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长亭中那一吻算是彼此变相的坦白了心意,从那天开始,师徒二人对此事默契的闭口不提,只李凤璟更爱往贺若真身边凑,贺若真也没再刻意躲他,比以往更多几分纵容,面上的笑意也越来越多。
但二人的关系也仅止于此。
李凤璟想的是找到解决的方法,明媒正娶才不算委屈她。
而贺若真认为,这件事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换句话说还没有到非走那一步的时候。
她肩负着贺若族的使命,他是皇家唯一正统。
他们谁也无法卸下这个担子,更何况天下即将大乱,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度过这次危机。
数十年前,云宋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是贺若族倾全族之力保下云宋,并几乎拿出了所有的钱财让云宋的得以存留,但贺若族却差点因那一战灭族,是族人拼命护下了最后一个贺若嫡出血脉,修整几十年后方才恢复些元气。
整个云宋都不会想要那段历史重演,但贺若真心里却一直有着不好的预感。
她总觉得这一次的战火恐怕不是轻易就能扑灭的。
所以在这个关头,儿女情长便似不值一提。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临近腊月,天也越来越冷。
除夕将至,京中却不如往年热闹,好似有一把剑悬在上空,说不定何时就会落下。
冬日的雨水较少,即便是落一场雨,也是淅淅沥沥,持续不了多久。
李凤璟却很有兴致的拉着贺若真在长亭中下棋赏雨。
对于小殿下此举,三尺与国师府的下人都很不理解。
天冷成这样都只恨不得关在屋里烧炭,谁会想赏雨。
也就小殿下与国师都不惧寒,才在亭子中坐的住。
贴身伺候的下人们得了恩赐都缩到了偏殿,守在火炉旁一边闲聊,一边注意着两位主子的动静。
三尺手里抓了把瓜子,磕的嘎嘣脆,还不忘时而提醒一声。
“沈大人那边的炭火去看了没,这位主可不比小殿下与国师耐寒。”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国师府的下人都对沈大人有所了解。
说句不耐寒那都是轻的。
这位可是半点风都受不得的。
“才去看过,炭火烧的正旺,况且还有阿简寸步不离的守着,出不了岔子。”
孤雪院内院的管事素玉道。
三尺往隔壁殿中瞧了眼,在心中叹了口气。
寒冬腊月的,沈大人本不必遭这份罪,偏为了躲公主给小殿下做了伴读,每日折腾这么一个来回。
国师为了沈大人在书房添了好些碳炉,小殿下偏又整日呆在孤雪院,沈大人只能跟着过来,国师如今便又在偏殿为沈大人布置了书案。
阿简整日如临大敌,怀里不是抱着厚厚的披风就是暖炉,眼睛都几乎没离开他的主子,生怕人受了半点冷风。
不过说到公主...
“揽月殿今日的信来了吗?”
三尺微微侧身,问素玉。
素玉摇头,“还未。”
说罢有些诧异继续道,“往日这个时辰该是已经来了啊,今日怎还没动静。”
三尺看了眼外头的小雨,猜测道,“大约是...下雨的缘故?”
素玉不置可否。
揽月殿的信从红豆送来后就没断过,会因这点小雨耽搁?
三尺也不大信自己的猜测。
公主对沈大人执着至此,怎会被一场雨阻拦。
果然,他刚生起这个念头,长廊便有了动静。
众人几乎同时看去,熟悉的宫女,熟悉的红匣子...
果然,雨阻挡不了公主。
隔殿内的沈念自然也看到了,但他很快又垂眸望向手中的书,另一只手则轻轻抚着怀里的猫儿。
仿若外头的一切皆与他无关。
阿简神色略有些复杂的望着自家大人。
虽然大人眼中那一瞬的异样消失的极快,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且从半刻钟前,大人手中的书便没再翻过页。
若是以往,他定不敢往旁处想,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怀疑,大人是在等公主的信。
自从公主将红豆送来后,便再没来过国师府,但书信却是每日不断。
一开始只是问红豆,慢慢地变成了对大人的关怀,再到...情书,从那封情书后大人便不再让他读信,但他大约能从大人时而绯红的耳尖猜到书信内容。
毕竟,他读过最初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