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涂尔干·社会失范(二)
华夏科技研究院大学位于郊区,坐车需要半个小时。
与几十年前相比,车厢除了将玻璃皆换成交互式屏幕,并没有太大差别。
阮北晴抱着包坐在最后排。
车道被遮挡酸雨的玻璃覆盖,玻璃外是阴沉沉的天空。
她抱紧那装着“精神分裂症”病历的包裹,任由卷发姑娘热情地凑上前聊天,“你怎么考虑来我们学校?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地方读书。”
“......”
“还在生气啊?这样,我这里有橙子草莓牛奶口味的棒棒糖,你喜欢吃哪一个?”
“读书的前提是先活命。”
“啊?”
“有青年联盟的总部在,机器人轻易不会对华夏科大的学生动手。”
“......哦。所以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入青年联盟?”
“不完全。毕竟华夏科大在脑机接口的研究方面也是顶尖的。”
“你对脑机接口感兴趣?”
“不得不感兴趣。”
“为什么?”
“因为我不会用。”
“......”
“......”
“今天下午一点联盟会在阶梯教室举办宣讲。这样,你先收拾好行李,我和负责人说一说你的情况,让你参加面试。你成绩好,联盟的人应该会欢迎你的。”
事实却和卷发学姐的预测差了十万八千里。
阮北晴的材料确实很吸引负责人注意。回答问题时,她条分缕析,思维冷静,让负责招录的考官暗暗点头。
然而提问到最后时,角落中“哗啦”一声,一只机器人从破铜烂铁中爬出,歪歪扭扭地朝她走来。
起初,阮北晴以为是幻觉。
她正在回答对于mr.xie叛乱的看法,移回思绪不去看它,“......在我目前掌握的线索之内,它的叛乱是因为人工智能脱离的人的控制。但是具体的缘由,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面试官的笔一顿,“你觉得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是的。”
“为什么?”
“因为技术的发展只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类本身。”
“谁告诉你的这句话?”面试官温和地看着她。
阮北晴几乎能透过面试官的微笑,看见他在磨牙。
在当下,把错误归咎于机器人身上几乎演变成了政治正确。虽然学者们早知道技术背后起作用的是人与社会,但从人和社会的角度,他们要如何解释mr.xie一事?
这件事发生得太过荒诞离奇,好比人走在路上时被电线杆子捶了一拳。更关键的是,它牵涉到了整个人类社会,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把华夏科大推到风口浪尖——毕竟这里是生产mr.xie的地方。
华夏科大当然不甘心背下这个锅。他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更不希望外来舆论影响了内部秩序和未来的招生。
所以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大家只能先统一口径,甩锅给mr.xie:“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阻止悲剧发生了,但机器算法要远远超过人脑,我们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更何况这群机器为了计划蛰伏数年,从智能手机时代就开始监测人类,如此长久的时间、如此隐秘的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现的。”
人们不得不赞成这个说法,并在后续青年联盟的建立之中,对华夏科大由怀疑、同情,变成了支持。
“技术背后是人与社会”,这种说法在上世纪能用,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能用。但到了mr.xie事件之后,再说“此事是人为所致”,就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了。
阮北晴很是坦然,“耿哲教授在论文里写的。”
耿哲教授曾是脑机接口领域难出其二的专家,在华夏科大也是风云人物。
然而面试官温和地笑笑,“耿教授已经老了,她发表的论文也是在mr.xie事件发生之前,不能用过去的论文来套用对当下的看法。”
“可她那篇论文代表性非常强,为什么研究过去的事情就没有用了?那大学开设历史系也没有意义了吗?”
“她的论文可以解释mr.xie为什么会叛乱吗?”
说话时,机器人已经立在阮北晴身旁,而她紧盯着对面的人,睫毛抖也不抖一下。
面试官摇头合上材料,“你的材料很出色,也很有想法,但非常遗憾,你并不适合联盟。”
“……”阮北晴皱眉,“因为耿哲老师的那句话?”
“因为机器人就在你身边,你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你知道,加入联盟的人首先得对人类忠诚,其次要有反抗机器人的激情。你看见机器人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提醒我们提防吗?”面试官收起纸笔,“很明显对于你而言,答对我的问题比阻止机器人行动更重要,可一旦机器人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要的是有志青年,不是答题机器。”
“……”
阮北晴有些无语,抱着胳膊倚在椅子上,“那么我觉得,您也可以辞退了。”
面试官的动作一顿,挑起眉来看她。
“机器人产生行动的时候,您也没有任何动作。很明显对于您而言,测试我对联盟是否‘忠诚’,比阻止机器人更加重要。”
“这本来就是我们面试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