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第69章
第069章第69章
平浪客栈里,姜月窈望向来人。
这嬷嬷身量高且瘦。小而深陷在皱纹里的眼睛打量着姜月窈,满是挑剔。她颧骨高耸,嘴唇薄如刀片,擡起尖尖的下巴,一看就是刁钻刻薄不好相与之人。
姜月窈直接忽略她,看着跟在这嬷嬷身后的孙二婶,困惑地问道:“二婶?你是不是带人走错房间了?”
“什么老太爷,我怎么没听明白。”姜月窈不紧不慢地关上窗,用力扣紧窗棱,直到骨节惨白分明,指尖发疼,她才压下心底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最终合上窗棱,轻咳两声,虚弱地问道。
以她的身手,别说没法翻窗出逃,就算逃出去,多半也只能摔成半身不遂。此计不通,只能静观其变。
章嬷嬷一听“老太爷”三个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孙家好恶毒的心思!
她气得发抖,早就站在姜月窈的面前,护着她。
来的嬷嬷讶然地看眼姜月窈,又看向孙二婶,皱眉道:“怎么着,贵府竟还没有把这件喜事儿告诉姜姑娘?”
她的眉毛又细又长,眉峰皱起时,勾勒极深的沟壑。
孙二婶讪笑道:“连嬷嬷勿怪。表姑娘身体不太好,所以我们才没来得及说,免得她一时激动。我这就好好跟她分说。”
孙二婶恭恭敬敬地把连嬷嬷送走,扭头一关门,姜月窈就先声夺人地问道:“二婶,这是怎么回事?我是来参加品香会的,哪来的什么喜事?”
孙二婶自知理亏,讪讪地道:“我也是才知道消息。”
“表姑娘,大老爷给你说了一门亲事,那面催得急,只得先成亲。不过表姑娘放心,这门亲事由周家牵线搭桥,英雄救美的由头周家都安排好了,保管让你有个好理由不去品香会,更风风光光地出嫁。”
孙二婶说罢,道:“要说,表姑娘,你去品香会不就是为了一门上好的婚事么?这可就是门找上门的上好婚事。”
“上好的婚事!?我家姑娘才多大,你们将她说与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你告诉我,这叫上好的婚事!?”章嬷嬷气得声音都变得尖细:“你怎么不让自个的女儿嫁过去?”
“我倒是想呢,可谁叫我女儿没这个福气。要不是表姑娘当上了香徒弟,你真当连家瞧得上咱们商户?”孙二婶不甘示弱地反驳道。
“你可知这老太爷是谁?前琼崖郡的连郡守!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连家豪富非常。要不是连老太爷不小心受了点伤,遗憾退隐,现在还是呼风唤雨的官家老爷。”
“他的几个儿子,都已经入仕。尤其是大儿子,才三十出头,已官居四品,前途不可限量。”
“连大老爷孝顺,想让父亲致仕回乡之后,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陪着。还是因为连老太爷喜爱调香,这等好事儿才能轮得上咱们家。为表重视,他们还让赐姓的家奴来迎亲。”
“要不是姑娘半路不舒服,咱们现在就该住进连家的大宅子里了。”孙二婶想到马车上自己突然昏睡,心中不无狐疑,但她跟余副总管说过,余副总管浑不在意,她也只得作罢。
“表姑娘一进府,就能脱去商籍,当上正经的官家夫人。听说,前些日子连老太爷的十姨娘刚生一个男孩儿。若表姑娘也能得连老太爷喜爱,生个一儿半女,子孙后代不都能飞黄腾达吗?”
“这事儿若是说出去,人人都只会夸孙大老爷厚道,怎么不算是上好的婚事?”
“我呸!”章嬷嬷唾到孙二婶身上,怒道:“你们有本事,就把这番话对着地底下的老太爷、太太说去。这么作践老太爷唯一的外孙女,也不怕老太爷气得活过来,掐你们的脖子索命!”
“你一个奴才——”孙二婶揪着自己被弄脏的衣裳,顿时气急败坏,正要破口大骂。
“二婶……咳咳咳,我身子骨弱,离不开章嬷嬷。你若是对嬷嬷发难,嬷嬷被气出个好歹,可叫我如何是好?”姜月窈半靠在章嬷嬷身上,半阖着眼睛,打断她。
姜月窈的语调并不如何激烈,可孙二婶生生打了个寒颤,连忙收敛恼羞成怒的表情,硬生生忍下这口气:“表姑娘,我可没有要跟章嬷嬷置气的意思。你也别多心,你是姜家独苗,可得想开些。”
“连嬷嬷不是好相与的,表姑娘,你要是不想被绑着上花轿,就万事依她的来吧。”孙二婶真怕竹篮打水一场空,半劝半威胁道:“否则,哪怕你受得住,章嬷嬷也受不住。”
“我自是想体体面面上花轿。二婶不是说么,这是门上好的婚事。”姜月窈说着,苦笑一声,道:“只可惜,我素来体虚,否则也不会前往云岫间养病。”
她捂着心口,看章嬷嬷一眼,道:“嬷嬷,我心口现在还在突突地直跳。”
“哎哟,大夫说了,您可得好生养着。”章嬷嬷忙扶着她坐到桌边,扭头对孙二婶道:“孙二太太,您要是还有良心,就先替姑娘端碗血燕银耳羹来。姑娘小时候,只有喝它才心安。”
孙二婶震惊地瞪眼,这玩意儿贵得吓人,她都只在过年时候去孙家吃过一回。
“姑娘,您还要什么?”章嬷嬷可不管孙二婶,她明白姜月窈的意思,忍下恼怒,配合姜月窈。
“还有香材。”姜月窈铺开笔墨纸砚,写下一份清单:“连老太爷不是喜欢调香么?我总得……咳咳咳……投其所好。”
“你的人可不能去外面采买。”孙二婶立刻道。
“那是自然,更何况,我也没什么体己银子。”姜月窈早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抗拒,点了点头:“那就有劳二婶了。”
孙二婶立刻意识到,这都是要花血本的东西。
可她不敢不应,要是闹起来,她可要在连家人和孙家人面前,两头吃挂落的。
孙二婶憋屈地离开,章嬷嬷立刻握紧姜月窈的手,可她们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连嬷嬷就带着婢女鱼贯而入:“姜姑娘是得好好养,十五日后是黄道吉日,咱们必须得上轿。”
连嬷嬷说罢,带人收走了房中所有利器,并命人封死全部窗户,只留一小口通风。
她不许姜月窈炮制香材,只让她完成最后合香的步骤,并始终紧盯着她,完全不在乎香方的隐秘性。
姜月窈什么都没说,只每日坐在唯一的一缕光亮中,神色如常地用膳、调香。
章嬷嬷始终陪着她,只觉得心都要碎了。
姑娘又被困在方寸的井底,她们甚至只能偶尔隔着门听到七斤的声音,连面都见不着。
眼看着离连嬷嬷口中的黄道吉日越来越近,章嬷嬷只觉得井壁在不断地向内挤压——她们究竟还有没有一条活路!?
*
而随着时日渐近,连嬷嬷见姜月窈竟真的沉心静气,终于不再成日亲自待在房中监视她,时不时地会出门走动,偶尔还会跟姜月窈说两句连家的事。
直到这时,姜月窈才把制好的香丸交给她:“连嬷嬷,我替连老太爷制成三种香丸。只不过,香品好坏还需众人评鉴。”
“劳烦连嬷嬷寻个妥当地方,让众人来评评这三丸香,究竟哪一丸更出众。我好把最好的香,献给连老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