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一片空旷,没多少路人,别苏两人离得又不算太远,楚弈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立刻就注意到了。
不过眼看楚弈将事情解决得不错,别苏也就没再过去。
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趁祁言没注意,别苏悄悄捏住他的卫衣帽子,再把目光投回事发地。
楚弈头顶上的黑色数值在不断攀升,到达100之后逐渐变成金色,像之前的沈研研一样,金色的像素点随后消失。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别苏看向被她抓着帽子的祁言,后者头顶上的数值清晰可见,明晃晃的在她眼前。
【觉醒值:92点】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没有被涂抹的数值名称。
——觉醒值。
别苏没有第一时间去思考这个名称代表着什么意思。脑海中先冒出来的想法是,为什么会让她看到这串数值?
这串数值是在引导她,去帮助她的朋友们,努力把数值升满,让【觉醒值】满点吗?
沈研研当初头顶的数值升满之后,变成金色。那天的她格外耀眼,像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一样,创造着自己的命运。
可楚弈……
别苏回想起他的几次数值情况。
除去见到沈研研的时候,楚弈的【觉醒值】会升高,还有就是在实验室制氨,后山摔伤腿,和刚才树下泥地救人。
好像都是在他格外狼狈的情况下升高的。
似乎不到改变命运的程度,只能说是——克服了心中的障碍?
别苏不太确定,但隐约觉得自己摸到了答案的边缘。
-
鉴于每位社团成员都拍出了照片,化学社的校园公益活动也圆满完成,拿到了本年度的社团经费。
别苏的生活仍然在学习与拒绝告白中度过,但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是,沈研研和楚弈找她越来越频繁了。
自从两人头顶的数值变成金色又消失之后,别苏给他们加了个标签,叫做【完全觉醒状态】。
当然,头顶数值还没到满值的祁言、顾勰、盛柠,还有入学第一天见到过的那位耿嘉,都被她标记为【半觉醒状态】。
目前,除了再没见过的耿嘉,几人的数值分别是:祁言86,顾勰59,盛柠72。
在不断的实验与观察中,她发现祁言的数值十分稳定,虽然不断提高,但由于都是在她的视线之外变化的,所以还无法猜测祁言的觉醒值的影响因素。
而顾勰的数值也许久未动,一直在50到60的区间中,观察到的几次减少都是面对她的时候——别苏推测自己会拉低顾勰的觉醒值。
盛柠也很特别。在面对别苏的时候,头顶的数值会轻微浮动,但变化不大,可如果对上顾勰,那数值就会忽高忽低,最低甚至到过32——对顾勰表现得越重视,就会越低;反之,则会变高。比如那次后山探险,顾勰拒绝把西服外套给她的时候,别苏就见到盛柠头顶的数值变成了75。
显然,顾勰是影响盛柠觉醒值的因素,至少是之一。
祁言先不说,别苏决定先从顾勰和盛柠两人入手,试试【觉醒值】到底要怎样才能提高。
“别苏,放学后要不要一起走?我兼职的店里又上新品了,员工有试吃券,我请你吃呀?”
沈研研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教室,走到她的桌边。
高一和高二的楼那么远,沈研研却能保证每周至少三次往别苏班上跑,邀请她放学同行,有时候是一起吃蛋糕,有时候是请教问题,有时候就是单纯想来和她说说话。
别苏对这样的热情无力抗拒,又一次问道:“沈学妹,你不是有我的联系方式吗,给我发个消息就好了,跑一趟多辛苦啊!”
“不会。”沈研研背着书包,坐在别苏前座的空位上,捧脸看着她,“一放学我就想看到学长,多一秒也等不了。”
对这种话,别苏已经逐渐可以淡定对待了。
沈研研是个女生,而且她知道自己是女生,两个女孩子亲密,的确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比较麻烦的是,沈研研对祁言好像意见很大,经常悄悄和她说觉得祁言不像女生,身高又高身材又平。
这会对祁言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别苏至今还忘不了第一次见到祁言的时候,她说祁言长得很高,对方看她的眼神。虽然祁言嘴上没说过,但心里一定是很在意这件事的。一定不能让祁言知道沈研研在背后这样说!
而且祁言每次见到沈研研来找她,都十分不高兴的样子,别苏甚至感觉自己能在祁言的笑容之后看见不断绽放的黑色玫瑰,把教室都弄得凉飕飕的,气氛一度凝重。
这导致她每次看到祁言和沈研研同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就忍不住紧张起来,生怕两人一个不合吵起来,自己还要在中间劝架。
没想到三个人的友情也这么难!
别苏看一眼在身边温柔注视着她的祁言,又看一眼在对面期待地等待答复的沈研研,心中默默感慨道。
还没等她处理好眼前的状况,另一个每天来打卡的人就出现了。
楚弈带着他自信的笑容,走进了教室:“别苏,本少爷最近新发现了个好地方,一起去看看?”
沈研研扭头看他:“楚学长,今天是我先来的。”
楚弈嗤笑一声:“谁和你玩先来后到的把戏,当然是苏苏想跟谁走就跟谁走。”
沈研研觉得这人简直不讲道理,看向别苏:“学长,和我去甜品店吧?”
一直旁观着的祁言突然站了起来,握住别苏的手腕:“不好意思了,沈学妹,楚弈同学,我已经和别苏约好回家复习了,就先走一步了。”
完全不读书的楚弈被糊弄过去,但沈研研却不信:“这学期只剩一个期末考试了,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就复习?”
“毕竟别苏是年级第一,我有很多问题需要请教呢。”他礼貌地朝两人点头,动作却十分强势,拉着别苏,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