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祭亡魂 - 侍女的品格 - 裴千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侍女的品格 >

第79章祭亡魂

三月出头的戍北原,仍是春寒料峭,并不见一丝儿暖意。

马车一出连州城,便沿着官道向北疾行,将沿途密匝匝的村坊远远甩在身后;又行了多半个旬日,渐渐村坊也越发稀疏起来。

初时,晴秋只觉得这样驾车和幼时跟着爹爹拉苁蓉一样,辛苦孤寂自不可说,但行了月余,渐渐咂摸出不一样的滋味儿出来——莽莽旷野,连官道都被草甸和大雪掩埋,没了行迹,世上再无人的影子,可一点儿察觉不出孤独。

天上云头低矮,时刻叫风吹着变幻,她盯着看半晌,都能想出一肚子异幻故事;地上更是闹将开来的戏台子,瞎老鼠、雪兔子、山猫、貔狸,你来往我地追逐觅食,见了他们打马而过,也只是呆呆支棱着脑袋。

而晴秋,似乎也同鸿哥儿把半辈子的话都说尽了:

说小时候——可少爷和侍女的小时候似乎没有哪处是相同。

“我小时候就像野草一样,长在石头缝里,见天儿盼望老天爷施舍似的下两滴雨。要说怨,自然是有的,怨天道不公,为什么叫我托生到这样贫寒的人家也怨爹娘,可爹娘明明也苦得黄连似的,倒叫我怨也怨不得了。”

“七岁上时,我跟着爹爹出去压车拉苁蓉,每每见了那些富户,看他们的孩子坐在门槛上吃糕,我就恨,恨得肚子咕咕叫,恨不得立即就能劫富济贫。”

而这会子,鸿哥儿似乎也没法子把自己小时候那些上树掏鸟草甸子里打野兔一般的顽童经历拿出来说嘴,倒显得为赋新词强说愁。

又说到母亲。

“我娘身子弱,有两年腿脚不灵,卧床不起,可纵是这样,她也一直针黹不停补贴家计。小时候我哥欺负我,我难受总是背着人哭,她见了,就偷偷给我糖饴吃,米粒那么大一点儿,就能叫我忘了难受。”

“我小时候姨娘管束我很严,她那时还打得动我——你别瞧她这几年在你们丫头跟前斯斯文文,当初我可是没少吃她的掸子!她总是拿士族那套礼仪规训我,我总觉得她冷若冰霜,一肚子规矩,远不如太太亲和,后来有一次我听见她自己搂着我的襁褓哭,我才恍然悟到,她是那般不易。”

“她希望我长成端方君子,知书达理,可我从根儿上就是一个破钱篓子!”

……

晴秋和敏鸿一路驾着车,一路闲话,遥遥向北而行,直走了两个多月,才到莫尔道大关城下。

此时,冬雪消融,春草滋生,万物生机勃发,战争也结束了,塌它遗留在连州境内的残部全被歼灭,首领自戕身亡,朝廷派了使臣,在边关和谈,重修《告塌它书》。

……

报了关谍,又说明来意,守关将士顿时对穆敏鸿肃然起敬,“你父亲穆道勋是莫尔道人铭记心中的英雄,他的传说将长久地流传在大关内外。”

穆敏鸿眼圈一红,致了谢,和晴秋并肩驾着马车进了关。

*

莫尔道大关既是一座横亘在塌它和大靖国土之间的一道天堑大关,也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镇。一走进来,便听见满耳朵乌拉乌拉的塌它话和连州华夹杂交汇,满目都是兜售肉干奶酪的,贩骆驼的,卖地毯的,异域风情横生。

晴秋走马观花看了看,穆敏鸿便问道:“买哪个”

她摇了摇头,“先找个客栈住下来罢,你好去办事。”

穆敏鸿从前自认不了解晴秋,可晴秋却在他家做了十来年奴婢,一向勤恳上进,自然是把每个主子的脾性都摸得透透的,更遑论她还当过他两年使唤丫鬟,自然知道他这一路惦记着什么。

而这一路上,穆敏鸿也对晴秋的通情达理甚感满意,和她相处越发融洽,说话做事不用客套虚伪,果真像她当初说的那般,是个好话搭子。

*

他们在城中找了个据说有百年历史的客栈住下,栉沐一番,穆敏鸿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走过来,张着手给晴秋看,“怎么样”

晴秋上下打量他,见他鬓角呲着,道:“你坐下,我给你篦个头。”

对着镜子,晴秋为鸿哥儿梳好头发,帽子也戴正,鸿哥儿在镜子里问她:“你要去嚒去就换衣裳。”

“我不去,等会儿我去后院嘱咐伙计喂马。对了,先刚来时我瞧着街上斜对过就有一家下香烛纸马铺子。”

“好。”

“早点回来。”

晴秋拾起他肩上掉落的几丝头发,穆敏鸿笑了笑。

……

一位年轻的指挥使带着穆敏鸿行走在关内,指着不远处一片残垣焦土道:“那里就是曾经的大关粮仓。”

穆敏鸿长久地注视着那里,不能言语。

而那位指挥使仍然尽职尽责地介绍道:“当时图特库鲁尔就从这个方向率兵攻过来,他们来得又快又猛,孟青将军就是从这里,”他指了指他们脚下,道:“在这里救下你父亲躲过一刀,然后奋起杀贼,只可惜力有不逮,终归是不敌。”

“那火是什么时候烧起来的”

“很快,那天是正月十六,塌它人头晌攻城,攻城就用了三个时辰,闯进来后,妇孺不论,一通乱杀,逼近粮仓后,穆大人便命人泼桐油,点燃了粮仓,还将图特库鲁尔诱至粮仓内,只可惜最后关门的时候他被属下拼死攮了出去。”

穆敏鸿目视着寸寸焦土,眼圈湿润,抱着怀里的物什,俯身匍匐跪了下去,朝着先父殒身处,叩首膝行。

来来往往的兵士都默默看着他,有知道他身份的,与旁人私语,目光中都带着敬服与唏嘘。

……

穆敏鸿将姨娘坟前一抔土洒在粮仓焦土最深厚的地方,又掏出姨娘旧日书写的信,和在路上买的香锞纸钱,一并烧了,心里默念着和他二老说的心里话,直到燃烧殆尽,他收了一捧香灰,才磕头离去。

……

他走了,渐渐走进人群中,留下一个隐约的身影。

有新来的军士问老兵:“那是谁”

老兵道:“一个不远千里,祭奠父亲的儿子。”

……

“穆敏鸿!”

从军营里出来,鸿哥儿听见当空一声大喝,疑心听错了,脚步不停,肩上却叫人拍了一下,扭头看去,竟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