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赵翠兰被小燕灵魂一问刺激到了,结结巴巴地说:“说、说什么傻话呢,你、你要是收拾好了咱们就到镇上去坐车。要是晚了,你就吃不到小满姐姐给你做的肉粽子了。”
赵翠兰脸一下红了,撵着小燕去收拾衣服。
她们过去说好了要在陈玉蓉家里住上两天再走。赵翠兰心里明镜儿似得,这次应该就是要把跟黄卫党的事说开。
她心里忐忑又期待。
小燕有个旧解放包。原来是苏智装书的,用不上了就送给小燕。苏嫣逮着时间帮小燕改成双肩的包,免得她小小年纪老是用一边斜挎,容易一边高一边低。
小燕往里头背着她的衣服和鞋,还放着一小包李海平给的豆腐干。这是要带给苏嫣吃的,作为双肩包的回礼。小燕忍着馋,从自己嘴皮子下面省出来的豆腐干。
赵翠兰脸上的热度好不容易下去了,发现小燕的包沉甸甸的,就问她:“你带这么多东西过去做什么?不打算回来了?”
小燕认真地点点头说:“说不准还真不会来了呢。”
“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
赵翠兰的脸又烧了起来,把小燕的双肩包卸下来,翻了翻,将用不上的破破烂烂放出来:“说回来肯定要回来,你别当着别人说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妈就成了罪人。”
小燕小小年纪跟赵翠兰相依为命,到底是心里有数的,跟赵翠兰说:“我知道,我也就在你跟前说说,别人我谁都不说。以后等我有了爸爸,也就跟爸爸说一说。啊,也跟小满姐姐和小碗姐姐说一说。”
赵翠兰捏了捏小燕的嘴巴说:“我看你这张小嘴巴跟你小满姐姐差不了多少了。在那边住了一个多月,人怎么还聪明了呢。”
小燕重新把双肩包背在背上,笑嘻嘻地说:“这不是应该的嘛。”
她们娘俩出了门,拿着介绍信顺利的到了镇上坐车往油田来。
陈玉蓉家里也在忙活。
苏嫣和方应看一大早上去了市场,买了不少粽子叶和艾草回来。
陈玉蓉和小碗在收拾粽子叶,拿水要泡一泡清洗。还要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洗一洗,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
苏嫣跟方应看俩人一起在门楣上插上艾草,驱邪辟邪。
小智在小院里洒水打扫,小院里焕然一新。
等到石婆婆到了,小智把她接到屋子里问:“怎么不见方大爷来?”
石婆婆说:“等下午跟阿党一起来。”
阿党就是黄卫党,石婆婆和方大爷渐渐的把他当成半个儿子,现在就一口一个阿党的叫着。黄卫党也像是照顾爹娘一样伺候着他们二老,三个苦命的人日子过的像是一家人。
陈玉蓉在屋里招呼石婆婆进屋:“你快来帮我看看,肉粽子里头的肉丁这个肥瘦可不可以?”
“来了。”石婆婆走到屋子里,见到苏嫣扶着小板凳,方应看站在板凳上挂艾草,笑着跟他俩打了个招呼。
苏嫣也笑着说:“石婆婆,端午节快乐呀。”
“快乐快乐。”石婆婆说:“今天你家里张罗的真好,一看就是下心思了。”
苏嫣说:“还不是想着那黄大哥和翠兰婶子能早点促成一对,我们小辈的也好吃他们的喜酒。”
客厅里,洗粽子叶的小碗说:“我老早就觉得称呼不对劲了。一个事“大哥”一个事“婶儿”,以后咱们跟谁叫啊?”
苏嫣一拍大腿说:“对啊,我咋就没发现呢。”
她扶着小板凳一晃,方应看把着门框说:“祖宗,那你有没有发现我还站在凳子上呢。”
苏嫣赶紧抓好小凳子指挥道:“再往上面挂一点,你都挂歪了。”
方应看无怨无悔地听着小媳妇的指挥,把艾草重新挪了挪位置。
“我想还是叫叔吧,其实叫叔咱们也不亏,大咱们快两轮呢。”苏嫣跟小碗他们说:“你们觉得咋样?”
“行啊。”小碗没得意见,扯着脖子往外面喊:“哥,你听见没?你有意见没?”
苏智扫完地,把扫把往墙根下面放好,拍拍手走到屋子里说:“我没意见。不然小燕见了我还得叫叔。要是知道她辈分降了,肯定老大不愿意了。”
“对了,我咋又把小燕忘记了呢。”
苏嫣见方应看下来了,把小板凳擦了擦放到墙角那头,说:“那的确应该叫叔。你们都记得要改口啊。”
陈玉蓉听孩子们商量着,她没插话。见他们商量完了才说:“都过来帮忙包粽子吧,别忙活别的了。石婆婆,你到屋子里坐着听收音机吧,我们人多一下就包完了。”
石婆婆就想跟年轻人一起干活,觉得有朝气,她摆摆手说:“我岁数还没到成活祖宗的份上。你这个肉丁拌的不错,我来帮你放佐料。”
陈玉蓉之前没错过肉粽子,要不是苏嫣答应小燕给她做肉粽子尝鲜,今年就没打算做。
不光是肉粽子,还有鸭蛋黄的粽子也要做。
方应看正在剥着咸鸭蛋,把蛋清去下去,就留着金黄色冒油的鸭蛋黄。
陈玉蓉指了指苏嫣,跟石婆婆说:“就她嘴巴叼,原先我就打算用大枣做二十个清水粽子吃。她一下要肉粽子,一下要蛋黄粽子,可会指使人了。”
石婆婆说:“那是她会吃,你换个人问问,别人还不知道粽子能这么多吃法。我们北边人就只吃个红枣的粽子,要不然什么都不然光是糯米蘸糖,到底没有南边人有想象力。”
说着石婆婆又问陈玉蓉:“你原先是南边人,还是大门大户的小姐,你那边吃粽子还有什么讲究没?”
陈玉蓉早就忘记原先日子是怎么过的,这两年日子好起来,以前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土豆、地瓜、高粱米,回回都是老三样。
哪里还有过节的心思,就只想着把孩子拉扯大就行了。
石婆婆这样问,陈玉蓉仔细想了下说:“粽子我倒是记不得了,反正会系五彩丝线还要喝雄黄酒。我小时候,孩子们的外婆外公还会找人画钟馗像,把钟馗像请到家中。乞求平安和吉祥。”
这么一说,石婆婆也想起来说:“我家乡有个‘画额’的风俗,就是要给孩子脑门上画个‘王’字,祛除肚子里和头上、身上的毒虫,还能辟邪。待会小燕妈她们来了,我也给孩子们画一画。”
陈玉蓉说:“画是可以,图个吉利,就是我家里没有准备雄黄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