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未雨绸缪
皇帝遇刺不是小事,相反还是责任落下来,此番肯定得有人人头落地。
不管怎么说,偌大的皇家猎场,平时本来就有重兵把守着,巡逻的侍卫没发现这猎场出现了纰漏,本就是重罪,更何况是这么多刺客藏匿其中。
若说是刺客的伪装过于隐秘,难以发现,这话说出去,谁信?
这皇家猎场势必有人出了问题。
刺客的身份更是非同一般,并非武朝人,武朝周围大大小小的邻国不少,这其中最有实力与武朝并肩的,自然是越朝与禹朝,至于其他小国当然有可能成为包括武朝在内的三个国家的附属国。
但说到底,武朝与另外两个国的关系向来保持着微妙的状态,从前皇帝正值壮年时,民生这方面向来的休养生息为主,于是到如今,武朝在战力上并不算弱,只是最大的缺点便是皇室不算昌盛,如今储君人选倒是有了,但还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起码还得再等上十几年才到挑大梁的年纪。
所有人都意识到,皇帝必须在这时候尽快选出小皇子的老师以及亲信,将来辅助他登上高位。
但小皇子的母族并不衰微,丞相在朝为官数十年,他扶持着当今圣上登基,这么多年来,他的学生不少,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再者,还有皇后是他苏家女,朝中的势力原本还能维持着最基本的平衡,小皇子出生后,这种平衡便被逐渐打破,丞相有了一家独大的意思。
身为皇子的外祖父,未来还极有可能成为天子的外祖父,他苏家的荣耀,近在咫尺。
就连给小皇子选老师,按道理也应该从丞相的门客里面选。
倘若在这种时候,皇帝出了意外,那么朝堂一乱,他国就更有可乘之机了。
这刺客派来的时机,不可谓不巧。
皇帝若驾崩,皇子年幼,势必是亲王摄政,若再不幸,皇子夭折,这皇位就真的换人坐了。
越朝与禹朝的人在长相上极为相似,只是说到底,一方是草原人,另一方则地势更高些,雪山为伴。
资源不算好,那边自然像武朝地大物博,只是在草原上奔腾,或者是常伴雪山,未尝不算是资源。
不知是谁动的手,刺客那查不出任何身份上的信息,活捉的那两个刺客也在这几天内绝食,最后趁狱卒不注意自尽了。
线索一下子全断。
就算有,在这个关节点上,武朝并不适合与人开战。
社稷要安定,自然要长长久久地保持着安稳,这战事一开始,接下来事态的发展便会越来越不可控制。
只是所有人都可以看清,即便此次刺杀无法向他国问责,最起码的一点是,武朝已经被盯上了。
这尤其衬托得皇帝的安危愈发重要。
这时候谁都可以有事,唯独宫中的皇帝与小皇子必须安然无恙。
这件事出自兵部,由兵部与大理寺一起查办,最后砍头的有十几人,不管是玩忽职守,还是真从其家中搜出了通敌证据的,经查实,抄的抄,死的死。
而君王遇刺,可疑的不仅仅是臣子,还有各种皇亲国戚,其中就包括当时先一步发现了草丛不对经的赵瑾。
大理寺少卿上门时,赵瑾正在看女儿走路。
小郡主如今在走路方面是越发熟练了,甚至挖掘出了小跑的天赋,圆圆胖胖的小身子晃悠悠地跑起来,像个可爱但会走路的小墩子,格外可爱,赵瑾这个当娘的没什么爱好,就是觉得孩子可爱,恨不得将此刻的模样记录下来。
于是公主府请了不少画师,画得好的,有赏,画得不合公主心意,也顶多是下一次不会再受公主青睐罢了。
赵瑾不是那种动辄杀罚的公主,她住进公主府后,对下人大多不错,算得上是一个心慈的主子。
小郡主咯咯咯笑着往外跑,一不小心撞上了不知谁的大腿,嘴里“呀”了一声就要往后倒,被撞上的人眼疾手快一把将小姑娘捞了起来,小郡主才没摔这个屁股墩。
只是一抬眼,发现是一张陌生的脸。
嘴一撇,眼泪瞬间就在眼眶里打转儿了,抱着她的人手一抖,差点将小郡主摔出去。
将人放下,小姑娘立刻哒哒哒跑向自己的母亲,呜咽一声直接埋进赵瑾怀里。
赵瑾:“……”
她将目光看向来人,一顿,从自己的美人榻上起来,轻声道:“崔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本宫这里?”
公主府,还是难得一次被大理寺的人光临。
崔绍允看着跟前穿粉色衣衫的女子,她的容貌与姿态看着都不像是已经成亲生子的模样,粉色在她身上并不突兀,反而恬淡,显得柔和几分,淡雅,且美。
“下官参见公主殿下。”
崔绍允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已经是京中大理寺少卿,查案断案方面没得说,还算得皇帝器重,只是赵瑾这个公主与他向来没有打交道的地方,平日更是没有往来,这时候上门,不见得是好事。
“下官听闻陛下遇刺当日,是殿下先发现刺客的,下官有些疑惑想问一下殿下。”
赵瑾反应了片刻才意识到,自己似乎已经在成了犯罪嫌疑人。
“怎么,崔大人是觉得本宫也有刺杀陛下的嫌疑?”赵瑾向来不是那么遮遮掩掩的人,她盯着跟前的男人道,“刺杀自己的亲哥哥对本宫有什么好处吗?他出事了难不成皇位能落本宫头上?”
这话一出,崔绍允瞬间单膝跪了下来,双手拱手道:“殿下恕罪,此为例行询问,还请殿下谨言慎行。”
再说下去确实大逆不道,话传到便宜大哥跟前说不定还会召她入宫骂一顿。
赵瑾经过猎场刺杀那件事后,觉得自己的胆子又小了不少,京城越来越像是个是非之地,她这个公主看着安逸,实则还得天天忧心着上面那个位置会不会随时换人坐?
“行了,崔大人有话不妨直说,省得本宫提心吊胆,谁知道明天被杀头的人里面有没有本宫的名字。”
赵瑾在阴阳这方面确实是有点天赋的,大理寺断案如何她不予评价,只是出事至今不过七八日,被砍头之人俨然七八人。
就算有罪,是死刑犯,也不该这般急切将人推上断头台,这急切里面,未必没有想要尽快抚平君王怒火的意思。
人已死,便是连翻案的可能都变得渺茫起来。
“殿下!”崔绍允又开口提醒道。
“不要用你官场那一套来敷衍本宫,”赵瑾悠悠道,“有话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