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又一年宫宴 - 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 - 喜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5章又一年宫宴

此时唐煜已经是个成熟稳重的四岁宝宝了,他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给亲爹回了一封信,信中先是问候了一番爹娘身体,又说了自己近日的功课,最后委婉地向爹娘提议能不能只生妹妹不要弟弟,要和圆圆妹妹一样可爱的那种。

不知远在边疆的世子和世子妃看到儿子的信时作何感想,这边驸马后来就收到了亲哥一封力透纸背的信,信中所有内容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

他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

唐韫修:“……”

阿弥陀佛。

外面大雪纷飞,连京城的地面都是一层厚厚的雪,外面冻死的人数在不断攀升,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京城外面相邻的地方。

有屋庇护的百姓尚且忍饥挨饿,更不要说京城的乞丐。

这世间,以如今田间作物的量产,想要实现赵瑾从前认知里面的温饱,还是一项大工程。

京城想要解决这一现状,最起码的,得分发御寒过冬之物。

除此之外,百姓田间作物为雪灾所害,颗粒无收,就算官府免除赋税,租借土地的百姓也缴不出租金。

雪灾之严峻,可见一斑。

在京城内,天子脚下,也许还察觉不出惨状,城外的世界,已经到了时不时就在路边发现尸体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过个安稳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显然朝廷也在为这件事头疼。

皇帝需要一个挑大梁的人,食君之俸禄,应为君分忧,只是雪灾也不是一件小事,临近过年,如果赈灾不得力,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朝臣里面,不是没有人想揽下这件差事,只是想揽差,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分量。

皇帝显然也在观望。

就在这时候,炀王站了出来,“臣弟愿为陛下分忧。”

朝堂上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诡异起来,炀王,那毕竟是炀王,一个在边关驻守了二十多年的王爷,他来挑这个担子,岂不是显得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

杜少保第一个不同意,于是他上前一步道:“陛下圣明,老臣也愿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杜少保在年纪上比如今的皇帝还要年长上些,自己早已经儿孙满堂,头发自然也已经苍白,距离致仕也说不出有几年了,这种时候再让他为这事操劳,如何使得?

朝中年轻官员自然是跃跃欲试,只是皇帝却将目光落在炀王身上,他不知在想什么,在朝堂吵嚷了许久之后,他才叫停。

这个差事最后也没有交给炀王,按照皇帝的意思是,炀王回京一年,身体尚未休养好,不宜操劳。

只是谁都明白,以炀王如今四十有几的年纪,又是长年练武,即便身体有旧伤,赈个雪灾有何妨?

事情最后交给了户部侍郎,晏子迁。

这户部侍郎的身份原本还不算特殊,其父致仕前也是朝廷命官,晏子迁同样是上一届科举的进士,新一批的进士们也于今年三月入朝为官,朝廷正被一批新鲜血液滋润着。

只是今年六月份,炀王府上的郡主嫁与晏子迁为妻。

炀王府的两位嫡出千金在回京后一年,先后定亲,如今还在府上的嫡次女也与新科进士里面的榜眼定下了亲事。

榜下捉婿的风尚,炀王也算是赶了一趟。

而两个女婿的的身份地位都不算高,这按道理来说,不算是值得注意的事情,即便炀王是特意将两个嫡女留到回京再嫁,这点私心说到底指摘不得。

皇帝口中便是,炀王劳苦功高,如今正值休养的时刻,将此事交由女婿,也算是一个折中的法子。

户部侍郎这个位置说到底,管京城赈灾之事,职责所在。

没人提出异议。

只是年关将近,小皇子已经满周岁,又有人提出让皇帝早立储君,好安定社稷。

皇帝一如既往,拿之前的话堵了回去,皇子年幼,此时还不是立下储君的时候。

再有人催促时,皇帝看上去有些愠怒,他说:“怎么,这么催着立储君,是盼着朕早点驾崩吗?”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随后朝中各种颜色官服的臣子们跪了一地:“陛下息怒。”

“息怒”两个字说出来,皇帝冷笑一声,紧接着便是退朝了。

谁都知道,这储君之位,除了小皇子以外别无他人,皇后生下小皇子这一路多艰险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皇帝迟迟不立储君,难免会让人心中有些猜想,比如皇帝是不是还想着多生?

众所周知,女人一次只能一胎,男人若是想,十月之后,几个孩子都可以一起来。

皇帝这么一年来又不是没翻过别的娘娘的牌子。

这些事情自然是与赵瑾没什么关系的,她的小闺女最近爱上了走路,每天起床发现自己没有和爹娘在一起,便任由侍女给她穿上衣裳,摇摇缓缓迈着小短腿跑到赵瑾与唐韫修房中,再爬上床去同她那爱睡懒觉的娘亲一起睡回笼觉。

唐韫修碰着休沐才能有这一家三口窝在一起睡的场景。

原本公主与驸马的寝殿,其他人是不能擅闯的,只是一岁半的小郡主根本不管这些,她二话不说便闯了进去,偶尔没进房间打扰赵瑾与唐韫修,便是唐煜这个当哥的将小家伙带去别处哄了。

不得不说,唐煜这个大幼崽在带小幼崽这方面有一手。

家长们觉得省心多了。

京城的雪灾在除夕前都解决得差不多了,城外的景象如何不知,总之京城之内可以好好过个年了,处处张灯结彩,老少出游。

赵瑾与唐韫修在宫宴上,也头一次带上了家里的两个孩子。

两个小的穿成了两个喜庆的粽子,唐煜还好,自练武之后,身上抽条了不少,小郡主就不然,她身上的衣服厚实到让孩子看上去像是不倒翁。

她的爹娘道德感不强,直接笑出声。

可怜小郡主还不识得人心险恶,根本不知道两个大人在笑什么,唐煜不然,板着一张同样没完全褪去婴儿肥的脸严肃地对二人道:“二叔,婶母,你们不许笑妹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