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二天一早,整个大队的人都动了起来,从先锋大队到荣兴蔬菜大队的路上还有不少人说说笑笑的,甚至还有人嘴里还在啃着二合面馒头。
聂听和那颜也把两个小豆丁收拾好,等他们吃过早饭之后就牵着孩子带着狗把他们送到大队学校去了。
聂知浓和聂知许背着自己的小书包,姐弟俩手牵着手,迈着小短腿欢快的走在平坦的路上。两个人叽叽喳喳的,一点都没有其他小朋友要上学的悲苦。
荣兴蔬菜大队原本只有个小学,条件虽然还不错,但也比不上现在来的好。但后来因为鹌鹑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考进厂子里的队员也更多,又还得下地,这也就导致了家里的小孩儿……无处安放。
这种屁大点的孩子也不能送去小学,送去了也学不进,老师也不好管理,还影响正常学生。最后荣兴蔬菜大队和先锋大队的人一商量,直接加盖了托儿所,还招了几个会带孩子的人专门来管理。
托儿所一共三个班,两三岁的一个班,四岁五岁的一个班,六七岁的一个班。虚岁到了七岁的就可以去小学上学了,那就用不着托儿所了。至于两岁以下的,当然是谁家孩子谁家看着啊,那么小的小孩儿,别说是家里人可能不愿意给别人带,就算是愿意,那也得托儿所的老师愿意啊。
聂知浓和聂知许以前都是聂听跟那颜带的,主要是聂听带的多,他有单独的办公室,平时就把俩孩子带办公室里。队员们也理解他和那颜的情况,再说也没有影响工作,所以他带孩子上班也没什么。不过车间的就不允许了,做食品生意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特别重要,万一沾上了点什么坏的就是‘荣兴’这个牌子的口碑。
作为荣兴蔬菜大队,乃至长岭县的龙头产业,只要能挣钱,不走歪门邪道,县里和公社也会大力扶持鹌鹑厂的发展的。所以在荣兴蔬菜大队和先锋大队共同向公社和县里申请要老师的时候,不管是县里还是公社都很大方的,安排了几个资历挺深的公办老师下来。
好好在县里在公社的公办老师下乡来,他们肯定是有意见的,所以厂里每个月还给几个老师包吃住外加补贴三块钱。别看包吃住和三块钱听着不多,但其实每个月也能省下来一笔不小的伙食费,况且学校里的老师基本上天天都有一个鹌鹑蛋,两三天就有肉,伙食算很不错的了。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公办老师教起学生来更加尽心尽力,连要他们带民办老师也算是掏心掏肺。毕竟一个月保底能多出六七块钱来,吃住也很好,他们不想换掉这份工作。
那颜和聂听带着姐弟俩去幼儿园的时候就看到隔壁小学已经有老师在学校里走动了,还有小孩子的朗朗读书声。
姐弟俩看到院子里的两个老师,立马打招呼:“张老师,李老师,早上好。”
两个年轻的老师看到姐弟俩之后也笑着打招呼:“浓浓,许许,早上好啊。”
说完又跟聂听和那颜打招呼。
他们对聂听和那颜的观感非常好,这种好不单单是因为两个人是鹌鹑厂的厂长和管理者,更是因为他们能想到很多有利于队员有利于厂子员工的事情,并且能付出实际行动。学校,托儿所,修路,哪个不是他们先提出来的呢。甚至因为鹌鹑养殖场的扩大,还带动了整个长岭县的经济和队员们的收入,厂里那么多的鹌鹑,刚两个大队的产出是养不活的,得从别的大队收菜叶,昆虫,麸皮等等。
他们也有乡下的亲戚,甚至李老师还是农村考上来的老师,因为鹌鹑养殖场的原因,现在他们大队也养起了蚯蚓和黄粉虫,开荒种了不少青菜,还回去山里找鹌鹑会吃的嫩叶,现在家家户户的条件都好了许多。
等那颜和聂听带着姐弟俩去隔壁之后,李老师才叹道:“我听说今年厂里又开始采购消暑补贴了,聂厂长真是好人,难怪县里也一直想要调他过去呢。还说只要他过去了,还能帮忙安排好那主任的工作。”
张老师的要比李老师大几岁,看事情的角度也要广一些,他压低了声音,轻声说:“我听说是有人看上了鹌鹑养殖场,想要安排人过来涨涨资历攒点政绩,所以才想要把聂厂长和那主任往县里调。不过聂厂长家里背景更大,对方没争赢。”
鹌鹑养殖场也算是聂厂长一手半起来的,谁愿意给人摘了桃子。
但李老师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他惊讶的长大了嘴,整个人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半晌之后,他在下课铃中也轻声道:“那我还是希望聂厂长管厂子的。”
“谁说不是呢。”张老师也跟着嘀咕了一声,他有县委的亲戚,知道的多一些,甚至还听家里亲戚分析过了。他家亲戚说,以现在聂听的资历和政绩去县里也不能当一二把手,到时候还得被人管,还不如在荣兴蔬菜大队当厂长,至少厂里都听他的。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鹌鹑养殖场的土皇帝,有这地位做点什么不好,再把厂子搞大一些,再攒攒资历,说不准到时候聂家能给他们活动活动,直接安排回首都。
要是聂听和那颜知道这话,他们一定会说对方想多了。现在的资历和政绩去县里受人掣肘,难道再攒攒资历去了首都就不用受人掣肘了吗?倒也不是说聂听野心那么大,就是觉得……目前情况来看,鹌鹑养殖场也挺好的。外面的情况也不算太好,还不如窝在农村搞发展。
但这会儿两个人都不知道隔壁两个老师又把他们讨论了一遍,夫妻俩把聂知浓和聂知许送进小班教师,把她们交给小班的两个老师。
那颜摸摸闺女儿子的头:“爸爸妈妈去上班了,中午记得带大黑大黄回家吃饭,不要在路上玩知不知道,。”
兄妹俩奶声奶气的回答:“知道,跟大黑大黄回家吃饭。”
教室外的大黑大黄‘汪’了一声,跟男女主人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把两个小主人带回家。
这一幕每天都要发生两次,幼儿园的老师都已经习惯了。她们也知道聂厂长家里养了两只看家护住的大狼狗,平时两只狗都跟着聂知浓和聂知许,所以聂厂长两口子也不是什么很操心自己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因为只要有人对聂知浓聂知许不利,两只狼狗就会冲上去跟坏人搏斗。
他们不知道那颜在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上操碎了心,两个人脖子上戴着的鹅卵石是那颜加了一层又一层的符咒的,不仅能保护两个孩子的安全,还能让那颜感知到她们的位置。要不然那颜就算是再心大也不敢让自己两个虚岁才三岁的孩子满村的跑,哪怕有两只狼狗跟着,当妈的也操心啊。
“卫老师,金老师,俩孩子今天就拜托你们了。”
“放心吧那主任,你只管和聂厂长安心上班。”
那颜和聂听又拍拍姐弟俩的小脑袋,然后才结伴去上班。
现在的荣兴鹌鹑厂修建了围墙大门,除了有门卫值班之外,每天还安排了人巡逻。
说实话,那颜每次看到这一幕都有些恍惚,她侧头看着聂听笑笑,也问道:“县里那边昨天找你,是不是又是说调你去县里的事儿?”
聂听牵着她的手,闻言‘嗯’了一声,表情有些讥讽:“怪没意思的。”
也就是他家里背景在那里,要不然他早就被人踢下桌了。他做厂长这些年也算是给长岭县创收不少了,结果新调来的县委书记总想要把他调走,换人来做厂长。
“没事。”那颜反手握住聂听的手:“我有方子,实在不行,我把方子卖了,咱们一家四口直接跑路。”
聂听‘噗嗤’一下就笑了:“哪有那么简单。”
他知道妻子是想要逗自己开心,也没有当真,两个人一路说着话,到了那颜的办公室才分开,一个进了办公室,另一个往楼上厂长办公室走。
聂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微微垂下眸子,很快他又恢复了平日里面对别人时冷淡的面无表情。
**
远在南越军区的那玥也骑着自行车到了单位。
说是单位,其实就是南越军区一群军嫂一开始建起来的小作坊。她68年跟着霍别云过来随军的时候,因为军区军嫂不少,工作岗位又少,所以最初是没有工作的。但是她有好手艺,更重要的是南越这边的水果是真的多,什么荔枝,香蕉,桃子,李子,菠萝,砂糖橘,木瓜,龙眼,到了果季水果真是便宜的离谱。
她当时就打上了水果的主意,跑了不少水果产地做了调查之后她就带着自己的调查报告和自己做的荔枝罐头去跟军区后勤部打申请,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她成功的在军区批到了一块地,有战士们帮忙建起了作坊,她就找到一些爱干净又手巧,还没有工作的军嫂拉起了一个水果作坊。
荔枝罐头,龙眼罐头,桃子罐头,菠萝罐头,橘子罐头。李子,桃子,龙眼,木瓜,香蕉,荔枝还能做成果干蜜饯。她们也不贪大,一开始先做橘子罐头和荔枝罐头,外带香蕉片和李子蜜饯,因为有军区的帮忙,其实这个水果作坊的壮大比鹌鹑养殖场的壮大还更简单容易。
以前小小的水果作坊,现在已经成了南越军区水果加工厂了,产品名称也简单粗暴,就叫‘拥军’。虽然不像是鹌鹑养殖场里的鹌鹑蛋和鹌鹑肉一样卖到那么多地方,但她们的产品在南越,百越,大理,建宁等省份都卖的很好,提到罐头不少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拥军罐头。
那玥也算是给军区家属院许多没有工作的家属找了个工作,还连带着带起了周边大队的经济,这些年霍别云还因为战功彪炳,已经升到了副团。那玥还通过努力,缓和了霍别云和公公霍显的父子关系,可以说这些年两口子除了没有个闺女之外也没什么不顺心的了。
可惜那玥就算是想要有个漂漂亮亮,最好有她姐那么好看的女儿也不行了,因为她怀二胎的时候霍别云就已经把他自己结扎了,成了南越军区第一例结扎的男人。
哦,忘了说了,第二例是她哥,那年。
那年这些年也提干了,现在依旧在霍别云手下,是个营长,离副团也就差临门一脚。
当年那颜把止血药和配方给那年,就是想要让那年在往上升一升。可她惦记那年,那年也同样惦记她,上交止血药和止血方子的时候他就说了方子是那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