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绝地反击
大殿之上满目狼藉,到处是散落的箭头,被打翻的案几、茶盘。
此次意想不到的刺杀,有些运气不好的官员、家眷葬身刺客之手,连武将也伤了三名。
王老太监从地上跌跌撞撞爬起来,扶了扶帽子,吩咐宫人赶紧去请医官救治伤员。
陶皇后柔和的目光落向仍扶着胸口的杜袅袅,上前主动关切,“好孩子,你伤得要不要紧?”
若不是刚才杜袅袅发现及时,她无法想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若是官家中了那一掌,她和太子恐跌入万劫不复之中。
圣人关怀,杜袅袅受宠若惊,搭着妹妹的手借力站起来,雪白着脸色,强自忍痛道:“多谢圣人,臣无大碍,缓一缓就好。”
众人闻言长舒了口气。
陶皇后眸光闪动,柔声问:“你是怎么发现来者是刺客的?”
杜袅袅微怔,“我是……见他们都缠着厚厚的绷带,绷带虽染了血,但颜色看起来很新,像是藏着什么东西,即便是哨兵赶来报信,一行五人,人数也有些过多了。而且他们进殿之后,眼神有异,不像是哨兵该有的神色。”
“果然观察细致。多亏了你护驾及时,才没让反贼的奸计得逞。”陶皇后浅笑道。
颂景帝:“杜尚书善于洞察人心,危难当头挺身而出,勇气可嘉。”
帝后交口称赞,众官员听在耳里,不约而同地想,杜袅袅怕是又要升官了。
大殿的东北角落里,崔娘子怔怔凝望着杜氏姐妹,脑子里回响的还是杜柒柒那句“让你欺负我姐姐”。
她浑身麻木僵硬,面无血色,看着地上那具死的不能再死的尸体,盘桓在脑海里的只有一个想法——
当初她为什么那么想不开,非要去招惹杜氏姐妹啊。
就在几天前,她娘去探了陶夫人的口风,得知陶玠心仪的是杜袅袅后,她还愤愤不平地哭了一场,眼睛哭的红肿,躺在床上,心里又妒又怒,想着杜袅袅何德何能……
此时此刻,她终于明白过来,真想彻底打醒过去的自己。
她在痴心妄想些什么。好好活着不好吗?
刚才的惊险历历在目,刺客砍伤了她周围好几位女眷和官员,混乱中,刀锋差点儿划到她身上。
那可是货真价实杀人的刀啊。
后怕的感觉贯穿全身,她哆哆嗦嗦,身子晃了晃,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英娘,英娘……“崔夫人吓得花容失色,赶紧抱住女儿喊,“医官,快来看看我的女儿。”
众人被叫声吸引过去。
刺杀已平息,怎么反而晕倒了?
这也太不顶事儿了。
崔大人凝着不争气的女儿,拂了拂袖子,别过脸去。
杜袅袅敛回望去的视线,不经意与陶玠看过来的眼神在空气中相撞。
他的目光透着温暖和担忧,瞧得她有些不自在,转眸注意到他手上那把烈日弓,心下一动。
她朝颂景帝躬身道:“官家,微臣可以将这把烈日弓转赠给陶尚书吗?”
教她射艺那几天,陶玠用这把弓的时间比她多,刚才的表现也证明了,他才是适合的主人。
颂景帝流转的眸光透着微妙的神采,在杜袅袅和陶玠二人之间逡巡,唇角微扬,爽朗道:“准了。”
杜袅袅:“多谢官家。”
她欣然转向陶玠,“陶尚书,烈日弓送你了。”
陶玠猛然受到她的馈赠,倒比刚才大殿上展露神勇风姿被人夸奖还来的满足,黑眸透出浅浅欢喜,“谢杜尚书赠礼。”温沉的嗓音,大殿上有耳朵的人都能听出来,陶尚书此时心情不错。
卢灵均处理伤员的伤口,抬眸扫了眼那把古朴苍劲的烈日弓,弓身雕刻遒劲的花纹与主人的气质融为一体。
是把好弓。
他默默收回目光,低头掩盖住失落怅惘。
禁军统领陶猷受了些轻伤,简略包扎后指挥人清理大殿。
看着被抬走的武将,颂景帝疲惫地靠在御座上,唤来左右。
“叛军狼子野心,出此奸计,折损我方大将,此次防守,陶猷为总帅,谁能担任副将,领兵抗敌?”
三万人马,真攻到行宫之下,十倍于我方的兵力,乌泱泱的,威压十分慑人。陶猷作为禁军统领,当仁不让是军队的定海神针,他必须一马当先,以身作则。但还需要两名副将,分头领兵,现在武将急缺,正是用人之际。
陶玠上前道,“官家,臣愿领兵。请官家恩准。”
兄长提出这样的请求,陶珊并不意外,她低声朝母亲道,“还好兄长没听母亲的,武艺只学个皮毛,要是都跟阿琦似的,刚才我们就没命了。”
莫名中枪的陶琦:……
你夸兄长便夸,损我做什么。
周氏凝向御座前身姿挺拔的长子,这些年,他到底背着自己,学了一身武将的本事。
她缓缓叹了口气,眸光中却多了两分欣慰。
颂景帝轻点头,“朕准了。”
陶玠:“谢官家,末将定当竭尽所能。”
颂景帝对于此情此景,心里五味杂陈,他最欣赏的年轻人,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但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