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永璜大婚分府之后,之后大格格和二格格都快到了要出嫁的年纪。
皇上已经让礼部拟定了封号,内务府也开始提前预备着准备两位公主的嫁妆。
宫里一有了这样的大事,内务府那边难免就会“顾此失彼”,时舒早早便听到了慧贵妃对自己的份例有所不满。
说是不满,其实也不过是从前她得宠时,内务府巴结上往钟粹宫送上好的东西,如今见她落魄,自然也不会再送份例之外的。
嘉妃和娴妃不愿在这件事上落人口实,寻了时舒来商议对策。
内务府那些好东西既然没往钟粹宫送,自然是可着劲儿往旁的得势嫔妃宫里送,一口上好的肉咬在嘴里,谁也不愿意轻易松口。
最后商议出来的法子就是折中,几人各自分一些不打紧的出来送给钟粹宫,若是皇上问起来,她们也有话说,若是皇上不问,别人也能看在眼里,她们可不是落井下石的那种人。
慧贵妃没有被她们这点小恩小惠给糊弄住,但也没敢大张旗鼓地闹腾起来。
然而她一示弱,旁人便看清了她的虚实,一个个都恨不能从她身上咬块肉下来。
慧贵妃忍了许久,兼之担心皇上真的再也不会来看她,一冲动便做出了一件蠢事。
时舒听到六阿哥着凉的消息时,本以为是一件小事,哪知随后便被急召往钟粹宫,皇上阴沉着一张脸,纯妃抱着六阿哥泣不成声。
下面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院子里还趴着一个被打了板子的。
慧贵妃面色如纸,神色慌乱。
眼下这副情形,也无需再多问了。
慧贵妃选择了一个最愚蠢的法子来吸引皇上注意,但时舒也知道,六阿哥身边伺候的一直都是纯妃挑选过的人。
若说这些人不知道高氏要对六阿哥不利,那是不可能的。知道却不阻拦,拿酒明摆着是得了纯妃的意思。
时舒能够想到的,皇上自然也能想到,纯妃的三阿哥被过继出去,如今唯一的孩子六阿哥又在高氏手中,自然要想法子把六阿哥带回来。
皇上原本还顾念着潜邸的情义,如今却不肯再忍耐下去。并没有如纯妃所想,让她把六阿哥带回去,而是另外移交给了先皇的几个太妃抚养。
这在宫中早有先例,连个理由都不必费心去想。
皇后薨逝,高氏和苏氏的前程也葬送在了她们自己的野心之上。
原身的遗憾有大半都在这几个人身上,如今人已失势,再无复宠的机会,时舒的任务进度也达到了70%。
之后便是需要熬时间的任务了。
位份再往上便是皇贵妃,只要永璜还在,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永璜和宁聂里齐格的任务,必然是他二人一生平安顺遂。
余下一个娴妃那拉氏,论资历和子嗣都比不上自己,若无意外,也不可能再位居她之上了。
时间过得很快,就在时舒以为任务进展顺利之时,却发现皇上对于年长的永璜倚重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冷落和猜疑。
如今皇上诸子之中,永璜居长,之下便是四阿哥,与他足足差了十岁,剩下的阿哥们更不必再说。
从前居长带来的优势,也因为皇上虽然逐渐老去,但身体仍然康健成了劣势。
皇上如今理智尚存,只是冷落了永璜,转而亲近起别的幼子来,但时舒不知道他的理智能够维持多久。
唯一庆幸的便是先帝爷那时候立下的秘密立储制度,这让永璜很大程度上没有变成最招惹仇恨的那个靶子。
随着皇上越发看重五阿哥,众皇子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五阿哥的身上。
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救皇上出火海的五阿哥更是得了皇上的重重嘉赏,还传出了皇上要封五阿哥为荣亲王的消息。
要知道这会儿纵使是永璜和四阿哥,也不过是个郡王爵位。
五阿哥本就天生聪慧,如今又有了救驾之功,皇上对他的偏爱已经摆在了平面上,与之相对的,便是他对永璜的屡次冷落与苛责。
从年龄上来看,如今尚且年幼,需要皇上用心教导栽培的五阿哥,确实要比已经长成了,并且显示出些许威胁的永璜更加让皇上喜欢,也愿意亲近。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而从火场逃生,这对于年近五旬的皇上而言也是件不小的事情,他虽然侥幸逃脱,却卧病在床。越是脆弱,他的猜疑便一日比一日更重。
先帝病重之时,膝下只有三个阿哥,皇位归属是明眼人就能看出来的事情,那时候还是宝亲王的皇上都虎视眈眈。
如今皇上膝下有不少阿哥,永璜要面对的情况远比当时的皇上还要危险得多。
时舒从系统商城兑换了一枚平安符给永璜,将它的效用大致说了一遍。
如今永璜虽然还是不明白她是何处冒出来的,但经过多年的相处,他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时舒本以为这枚平安符要过些日子才能发挥出效用,排除对永璜不善的阿哥或者大臣,起到警示作用。
但第一个被平安符反噬的不是旁人,正是皇上自己。
皇上病重的消息瞒得紧,连时舒也被防备在了外面,阿哥里更是只有宝亲王才能陪在身边。
所以时舒是从太后处得到了消息。
太后睡到半夜忽觉心悸,心中隐隐觉得担忧,便叫人去养心殿看看皇上的情况,却没想到派去的人被拦在外头。
这让太后更加警觉,起身直奔养心殿去。
而后得知的,便是皇上于梦中驾崩的消息。
事发之时,唯有五阿哥陪在养心殿中,身边还有一封尚未完成的传位诏书。
在“传位于”之后的地方一片空白,显然是还未来得及写上排行与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