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兜里有了钱,苏嫣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吃过晚饭,就跟方应看商量着婚礼的事情。等到插秧结束,十月中旬,他们俩就能把酒席办了,光明正大地住在新居里。
接下来的几天,苏嫣马不停蹄地耕地,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小毛驴,硬是一个人将五百亩的土地翻了一遍。
朱谷粒她们就在地里清理杂物并且提前灌溉。
苏嫣坐在耕地机上,小小一个人轰隆隆地来来回回的翻着地,有时候在远处看就是一个小黑点。
赵楚江时不时就跟他们说:“你们可都得学学苏嫣同志的劳动精神。别人上班我上班,别人下班我不下。答应组织上会在一个礼拜把地翻完,她就一定会翻完!”
肖红军到底是女同志,心细一些。会经常过来看苏嫣让她不要太辛苦。苏嫣小手一挥:“为了集体,我劳动我光荣。”
等到一个礼拜以后,一车车绿油油的禾床送到农场,大家热火朝天的卸车。
没多久,迎来了各部门的同志过来帮忙。
头一批人在前面把土块锄的更细,确保土壤的松散。赵楚江亲自带人划定插秧的路线,用来确保插秧的时候整整齐齐,不会歪歪扭扭。
肖红军带着娘子军们挑着秧苗往各个田地里送,其他同志们弯着腰将秧苗笔直地插到田地里。
要说过来帮忙的足有三百多人,苏嫣发现赵楚江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后面听朱谷粒说她才知道,礼拜一开大会的时候,一把手杨中华特意点名要所有人积极配合农场的播种活动。
苏嫣挑着担子,膝盖上全是泥巴。担子重,秧苗底部泥巴多。她一时站不起来,就会跪在地上,双手一撑,小屁股一撅站起来。
虽然颤颤巍巍,好歹输人不输阵,不比朱谷粒挑的秧苗少。虽然姿势没少遭受到朱谷粒同志的笑话:“干一天活,搭上一条工装裤。”
苏嫣置若罔闻,她不跟巧克力豆一般计较。
过来帮忙的这些人,都是个部门的积极分子。虽然干着活,脸上还是洋溢着笑容。
有的人得到消息,说这次的秧苗是秘密品种,不比之前的秧苗光播种没收获。这批秧苗耐旱耐风沙,酸土地上也能顺利成活,生命力极强。
在这种“小道消息”的作用下,每个人干劲满满,秧苗有时候都赶不上趟。
苏嫣站在田埂上捶着腰,放眼望去,黄色的土地上全是星星点点的绿色。她非常的骄傲,这些土地都是她一点点翻过的,要说功劳,她苏嫣说第一绝没人说第二。
基础打好了,后面还有最关键的事情要做。“养就活”的技能需要发挥出功效,就得找个能够贯通各处的地方。
她思考了好些天,最后选定在水渠里“发功”最好。流动的水源能把她的能量均匀的带到稻田的各个角落,不需要她每一根每一根的去触摸。
苏嫣装作要洗手,一路走到水渠边上,正好赵楚江要离开水渠,让她帮忙看水。
苏嫣顺理成章地靠近灌溉的水源,小手不停地在水里舞动。一大团一大团的莹绿色的光团顺着水流进入到各块田地之中。
渐渐地她觉得水变得烫手,莹绿的光越来越黯淡。她及时把手抽出来,疲惫地往工装裤上揩了下。
朱谷粒过来歇脚,看到苏嫣一头大汗吓了一条,赶紧从兜里掏出一块大白兔塞到苏嫣手里:“是不是太累了,赶紧吃口糖。”
苏嫣眼晕的不行,脑袋瓜无力地靠在朱谷粒的肩膀上,如同嚼蜡般把大白兔奶糖吃了下去。
看来一天的时间远远不够她的能量覆盖。苏嫣打算每次开闸放水的时候就过来释放能量。
四厂的食堂很快送来下午的补给餐,三百多号人吃了一顿冬瓜烧肉沫。虽然肉沫少到不仔细看不到,好歹也是个荤的。
知道苏嫣不舒服,朱谷粒和钱招娣怎么也不让她继续干活,就让她坐在这边看水。
苏嫣干脆把解放鞋脱掉,把脚丫子搭在水渠里。水很凉,脚尖浅淡的绿光一点点扩散出去,不知不觉,天边的日头红了。
方应看下班过来,老远就听到农场这边的广播里放着《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干活干的热火朝天。
他转悠了一圈没看到苏嫣,找到朱谷粒一问,知道苏嫣不舒服。他顺着朱谷粒手指的方向走到水渠这边,离着老远,发现这边周遭的空气似乎有了颜色。
特别是苏嫣身体周围,被莹莹绿光萦绕。饶是方应看见多识广,还是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你来接我下班的么?”苏嫣把脚丫拿出水面,舍不得用小帕子擦脚,就想着自然风干。
方应看大步都走上前,把她的脚抱在怀里,往他身上的工装擦。
苏嫣不知道方应看看到了什么,从她的脚离开水面后,周身萦绕的绿光顿时消失在风中。
方应看不动声色地说:“都已经是深秋,多冷的水,怎么这么贪凉。”
苏嫣把下巴搭在方应看的肩膀上,懒懒地说:“解放鞋捂脚,我穿不习惯。”
明知道这是借口,方应看还是说:“那就穿你婆婆寄给你的北京片儿鞋,都是纳了千层底的。”
苏嫣嘟囔着说:“什么‘片儿鞋’,就是‘白边懒’。”
方应看伸手帮她捂着脚,笑道:“那你穿不穿?”
苏嫣见到远远有人走过来,她蹬着脚要方应看放开。
方应看觉得苏嫣哪儿都好,就是小脚丫上的指甲也是圆圆的很饱满,见了就让人稀罕。
他又捏了捏脚指头,松开手,让苏嫣慢吞吞的套上袜子穿上解放鞋。
临走前,苏嫣装模作样地带着方应看去看了胡杨树苗。
此时的胡杨树苗已经不是单纯的“打狗棍”,遍身长满枝丫,方应看都要认不出来了。
苏嫣拿着浇水壶给它浇水,嘴巴里神神叨叨地念叨着:“保佑我们大丰收。”
方应看眯着眼看着,没发现有绿光,更加知道这就是小姑娘的障眼法。
多一层保障是好事,方应看懂事地拎来一桶水,让小姑娘继续给胡杨树浇水。
看着胳膊粗细的胡杨树苗,难以想象,这就是著称为“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腐”的旱区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