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送嫁
都说知女莫若父!比起宜佳处处想压在陈瑾的头上,陈瑾从来不计较这些表面东西。
既然如此,顺帝也只如陈瑾所愿,让陈瑾可以安生的过些日子。
想想顺帝好不容易才让宜佳安分了,这些日子没再想着帮司徒家闹腾。这时候就得分外注意形式,不能给人抓住把柄,再次挑拨离间,令宜佳误会顺帝偏心。
当父亲也好,当皇帝也罢,哪一个身份都不容易。
朝廷现在看来似是风平浪静的,顺帝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平静之下不知藏了多少波浪汹涌。
正是因为如此,顺帝这皇帝当的,那叫一个如履薄冰,处处小心,哪怕面对亲生的女儿也不敢轻易出手。
公主出嫁自有规矩,总的来说,皇帝一声令下,该如何办理这场婚事,从皇帝的态度中得知这位公主究竟得宠或是不得宠,一切便好说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宜嫁娶。
陈瑾穿上了大红的嫁衣,听着外面锣鼓声响,鞭炮声震耳欲聋,四周都是恭贺她大婚的人。
天没亮就被折腾起来的陈瑾,掩面秀气的打了个哈欠。
一旁的朱嫔在这些日子里,并未从陈瑾的脸上看到任何的喜色,也是明白了,这门亲事陈瑾纵然答应,也未必是真乐意。
但不管愿意或是不愿意,今天是陈瑾大喜的日子。朱嫔终还是提了一句,“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不管平日里如何,今日也该笑一笑。”
她们母女自从撕破了脸皮,说明了情况,也相互怨恨之后,如此心平气和的话,还是第一回出自朱嫔之口。
陈瑾眨了眨眼睛依然平静地道:“强颜欢笑是让别人看的,而我不在意旁人怎么看,我自然也不需要为了他们笑。”
此话说的甚是霸气,引得朱嫔意外地看着陈瑾。
“我嫁给司徒晋,我们各自心知肚明,究竟为了什么?无论我喜或不喜,这门亲事都会成。”说委屈,陈瑾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委屈的,这是她的选择,嫁给司徒晋,她也不至于吃亏。
看看这十里红妆,身边多少人用羡慕妒忌的眼神看着她。
可是,让她发自内心的欢喜嫁给司徒晋,陈瑾亦做不到。
无论是司徒晋或是她自己都很清楚,他们都已不是青春年少的郎君、女郎,在他们之间夹杂的太多,国仇家恨,骨肉至亲,桩桩件件,他们都是陈瑾无法忘怀的。
自然,也断不可能当作从未发生过。
朱嫔拧紧了眉头,自打陈瑾病了一场之后,心性大变,看着越发沉稳不错,何尝不是让她看不透。
别说她看不透陈瑾,就算是陈衍,也弄不明白,陈瑾究竟想要什么。
可不是吗?
就算朱嫔和陈衍算计陈瑾,为了达到拉拢司徒晋的目的,然这样对陈瑾有什么坏处吗?
陈衍得了司徒晋相助,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将来,他会是皇帝。
作为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妹妹,难道不比异母同父的兄弟登上皇位,更让陈瑾为天下所敬所仰?
不论权势,只说司徒晋的相貌和为人,京中多少女子对其趋之若鹜?
若不是因为司徒晋心如顽石,非寻常女子可动摇,早被人抱走。
让陈瑾得了这样一位好郎君,陈瑾吃什么亏?
偏偏陈瑾对于他们的这些算计,竟是全然不能容。
与他们完全是撕破脸的闹,恨不得毁了陈衍。
朱嫔每每想起此,心中那口气怎么都咽不下去。
再加上现在看到陈瑾这不悲不喜,仅仅是不得不为之的态度,她心里攒着的火不断往上冲,不善之言待要脱口而出。
在她身边伺候她多年的人,一眼看出朱嫔有话要说,更害怕朱嫔说错话,连忙道:“时辰快到了,娘娘还是先送公主出嫁。”
不断地朝朱嫔打眼色,无声地提醒着朱嫔。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和陈瑾起了争执,反而让顺帝心生不悦,对现在的局势更加不利。
朱嫔纵然怒火滔天,最终还是被安抚下来,事成定局,不管陈瑾喜欢不喜欢,只能嫁给司徒晋。
无论陈瑾笑或是不笑,今天都是她出阁的大喜日子,顺帝必然派人盯着,当然,盯的绝不是陈瑾,而是她自己。
现在的朱嫔绝对不能有半分差错,但凡露出一丁点对陈瑾不喜欢婚事的意图,顺帝第一个饶不了她。
越想,朱嫔越是惊心,最后也终于安定了下来。
没错没错,旁的事都没有关系,只要陈瑾的婚事得以顺利进行,解决这一件大事,也保全了她的颜面,有些事以后再慢慢跟陈瑾算账。
不断的安抚下来,朱嫔也终于咽下了心中那口恶气,命人为陈瑾盖上红盖头。这就让人送陈瑾出嫁。
走出陈瑾的闺房,看到门口的人不是亲生儿子陈衍时,朱嫔的脸色微微一变。
婚事,陈瑾考虑朱嫔毕竟是她的生身之母,断然不可能将她的婚事交给别人来操办。如此一来,在顺帝处也落得一个她不依不饶的印象。
而且,比起朱嫔一心一意为了陈衍,不惜将所有的罪名揽到自己身上,还有可取之处;陈衍反而想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一心为他谋划的朱嫔身上,真真是狼心狗肺。
虽然陈瑾需要人为她送嫁,却也不是非陈衍不可,纵然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那也是兄长。比起给陈衍机会,让陈衍有机会能够对付旁人,陈瑾更乐意欠别人的情,再慢慢还。
是以,今日送陈瑾出嫁的是二皇子陈待、三皇子陈德。
陈待年龄比陈衍稍长三、四岁,看起来温文如玉,与世无争,十分内敛。
在陈待旁边的是三皇子陈德,唯唯诺诺,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谁。不过好在看着陈瑾出来,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显然也为陈瑾大婚而高兴。
“父皇在正殿为妹妹送嫁,我们兄弟送妹妹过去。”陈待走过来,朝朱嫔说了一句。
不管朱嫔在看到他们的那一刻心中有多少不悦,这一刻还是只能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