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046
从宫里搬出来,苏玳和弘晳都到了苏园居住。
先前噶礼的案子还在审理之中。可有许多的事情在其中耽误了,八阿哥的事都完了,孟光祖还在追踪之中,噶礼的案子又重新回到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纵然弘晳已被立为皇太孙,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并且支持这位皇太孙。
传言太多,议论太多,不满也太多,具体就表现在噶礼的案子上,反对他的人几乎是要将噶礼的案子审理个遍,反复检查,就为了从中找出指向皇太孙的罪证。
弘晳全程参与,身上的差事一件摞着一件,还要关注西北战事的动向。
太子在德州养病,他这位皇太孙就担起了太子从前所有的差事和职责。
苏玳将她和弘晳的一切在苏园安置妥当后。
就预备着将董鄂氏她们都接到苏园里来住着。
苏园地方大得很,她有一处大大的院落,弘晳在前头也有住处,但到了园子里就和她一起住在正院里。
两个侧福晋,两个格格,三个侍妾,也都有各自的住处。
都是苏玳安排好的。
原本对于把董鄂氏她们接到园子里来的事,弘晳是不同意的。
还是苏玳说了,好歹是皇太孙的女人,老住在太子府里算怎么回事呢?
外头有些传言了,说弘晳待侧室格格侍妾们太苛刻了。
他们搬到苏园,将这些人接到园子里来住着,也不费什么事的。
弘晳还是桀骜:“爷的事,还轮得到他们置喙吗?爷没成皇太孙的时候,就不在乎这些。”
如今就更不在乎了。
在他看来,那些女人住哪儿都一样。不在园子里更好,省得打扰了他和福晋的亲近。
苏玳哄着他:“我的爷,您没成皇太孙的时候,自然是能不在乎这些。您是备受皇上宠爱的皇长孙,谁敢说爷呢?”
“可如今爷是皇太孙了,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话柄咱们能避免的,自然不留在别人手里了。”
“爷也不用管。这些面子情,都交给妾就好了。”
弘晳对苏玳在册立大典上戴仁孝皇后留下的头面首饰的事特别高兴。
见她如今做了太孙妃这么积极了,他当然愿意叫她新鲜新鲜。
这往后也不会止步于太孙妃,还有太子妃,还有皇后,她愿做就做吧,想怎么做都成。
他也瞧出来了,这都是小福晋为他着想呢,何乐而不为呢?
董鄂氏他们自有人去接回苏园,苏玳晨起好好的梳妆打扮,就在正院里等着,等着人来拜见,然后让她们各自安顿去了。
董鄂氏她们搬进来,自然是全部的东西都送进来的,在东院留着的,也不过是些搬不走的物件家具,都是依着弘晳的话留在那儿了。
苏园里另给她们置办了。
将来再入太孙府,再置办就是了。苏园这边常住,也就不必挪动了。
她们的东西不多,奴才们都好好的装在箱笼里先送进来了。
如今留在太子府里的,就是弘晳和苏玳两个人的私库。
两个人都是各自七八间屋子的私库,东西太多了,实在是不好挪动。
放在园子里也不妥当,就都封存在东院里,等着将来直接搬到太孙府去。
弘晳的东西还不止这些,苏玳有时听他三言两语的提起,他的东西似乎还有许多,只都在宫中封存,没搬出来罢了。
私库的东西封存在东院,这东院里就要留人看着,还得是忠心可靠的人。
苏玳将福冬留下了,弘晳那头,留下的是李固的小徒弟,还有他身边的一个稳重可靠的奶嬷嬷。
没全都搬出来,就和太子府有联系,时常出入,自然也得时时刻刻知道太子府上的动向。
否则他们住在外头,又不知府内的情形,又没有太子侧妃当家做主了,还不知太子妃要在府里怎样的兴风作浪呢。
董鄂氏她们陆续进园子里,苏玳叫她们安顿好了再过来。
她这儿正选钗环呢。
前两日又叫福春回去取了一箱笼的仁孝皇后的首饰回来。
寻常装扮,自然用不上那样矜贵华丽的头面,仁孝皇后还有许多符合苏玳如今身份的日常珠花或者是流苏钗环,是很漂亮的。
从前是不能用,现在是正好用得上。
苏玳心境有了些改变,也很愿意穿戴。
弘晳这几年给了她好多的衣裳布料,得了好东西就往她的院子搬,年年四季新衣裳,她上身的都是最好的。
仁孝皇后哪怕一支普通的珠花也是极好的,等她装扮起来,本就是明艳的长相,越发的夺目了。
“福冬说,自主子爷立皇太孙,太子府就没断了来人。太子妃有的见了,有的没有见。进了正院的名册都在这儿,福晋过目。”
福夏说,“太子爷的两个侧福晋谁也没有见,带着小主子们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弘晋小爷和弘旸小爷都在前院住着,一切如常,只是弘旸小爷有些思念侧妃,说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府里住着,去找了主子爷好几次想进园子里来住着,主子爷没应。”
“弘旸小爷不敢直接来找福晋。就悄悄去寻了福冬,求福晋做个主。”
弘晳和底下两个弟弟其实感情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