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062 - 兄欺 - 华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兄欺 >

第62章062

◎俩番外◎

【番外:长生乐】

皇帝清楚的知道,她的小春天是从什么时候,眼底里没了光,春失绿意,再无盎然,她的小春天,满怀热烈的不顾一切朝她奔来,却在这宫门高墙里,一点点流逝了所有的澎湃与爱。

他变得,不爱她了。

……

微蒙蒙的细雨下,帽儿岛送来的那封信仿佛都带着海腥味儿。

帽儿岛的老妖婆,竟然荒唐的提出要接她们大秦储君去什么海岛小住,要享天伦之乐,要解祖孙之间的思念之情?可笑,可笑至极。

皇帝不耐烦的将书信丢进脚下的盒子里,跟先前送来的废物归于一处。

小胡总管笑着来提醒:“陛下,庆功宴的时刻到了,头功的那位小将军闻见好酒,馋的酒虫都出来了,趁人不妨,偷偷开了一坛来吃,再去晚点儿,怕是连小菜也要遭贼了。”

好容易得来一次大胜,朝野欢庆,老百姓脸上都见了喜气,对于这些个有功之臣,皇帝自然宽容许多。

皇帝笑着问:“哪个胆大的小贼,敢在宫里偷朕的酒吃?”

小胡总管笑道:“您前儿才夸人家风流少年好英武,今儿就改口小贼了。”

“谢家那个孩子?”皇帝还记的这人,“模样有几分小春天年少时的影子,聪明,有勇有谋,这两口酒当吃。不光要吃,朕还得再赏他吃顶好的才是。”世家子弟里多出碌碌无为斗虫遛鸟的蠢货,也就忠勇侯出了这么个机灵的,赖竹生好笋,谢家祖上冒青烟了。

常君后曾有天下第一美人的称号,其父萧二爷,少时被过继在永安驸马膝下,与怡亲王乃同胞兄弟,崔家军艰难那几年,萧二爷单以美貌飨侍,为崔家军筹饷二百万两,聊斋先生陛下的画中仙,山中狐,也未尝有那般本领。

常君后得父母所长,更是容貌卓绝,又熟读圣人教诲,一手大羽箭乃萧二爷真传,有百步穿杨的本事,谢家那小子要比肩常君后,只怕是折了他的福分。

小胡总管帮那孩子拢了一句:“哪有您说的那么好,只是比旁人生的俊了些,模样板正,大高个子,也招人稀罕。”想了想,小胡总管又补充道,“他生母您也知道,是作《高楼赋》的那个柳秋娘的儿子。”

“是她的儿子啊。”皇帝点头,“怪不得有如此品相。”柳秋娘就是个有勇有谋的聪明人,可惜了,可惜啊。

小胡总管道:“哎,那么个好人儿,就是生了个痴男怨女的脑子,又碰上了谢家一窝子心黑眼瞎的糊涂蛋,贬妻为妾,停妻再娶,左阁老那大闺女也是糊涂,怎么就偏偏非要嫁给那么个窝囊废。”

世家子弟里有出息的难找,可模样俊的却是不少,有左阁老的名声在那儿,左家的姑娘,还愁找不到好的?

左家那姑娘,也忒糊涂了,那男人能贬妻为妾,以后遇见更好的,也能拿同样的法子再使一回。

“儿大不由娘,她有自己的主意,这事儿左简也管不了。”皇帝替左阁老说话,虽然那老头儿才在大朝会上顶撞上谕,可皇帝宽宏大度,便不与他一般见识。

小胡总管一边收了笔墨,催她快些起身,一边絮絮道:“管不着就不管,左阁老八成是也懒得管了,他家二姑娘倒是眼光不错,虽是低嫁,江远道却是个孝顺孩子,这点儿啊,才能说是有几分咱们小春天的影儿。”

常君后是先帝称赞的孝顺孩子,天下儿女,无不以常君后为楷模榜样。

小胡总管说的虽是玩笑话,但话里认可的程度,却不低呢。

无人瞧见的角落,一只硕鼠钻了进来,不知再皇帝用的墨里洒了什么,一眨眼的功夫,又溜走不见了踪影。

天色渐深,一年轻小将搀着狗皇帝回了惠芳斋,小胡总管与一众宫人簇拥其后。

“谢飞卿,欺君可是死罪,朕,记住你的话了。”

小将军豪迈挥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有一个字儿的谎,您扒了我皮,抽了我筋,教我……教我一辈子也不能见阿妩。”

“阿妩是谁?”皇帝醉醺醺睁眼问他。

小将军憨憨傻笑:“是……是我没过门儿的媳妇。生得……可漂亮了,好看!软乎乎的,甜丝丝的,我媳妇……”

皇帝家里也有真绝色,摆手打断他的话:“放狗屁,漂亮?这天底下,不可能有人比朕的君后漂亮,小春天,天下第一……第一了!”

小胡总管看着面前醉的不省人事的君臣二人,苦恼摇头,叫人抬了谢小将军去偏殿休息,又哄皇帝回中宫去,皇帝却死活不肯。

“让小春天来接朕,他说有人比小春天好看?朕不信,朕……要证明,给他看,没见过好的!目光短浅!”

小胡总管无奈,只能叫人去中宫请君后来,皇帝又嚷嚷着让她亲自去,无奈,小胡总管也只得依言。

谁知,小胡总管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人。

许贵侍乃后宫唯二的人,他不得宠,不过是仗着死了的哥哥有触柱鸣国贼的功劳,才赖了个名分,皇帝不喜欢他,也不曾进过他的宫门。

可到底是主子,宫人们劝说不过,许贵侍又态度蛮横,终是教他近了皇帝身边。

也不知那许贵侍在皇帝耳边说了些什么,竟哄的皇帝冲着他笑,百依百顺地跟着他走了。

常君后与小胡总管赶到的时候,皇帝已经不在,听宫人说,皇帝被许贵侍带去了钟粹宫,常君后的脸色霎时掉了下来,小胡总管也变颜变色,直骂守着的人该死,各赏了二十板子,又与常君后往钟粹宫去。

路上叫鄞安郡王绊住了脚,耽搁了些时候,等他们踹门进去,屋里两个已经脱了衣裳,一/丝/不/挂地滚上了床,常君后气的拿花瓶砸了过去,皇帝脑袋破了个洞,人顿时清醒了,裹着被子就出去追,许贵侍也是罪该万死,他披着大氅在后面耀武扬威,说着那些不中听的话刺激常君后更恼。

自这一件事起,常君后便将皇帝的枕被搬去了惠芳斋,连一月两次的旧制也给免了。

而皇帝,也是那个时候染上了大阿膏。

至凤和三十六年夏,鄞安郡王牵涉睢宁王巫毒案,韩呈醴贪墨案,更涉左简冤案,帝大怒,处凌迟,菜市口行刑三日,为天下警示。

英国公府抄家斩首,阖族流放万生石塘屿,永世不得入京都。

从犯卫国公,诛三族,抄家,没收田产,拨银为左阁老旧府门前塑铜像恕罪。

从犯许贵侍,诛九族,虽无家可抄,却将其云中萧氏一门,挫骨扬灰,尸骨受鞭刑拷打。

凤和三十八年,秋,闵国公苏春病故,求上将其葬于云中皇陵,相伴文武圣皇帝身畔,得父母姊妹团聚。

帝允,以亲王礼葬。

自此,云中十二公子,当初与苏南枝一起开疆拓土打天下的十二位兄长,断了最后一支血脉。

怡亲王府门前,仍是那副车水马龙景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