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番外:初见
离职离得不太顺利。
直属领导找,公司副总找,hr也来找,大家问哪家猎头联系你了,是不是有了更好的去处,知道你身上担子重但条件可以谈嘛,是待遇是团队还是空间,这些都能坐下来谈,一起工作又不是一天两天,怎么能一声不吭突然就有走的念头。
任谁看,提出离职都毫无逻辑。
可好像又必须给出一个能被接受的的合理原因。
徐植不愿把关系弄僵,断断续续交涉半个月无果。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将简历递到海日汽车——研发专员,并非管理层。
那时的心态已疲惫至极,只想走,只想去到那个城市,大不了过去这些年的积累统统甩掉,换行业转赛道从头再来,已经做到这样的打算。
可以形容为,被内心折磨得受不了了。
他运气不错,海日一周后便打来电话,问什么时候方便到公司聊一聊,路费对方担负。徐植告了假,买好火车票,第一次来到这座海滨城。
面试非常顺利。他在小会议室里见了人力资源主管,而后是大老板。徐植是带了简历来的,但没有用到。他们只是同他聊天,聊他的过往经历、聊行业现状、聊合资企业的部门分级与运作、当然也聊离职原因。徐植说自己想换个环境,在北京生活个人时间被压缩的太少。这话一半真一半假,但他很谦逊,海日也很谦逊,他们说刚刚委托至第三方去帮忙寻觅研发主管的角色,看样子可以终止了。头衔虽差不多,待遇却难以给到北京等级,毕竟这里不是一线城市,花销自然也没那么大。徐植坦言自己手上还有项目要交接,入职恐怕要到四个月后。海日亦给出最大诚意——我们可拟定一个日期,在这之前,职位将为你保留。
从海日出来,他长舒一口气,终于有了合理的、显得不那么任性的离职理由。
那天傍晚,他去找冯悦。
去了她家,见到冯家父母,他称自己是冯悦在北京的朋友,正好出差过来看看。老两口很热情,先说大老远跑一趟还惦记,又面露难色地问是不是联系不上小悦,埋怨女儿把过去的关系全断了。他们给他一个地址,说冯悦现在自己住,平时不怎么回来。徐植道谢,临走前告诉他们别跟冯悦说自己来过,她在北京留了心结,也不是一定要见。
打车到新地址已是晚上七点半。在小区门口下车,四下看了看,春节将至,整条街都洋溢着红火的喜庆。正在这时,一位从小区里出来的年轻姑娘蹲到他旁边,对方似乎在讲电话,耳朵夹住手机,双手去系鞋带,她说——给我点个红烧带鱼。哎呀你俩就别催了,我从家里出来了,马上到。
与朋友约好饭局的当地年轻人——徐植想。
他往正门一侧让了让。
姑娘抬头,而后匆忙起身与对面而来的人打个招呼,“秦姨。”
“小图啊。”搬一箱饮料,小臂还挂一只大购物袋的妇人这样回应,“出去玩?”
声音气喘吁吁。
姑娘紧着接下她怀中的饮料,随之又往小区里走,“您是专门守着我出现的吧。”
“哪有。”妇人笑,“给我吧,我搬得动。”
“您就当我非要助人为乐行不行。”
徐植看一眼手机上的地址,跟了进去。
她们应该都住在这里,万一找不到楼号,方便打探。
“你妈又去跳舞了?”妇人问。
“嗯。”
“那你吃饭没?要不要去家里吃?”
“不用。我一会儿找伊伊他俩吃。”
“嗨,又你们仨。我还以为有男朋友了。”妇人换个手提购物袋,腾出来的手去帮姑娘往上拎她斜跨的背包。
“不用秦姨。”姑娘这样说着,熟门熟路拐进健身角前面的楼间通道。
“那什么,英子有个师哥,岁数应该跟你差不离,在交通局上班,正式编制。一米八几的大个……”
姑娘大概听出意图,笑着打断,“一米八几?”
“一米八……”妇人稍稍停顿,“瞅着得有一米八吧。我哪儿知道那么细,回去我问问英子,让她给你俩加个微信。”
“一米八二,多少都不行。”
“你这孩子,你就是故意的你。”
她们进入一栋单元楼,徐植与两人始终保持几步距离,没有再跟上。
一米八二,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得还挺精准。
无意间听来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做这样的比较——大概心情好吧,他想,找到合意工作,不久之后将搬来这座城市,而期望去做的那些事,终于在混乱与无序中抽出一丝希望的线头。
旁边有一骑自行车的身影经过,白色长款羽绒服,运动鞋,徐植觉得很像冯悦,印象中对方冬天也总穿件这样的衣服。心跳忽然加速,他小跑着跟了上去。自行车在一栋楼前停下,对方从车筐中拿出购物袋,徐植在一米开外站定,忽而有些不知所措。
嗨,真巧啊。
冯悦,好久不见。
对不起啊。
该用怎样一种开场去应对这次有意为之的久别重逢?
他犹豫了。
对方锁好车,摘下羽绒服上的帽子——她戴了眼镜——
不是冯悦。
徐植蓦得呼出一口气。
毫无准备前来,他发现自己根本无力招架冯悦的出现。
如逃兵那般离开小区,慌乱、紧张、畏惧。直至街口,徐植停下,刚才并没有跑,可却像完成一场百米冲刺,浑身乏力,双腿止不住地抖,耳膜也似被一股力量撑起,以至于周围声音似从遥远外太空传来。忽然,他从身后被撞了一下,接着有人道歉“哎,不好意思啊”,视野里出现一张年轻男人的脸。
徐植直起身,使劲甩了甩头。
对方是询问语气,“哥们,没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