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求饶
◎东窗事发,金殿对峙◎
“王爷!”
元潇一番话刺激到他,他冷声开口:“王爷不要忘记了你我早已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本相若是出事,王爷也一定会受到波及。”
元潇不以为然道:“相爷此话差矣,严家的事乃是相爷手下人所为,本王与严家又没有过节,相爷可不要随意冤枉人。”
顾川一听,不可置信地望向眼前人,瞪大了双眼,气得手发抖,颤声道:“你,你们竟然如此坑骗本相,到时候若是事发,本相第一个就会把你们供出来!”
“相爷!”元潇一声呵斥。
“你不要忘记了,当年严家因为党争受到波及时,是谁在皇爷爷面前为严家说话,请皇爷爷从轻处罚严家人,相爷莫要当那忘恩负义之人。”
元潇的一句提醒,眼前人指着他的手缓缓放下。
顾川强压着心头的怒气,自嘲一笑。
回忆起当年,当年建安帝方才即位,边境战事未起,晋阳王府威望尚在,严李两党斗得正盛。
但是二十五年前建安帝生辰那日,严家被爆出私自搜集佛骨,用来作为生辰贺礼赠送给建安帝,李党的人在建安帝面前添油加醋,建安帝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打算严惩严家。
顾家为严党的人,一时之间也遭到连累。
当年幸得晋阳王出来为其求情,一部分严党的人才能活下来,顾家也幸免于难。
之后他作为报答,娶了晋阳王的女儿为妻,也算是还了部分恩情。
今日元潇旧事重提,他心中顿时有些不是滋味,深叹道:“王爷说得是,方才是本相过于激动了,还请王爷莫要怪罪。”
事已至此,除了坐下来好好商量没有别的法子。
元潇自是抓得住他的软肋,满意地笑了笑,"相爷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
元潇饮了口茶,又与顾川说了好些话。
英国公府
书房内
砰地一声,一个玉瓶子从人手中摔了出去,碎了满地。
案前人脸阴沉得可怖。
他嘴唇一直在发抖,脸色突变得惨白无血色,放在桌上的手在不停地发抖。
门外咚咚几声响。
“谁?”他厉声道。
“父亲,是我。”
“何事?”屋内的人收着声问。
“父亲,母亲方才又晕倒了,让儿子过来传话,说是想见父亲一面,不知父亲是否愿意?”
何其山小心翼翼地问道。
“滚!不见,身子有恙自己去请大夫,找我有何用?”
“滚回去!”
几声呵斥,如雷贯耳。
他吓得直道:“是是是,儿子这就去请大夫,不打扰父亲了,儿子这就马上离开。”
他没想到房里人今日心情竟如此差,他害怕自家父亲发起火来他要遭殃,赶忙抬脚离开。
房内
何南山压制着心头的怒气,颤颤巍巍地拿起案前的那封书信。
信上的每个字都是对他的轻视与侮辱。
他心中存了气,提起笔,飞快在纸上书写着,不一会后一封信便再次完成。
那人真是他此生的劫。
城北的一处府邸内
点点灯火透窗传出,墙根处不停传来虫鸣声。院子里空无一人,只剩下屋内的交谈声。
书房内
通判郑远跪在地上,身子直颤,说不出话,在天子脚边直磕头。
“陛下实在是冤枉臣了,当年科举假案一事实在与臣无关啊,陛下!”
当年郑远在先帝面前举报的是李文私自泄题给陈飞,之后在陈飞的住宅处找到了来往的书信。
元赫让北卫司的人找到当时举报李文的学子陈飞,之后带回来严加审问后发现确实是一桩冤案,主使人便是顾川。
陈飞被剥夺参考资格,流放到了边境做苦力,元赫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他。
想到这,元赫狠戾道:“朕手中已搜集到了当年的人证与物证,你休得再狡辩!”
郑远跪在地上,还是不死心地磕头:"陛下实在是冤枉臣了,臣真的没有在先帝面前胡乱举证,实在是陛下冤枉臣了。"
陛下给身侧的宋宁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