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警长不愿意和两位外国警官在这种事情上起冲突。
不过他倒不是坚定地相信着那个姓陆的女人的人品,而是闹起来没什么好处。
他想,反正自己认识信息安全部的人,完全可以让那个朋友给那个女人弄个远程木马,在目标机执行后门,在本地监听上线。
“好吧,好吧。”警长知趣地转移话题,“我们来讨论点别的——我刚刚手底下的人还查过了,安夫人确实没有接受过器官移植手术,她的回国时间和死者的失踪时间也确实对不上,但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他看向他们。
“这个组织涉及多重犯罪,其中一项就是在暗网上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包括毒品和人口的贩卖,我想想,如果他们把那个警察的器官也挂在暗网上贩卖了呢?”
女警听到这里,沉默了一下:“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觉得有些难办。”
暗网上的信息属于不可搜索,用了隐形网络,在各个服务器进行碎片式信息地跳转。
警长问:“据说你们好像也在打击那个组织的网络犯罪,有成效吗?”
女警沉默了一下,道:“我在暗网建立了一个网站,发布了游轮上的相关信息,申明掌握了组织的一些秘密情报,还公布了ip地址,本意就是想引导他来攻击我的使用机,然后看看能不能暴露他的行踪。”
但她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这个组织比她想得更谨慎,在看到之后,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了。
甚至连暗网上那些相关交易的网站都停了。
警长问:“暗网是很无聊的,大部分都是诈骗网站,骗了你的虚拟货币套了你的私人信息就跑,还有小部分各种极端宗教主义者以及各种违法犯罪者——所以,你们是怎么精确定位到就是那个组织创建的违法网站?”
女警说:“我们买过,他是真的发货。”
警长:“?”
“而且纯度和稽查到的毒品差不多高,都是化学制作。”
这种高纯度的药物肯定要有实验室,相匹配的化学品,以及专业制造人士。
小团队肯定没法进行大制作。
“不过当初抓到的也只是一个中间人,是那个组织先发给中间人,那个中间人再转发给我们的。”
女警叹气。
这个组织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挺好。
暗网本就是利用各个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用不确定的ip地址跳转多次,且中转ip还会多次更换。
结果他们线下也玩这套,更难追踪了。
“但我发现了一个疑点,这个卧底警察并不是稀有血型,按理来说,器官配型首先要血型匹配,然后才能考虑后续的其他匹配点,这种大众血型的话,随便找个人配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抓他呢?”
警官先生翻着手里的信息文件,突然发现了一个盲点。
女警问:“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明明大街上都是人,有那么多选择,而且这个卧底的身份有父母,按理来说,不太可能是首要人选——因为一失踪就很快被发现了。”警官先生抖着手里的个人信息档案,“所以,我更倾向于他们应该还是知道他的卧底身份的。”
警长明白他的意思了:“照你的意思,就引发了另一个盲点。”
女警接话:“这个组织明明一开始就因为我发布的钓鱼信息而暂时性地终止了网络犯罪,为什么又胆大包天地杀了一个卧底警察?”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明明被条子一发现就终止犯罪活动,但是又偷偷杀卧底条子。
他们三个人面面相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个组织,不是很团结。”
至少,这个经营网络犯罪的幕后推手和安夫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不一致。
“有突破口,那就好办了。”女警说,“让我们来逐个击破吧。”
警长点点头:“就从这个安夫人开始。”
也就是这个时候,门外探出来一个脑袋。
“头,我们查到了传教士,感觉他好像很可疑。”
警长问:“具体一点。”
警员道:“我们查过了,虽然客房区没有监控,但是那天的他入住酒店的时候带了一个小冰箱,很多人都见过了,还挺大张旗鼓的。”
如果能把人体器官放进冰箱里,注入相关药剂后,保存几个小时还是没问题的。
女警在确认过他的照片后,豁然起身:“这肯定是邪.教份子!”
她看到了,照片上的男人手腕上挂着一串眼熟的念珠。
警长纠正她:“是极端的宗教主义者。”
a国没有邪.教,主打一个宗教自由。
就算是警方执法,也要注意措辞。
女警:“……你们甚至都创建了碳水化合物为信仰的宗教。”
而且那玩意居然通过了合法的宗教注册审核。
警长坚持不懈地纠正她:“这就是宗教自由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