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虎耳 - 绯宇 - 黑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绯宇 >

第45章:虎耳

夜晚雨气薄而温凉,有植物散发的浓郁气息。

窗台边缘湿滑幽暗,一直滴着水,墙缝里长出草叶,在阴蓝的夜幕下,随风摇动。

这是西南一代特有的气候,水汽充沛,植被健壮。宋宇靠在床头,看着窗外墙缝里的野草。他小时候管这草叫虎耳朵,在西南很常见,不起眼,但生命力强悍,根系发达,喜欢长在悬崖上和岩缝里,能把石头割裂。

他拿起手机,看着左轮那条“安全第一”的回复,将自己刚才打出的内容删除。

“章立文要我的命。”这句话打出来的时候,宋宇自己都笑了,自己命值几个钱。而这话即使说了,侯镇林也不会为了自己,去做伤及多方利益的事,在他眼里,自己的性命不是无可取代,而大多数的生命,对他也谈不上珍贵。

宋宇放下手机,拿起床头潘秀英的通缉令,他看了一会,用烟头将那张脸烫了个洞。

这两天,千雪都是晚上九点之后来,她看着虎里虎气,其实非常细心。西南空气潮湿,不利于伤口愈合,她早晚各来一趟换药,只裹薄薄一层纱布保护伤口,利于散热。

愈合期间,伤口奇痒难忍,那是长新肉的过程。痒比疼难熬,宋宇拿酒精擦完肋下的伤口,去厕所找手巾擦后背。

站在镜子前,他看见肩上和肋下有两只扭曲的“虫”,那是缝合的伤口,一条是光明的,被捅当晚缝上了,后来跟丁火交锋干崩了,路上找小诊所缝了一次;肋下那道是自己缝的,比较丑。

他转过身,背冲镜子准备涂酒精,忽然窗外咯哒一声,一阵带着腥味的凉风钻进屋内。宋宇浑身一滞,屏住呼吸,悄然握住洗漱台上的牙刷,缓缓推开窗。

外面是个简陋的阳台,护栏锈迹斑斑,有潮湿的拖把和几盆山茶;楼下是菜市场,地上有烟头,鱼鳞和蒜子的皮,有野猫野狗爬上来也不奇怪。

他疑惑着,敲门声响了。他侧耳倾听,数着:两重两轻三重一拍。本地某服务业的暗号。

千雪拎着两个大塑料袋进屋,“老板,我路过夜市不知道买什么,就都买了点。”

宋宇锁上门,问她,“诶,咱隔壁住人没?”他打开电视,将声音调大,“我刚在厕所,怎么感觉外面有人?你看我这鸡皮疙瘩。”

“扫黄的?没这么鬼道吧,”千雪将窗帘拉开一条缝,看了一会,回头笑道,“老板,你完喽,你八成被变态盯上了,偷看你洗澡!”

宋宇干笑了一声,“我也是变态。”他解开塑料袋,把吃的东西放外拿,脑花,兔头,羊肉串,冒菜,牛蛙…他筷子也不用,就要上手。

千雪将他拦住,“老板,是上了药再吃饭,还是吃了饭再上药?”

“不能边吃边上?”宋宇看着千雪,笑,“转移视线啊,分心大法。”

千雪咬了口肉串,也笑,“边吃边上?哎哟,您受的住不。”

“这么点意思,我还能——!操!”宋宇正叼着羊肉,不料千雪凉凉的手碰到了他肋下的伤口,他一个激灵,羊肉夺口而出。

他不得不承认,人大多时候就靠那一口气,小时候从乡下买主那逃出,能跟野狗抢食;可救助站的大爷大妈把自己往怀里一抱,眼泪奔腾似海。从光明逃出后,他猫在船上的厕所里,拿酒精往伤口上淋,咬崩了牙,就吐到窗外。结果这几天休息好了,碰一下就死去活来。

“老板,不是我嘴甜,你运气真好。”千雪跟宋宇说话,转移注意力,“用我们老家话,你叫命硬。前两年,我在急诊室见过被刀捅的,捅破了肠子,脂肪和屎尿都往外流,人还没死,那下半辈子,身上要挂个屎尿袋过了。”她摇摇头,“白活啊,要是我,我不要救,就要死。”

宋宇听了这话,觉得更疼了,他抽着冷气,但死活不再说疼,便问,“你在急诊室?你干护士啊?”

“干不了,”千雪道,“我刚出来混的时候受人欺负,我哥给我出气,把人捅成重伤,判了五年,里头没钱不好过,没捅死的家人还动不动找我要医药费,说不给钱还要告我。”

宋宇道,“那应该捅死,多赔点钱,不赔命。捅伤,人家一辈子赖着你。”

“这谁说得清,现在后悔也晚咯。”千雪撇撇嘴,“我哥想,他要是判死了,我就一个人了,他下手就心软了,就那几秒钟的念头吧,好咯,现在人也没捅死,他也进去了,白忙一场。我平时在炒货店当售货,晚上干这个,挣得是还可以。”

据说小姐都会编故事,每个小姐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宋宇没往心里去,听千雪说完,抻抻手臂,“等我一下,我换个姿势。”

“我换,我换。您还跟我客气。”千雪绕到他背后,小心翼翼地点涂着酒精,再剪好纱布重新裹一层,最后吹吹凉气散热。

忙完之后,宋宇长出一口气,趴在椅子上休息,他歇了一会,又问,“你亲哥啊?你家两个?”

千雪从皮夹里拿出一张照片,举到宋宇的眼前,这照片一看就是在老式照相馆拍的,暗红色背景,上面有两个小孩,男孩搂着女孩。

“你看我们的牙。”千雪龇着嘴,“是不是一家人!像不像吸血鬼!”

这张的照片看得宋宇有些动容,他推了推千雪,“你吃饭吧,别忙了。”

千雪翻着塑料袋,忽然呀了一声,“老板,牛肉你咋不吃?特意给你点的,补血。”

宋宇答道,“小时候在农村差点冻死,藏在牛肚子底下取暖的,人家救命之恩,我吃牛肉会吐。”

“噫!?还有这种事,稀奇。”千雪不可思议地摇摇头,“那我吃了,你不生气?”

“我生什么鸟气?”宋宇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电视上的新闻,神情冷了起来。

“本台报道,10月3日晚十一时许,猇州市某娱乐场所内发生一起命案,一人当场死亡,数人轻伤,凶手在作案后逃离现场,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中。”

晚上九点一刻。

顾晓波的英语补习班放学了,她坐在报刊亭边,听着广播等爸妈来接。

正值国庆,来旅游的不少,淮陵的景点很多,因此到了夜晚,街头车马仍是川流不息,道路两边有不少地摊,很热闹,大多卖水果,不影响市容。

通常顾晓波的爸妈在九点半的时候会来接她,夫妻二人吃了晚饭,会去公园散会步,散到九点左右,往学校走,差不多九点半能走到,日复一日,很少迟到,非常有规律。

“晓波,爱吃柚子吗?”报亭的老板娘放下手里的广播,指了指身后马路对面的地摊,“我去挑一个,咱们一块吃。”她与顾家人很熟,也帮着照看顾晓波。

顾晓波哦了一声,她看着老板走远,随手拿起一本儿童文学,翻了两页,兴趣不大,就撑着脸,看着路边发呆。

“晓波!”

顾晓波回过头,看见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头发花白,个子不高,很瘦,但笑容十分亲切,她操着外地口音,“阿姨在对面给你买柚子,让我来带你去挑。”

“你是谁啊?”顾晓波站起来,她看着妇女,好像在哪见过,有种莫名的眼熟。于是她又往马路对面看,只见那老板娘弯着腰,蹲在摊前,这摊子旁有面包车,这时有个男人喊了她一声,她就绕道车后,不太能看见了。

这妇女又道,“我是旁边卖玉米棒的,”她往对面指了指,顾晓波顺着看去,路边的确有口常见的煤炭炉,上面支着小锅,锅里往外冒着热气,她摸摸顾晓波的头发,“走吧?”

“好吧!”顾晓波跟着妇女,准备过马路,此时红灯亮起,顾晓波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浑厚的喊声——

“顾晓波!你往哪跑!”

完了,爸爸来了。顾晓波一回头,见顾春华疾言厉色,冲自己迎面而来,配上这连名带姓的一声喊,肯定要挨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