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第33章
第033章第33章
姜月窈站在那儿,披着月白色的披风,头上用竹枝简单地挽一个松松的发髻。没有华服,没有珠翠,只有昏昏灯火轻笼她。
可她盈盈望来,明眸含光,竟胜似他家中高挂的那幅月中仙。
十一下意识地勒马,生怕惊着她。
“十一?”姜月窈见他没动,于是提着灯笼走向他,再次唤道。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困惑,几分关切。
是了。
月中仙遥遥迢迢。
可姜月窈不是。
她会向他走来。
十一倏尔夹紧马腹,催踏雪前行。
他甚至没有下马,在路过她的时候,陡然倾身,将瓷香盒塞进她的怀里:“给你。”
疾风掠起姜月窈的发丝,她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抱住瓷香盒。
她正要发问,便见少年矫健地回归正位,策马消失在苍茫密林间,唯留一抹陈醋的酸香遥遥飘来。
姜月窈微启朱唇,茫然地立于风中。
刚刚……发生了什么?
*
只是,夜色降临,姜月窈不敢追随十一在深夜入松林,她想了想,还是挂上灯笼,抱着莫名得来的瓷盒回房。
今日大家都奔波劳累,章嬷嬷已经累得在西耳房入睡,深深浅浅地传来呼噜声。
而她撑着没睡,一来是因为担心十一,二来是忙着炮制白檀香,以备合香。
这是个既耗神又耗力气的活。她先将白檀香捶打、过筛,制成米粒大小,然后用慢火炒令黄,断绝它的腥气,再用香碾把它磨成更细的檀香粉,方才算完成最终的炮制。
姜月窈还没收拾好檀香粉,余晖已尽。她不知道十一怎么突然策马下山,担心十一会趁夜回来,所以她放下檀香粉,先替他挂上照路的灯笼。
在门口恰好撞上十一时,她还以为可以省下蜡烛,谁知十一竟风一样地跑了,只给她留下一抹陈醋香。
难不成,他专门跑下山去吃醋溜小菜,也给她带了一盒?
可带就带罢,他跑什么呢?
姜月窈小小地打一个哈欠,将檀香粉放进香盒中,然后百思不得其解地打开十一给她的瓷盒。
一打开瓷盒,她的精神陡然振作,疲惫一扫而空——瓷盒内藏一根中指长、三指宽的香木,竟更胜奇楠金丝结!
初嗅,是夏日极羡的一抹清凉。若见云收雨过,竹露滴清响。玉人侧卧竹方簟,懒摇罗扇,纤手弄清泉。细嗅,更觉甜美沁人。好似玉碗冰寒沉朱实,浇透百花蜜,舀一勺,满口回甘。
她细嗅芬芳后,心痒难耐,忍不住拿起香木仔细观察。
香木的切面是墨绿色,只混杂着极少的黄色。在昏昏烛火的掩映下,绿意荧荧,色如莺羽。而且,香木极软,她指尖轻触木身,就轻轻陷进去些许。她稍稍用力,就仿若锥画沙。
是“莺歌绿”吗?
除去传说中名为“虚室生白”的白奇楠外,阿娘于宫中见过的、在手札中记载的,最为珍贵难得的沉香木。
姜月窈的心剧烈地跳动着,以至于她捏着香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她生怕自己失手,连忙将香木放回瓷香盒。
纵然瓷香盒阻隔香木,它的香气依然萦绕在她的鼻尖。
姜月窈从未像此时这样渴望找到十一。
她想问他,这是不是莺歌绿。
她好想好想燃香细品,只需要一小块,一小块就好。
姜月窈一刻都等不了,她抱着瓷香盒,急切地推门而出。
她一眼就看到踏雪。踏雪不知何时已经待在西厢房坍塌一半的屋檐下,看到她,它有节奏地踢踏着四蹄,偶尔轻摆修长的马尾,瞧上去放松而亲昵。
十一回来了。
姜月窈满心欢喜,转身就往东厢房走。
然而,东厢房昏暗,没有燃烛。
十一是不是睡了?
她的脚步在门前踟蹰,心里焦灼——
“你找我?”
少年维扬的声音,忽而自她身后响起,透着点儿尾巴微翘的欣然。
“十一!”
姜月窈眼前一亮,转身将瓷香盒往他面前一递,万分期待地问道:“这是莺歌绿吗?”
“嗯。”十一站在阴影中,瞥眼她手上的香盒,颔首:“怎么?”
“真的是莺歌绿!那我能不能切一小块闻一闻?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莺歌绿,更没有闻过。”姜月窈喜出望外,伸出小拇指:“只要小拇指盖这么小的一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