继续依存于清平军,并且我等还要助清平军打退朝廷大军。以现在的朝廷大军兵锋之盛,此路风险恐会十分之大。

不过,此路风险虽大,但好处却也不少。

若清平军能够打退朝廷大军,并且消灭了此次前来的朝廷大军,那根据现在景朝之情况,清平军在往后一年的发展,则将畅通无阻。

并且,若这景朝在生乱象,那清平军则可趁势拿下建、丰二州,借东南三州之地利,虎视景朝余下七州。

而我等便可借清平军萌荫发展,快速积累起势力。”

刘伯温说完,向付选一拱手道:“不知主公是想求稳,还是求险。”

刘伯温这似是询问,又似是考验的问话一出,李儒、公孙述、项羽等华夏人杰,都将视线投向了付选。

在众人的瞩目下,付选心中不由一紧。

此情此景,让付选想到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句话。

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诸位华夏人杰对他品性的一个了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