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战前计议 - 我的专属锦衣卫 - 翦花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 战前计议

树丛那边的李祥惊喜万分,又留意了一下无人接近,才绕过树丛来到他们跟前,低声道:“谢天谢地你没事,王爷呢?可还安否?”

徐显炀也极是欣喜:“安呢安呢,哈哈,就在这儿呢。”

转到树丛之后,面前一片黑灯瞎火,李祥只能依稀看出跟前有两个人,过来就先朝郭塘拱手作揖:“小人李祥见过王爷。”

郭塘忙还礼道:“不不,小人郭塘,是王府侍卫。”

诚王在一旁皱眉道:“什么王府侍卫?你们都是锦衣卫同僚,不必攀交情了。”

李祥愣了愣,又转来向他施礼见过。

诚王随口应了一声,朝徐显炀问:“你有几个叫‘李祥’的手下?”

李祥明白他是指不久前的奸细一事,笑了笑道:“从前是小人一时糊涂为奸人所用,小人已然悬崖勒马,正待洗心革面,戴罪立功。正是为这,今日才特意来接应王爷与徐大人的。”

徐显炀借着微光看出他穿的也是一身三千营的鸳鸯战袄,问道:“那你又是如何来的?宁守阳总不可能连你都一气儿派出来了吧?”

李祥笑道:“那自然不能,不过今晚他们急得很,调动人手都乱成一团,我就趁机混进来了,路上才逐步打听清楚来龙去脉。你们这便随我走吧,我带你们避开他们去歇脚。”

徐显炀有些奇怪:“山下那么多人,你有办法避开他们?”

李祥颇为得意:“你忘了我姥儿家是哪儿的?这块地界我熟着呢!”

徐显炀恍然想起,李祥的母亲就是涞水乡下的人,距离此处不远,小时候几乎每年都听说李祥被接去姥姥家住上一阵,那个年纪的男孩到了乡下必定成日满山跑,这一带他确实应该是熟悉的。

他担忧诚王会对李祥有着疑心,还想多解释几句,不想诚王倒是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提议——诚王此时肚子饿成了两层皮,手指脚趾都冷的没了知觉,比死了也好受不到哪儿去,听说有个叫做“家”的地方可去,早没心思再怀疑了。

毕竟是从未受过罪的皇子,再重的疑心病也敌不过挨饿受冻。

当下李祥与徐显炀分别搀扶了他与郭塘下山,避着搜山的兵士,去到兵士停放马匹的地方。三千营一开始只有三千蒙古轻骑,才因此得名,现在人数早已不止三千,单仍然沿袭着全员骑兵的传统。

进山无法骑马,马匹就在山口之外停了一大片,李祥挨上前去,没多会儿就偷了匹马过来,再过一会儿又偷了一匹,怕惊动看守没敢再偷,就请两个伤号乘上去,他与徐显炀分别牵着,绕到一条隐蔽小路离开。

到了清净之处,李祥知道诚王与郭塘都是自己人,就无可避讳地说起了一些自己近日的经历,最后沮丧道:“可惜到头来我还是没侦测到什么可靠讯息,而且今晚被他们发现我根本没在府中就寝,必定生了疑心,我怕是也无法再回去了。”

徐显炀笑道:“你还要什么可靠讯息?若非你今早提到他们在联络保定的响马,我还猜不到他们的用意,那样的话,这小子现下早都被人家的马蹄踩成泥了。你这回的功劳已经立得相当不小了。”

李祥忍不住瞟了马上的诚王一眼,心下大感奇怪:他怎会当着王爷的面就这般说话?

徐显炀与诚王的过往,他与卓志欣是早就听过的,只是,背后怎么说都无所谓,李祥还绝想不到他当面也能与王爷这般不分里外。

此刻诚王是又冷又饿又困,连嘴皮都懒得动一动,自然也没力气再与徐显炀做什么口舌之争。他活了十八年多,何尝受过这种罪?心里还在奇怪:怎地他们还有精神说这些不相干的废话?

又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的路,但见峰回路转,前方呈现出一片黑黝黝的村庄。

李祥指着前方道:“就在那里了,我娘与我媳妇她们想必睡得正香,咱们砸她们的门去。”

诚王听说还可能与女眷见面,抬手撩了撩自己披散的头发,问道:“徐显炀,你有没有簪子?”

徐显炀皱起眉头,他一个大男人,怎可能随身多带一根簪子?想来让人家一个亲王拿个草棍绾头发也确实太寒酸,他看看周围,信手从灌木上掐了根细枝,摘下头上网巾,将自己的簪子替换下来递给了诚王。

那是根银鎏金的簪子,头上穿着两颗小指肚大小的猫眼石,算不得多贵重,模样却挺别致,见诚王拿着端详,徐显炀道:“回去后要还我啊,那是蓁蓁给我买的。”

诚王立时两眼放出光来,笑赞道:“我说你何时有恁好的眼光了。”

徐显炀见状就暗叹:我要不说那话,或许还更便于要回来。

诚王摆弄了两下簪子,又朝他问:“徐显炀,你可会梳头?”

“……”唉!

郭塘和李祥还有意代劳,徐显炀摆摆手没让,郭塘伤得手都快抬不起来了,至于李祥,就诚王那个挑剔劲,肯定不愿意叫他近身。

连干爹都没让他伺候过梳头,徐显炀这辈子还是头一回给别人梳头绾发,一边梳一边自我安慰:我这是替皇上家看孩子,也算是忠君了。

直等到徐显炀替诚王把发髻绾好了,李祥才后知后觉地体会出王爷在作个什么,说道:“其实,那边住的都是我自家人,到时我大可以叫她们回避,只管替王爷烧水做饭就是了。”

徐显炀狠狠剜了他一眼责备他不早说,诚王往冻僵的双手上哈着气,随和笑道:“见与不见都是小节,李祥你放心,这趟回去,我少说也要为你夫人讨个三品诰命出来。”

李祥立时眉花眼笑,作揖道:“那小人先谢过王爷了。”

李祥凌晨砸门,确实把李老太太一家人都吓了一跳,徐显炀她们都认得,另两个不认得的官爷,李祥也没替他们介绍,只说都是自己上峰,突遇意外来此借宿歇脚,李老太太和韩氏也是见过阵仗的了,一听就大体明白了情由,当即配合收拾屋子接待。

这家的主人本是李祥的表兄、李老太的侄儿姜大,因这趟李老太与韩氏过来投奔时便带回不少徐显炀赠与的银子,刚一来就给了姜大一百两,这一回徐显炀一见面又给了他一些,姜大自是尽心服侍,对三个陌生男人凌晨砸门还要他们让出正屋也不在意了。

乡下的泥屋土炕连李祥都嫌寒酸,还想叫媳妇好好拾掇一番,诚王却叫他们都免了,连李祥要杀只鸡都免了,只请韩氏给下了一碗热汤面,还是混了高粱面的杂面,扣了个鸡蛋,洒了点葱花,就把一位亲王吃得仪态全无。

等他们三个都喂饱了,天都快亮了,诚王也没独占正屋,让徐显炀与郭塘陪自己宿在同一张火炕上。

斑斑驳驳的窗纸隐然透出天光,火炕烧得温暖,就是床褥泛着些陈旧腐败的气味,徐显炀也疲劳得浑身发酸,却因精神亢奋仍难入睡,看着这样的简陋屋子,闻着这样的气味,就想起了多年之前自己幼小又落魄的年月。

“郭塘?”忽然听见诚王轻声唤道。

郭塘呼吸匀净,没有应声,徐显炀偏过头问:“怎么?”

“我只是看他睡着了没。”诚王静了片刻,“徐显炀,我看上了你媳妇。”

这小子又犯什么毛病?徐显炀强压下心头烦乱:“我知道。”

诚王又静了一阵,方道:“我跟她说了。”

徐显炀窝了一口气在心口,就像噎了一颗核桃,那叫一个难受,真恨不得回身就在他脸上捣上一拳。这会儿也就明白了,蓁蓁那封信上所写的“言行特异”恐怕指的就是这个,他是跑去找蓁蓁告白去了。

他娘的,这人怎能恁没溜儿!惦记上人家媳妇还去跟人家说,就算是他心怀死志,又有哪家圣贤说过心怀死志便可为所欲为?何况他还是个王爷!

就这怂孩子,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继承皇位!

他生着闷气不出声,诚王却在得寸进尺:“你说,我要是回去了对她说,你为救我死在外边了,她会有心改嫁给我么?要不咱明儿去试试怎样?权当看看她对你有多真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