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莲湘书院15
回去的路上,沈玉如就一路慢慢吃着那个巨大的糖画,吃着跟作画似的全神贯注,满脑子吃完这个花瓣,再吃这个花瓣。
贺雪泠一路看着小徒弟吃糖,开始只是觉得看她吃好玩,看得久了,自在不羁的眼神慢慢变了,添了两分疼爱。
她昔年的闺中好友,早已都有了孩子,孩子都差不多像玉如这般大了……
皇宫紫宸殿里,气氛凝重。
太监宫女们跪了一地,须发花白的太医更是心惊胆战地匍匐在地上。
“怎么会没有,这么多人,竟没有一个肚子争气的?”知天命之年的皇帝掩不住苍老之态,却仍然天子一怒,众人战战兢兢。
“你,是不是你老眼昏花,看错了?”他拉起太医的衣领,恶狠狠地问。
太医颤颤巍巍,不敢说话。
帝王又扔下他:“怎么会,怎么会!朕分明看到有金龙,许多金龙,天要降贵子于我大盛!”他情绪起伏太大,有些眩晕,脚步虚浮,重新坐下来,痛苦抵着额头,“难道,顾家江山,要断绝在朕的手上?”
下人们大气不敢出。
“只能还给他了,终究要如了那女人的心愿,把江山传到她儿子的手上。”渊帝喃喃自语,“可是以后呢,他的儿子也已经没了,如今连宠幸女人都不行……不对,不对。”
“冯喜,你说朕那好侄儿,究竟是真的不行,还是与朕作对?”
大太监冯喜被点了名,背上一层津津冷汗,脸上却笑着,恭维道:“咱家哪有陛下英明。”
“他一定是恨朕,杀了他的儿子和太子妃,不惜这么说自己。”顾识渊脸上浮现出冷笑,“他以为自己很深情?要以身践行那可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娶萧家女,不过是为了拉拢世家,什么鹣鲽情深,不过是骗骗世人的东西。”
冯喜大气不敢出,就听帝王道:“既然废太子看不上旁的美人,朕就做件好事,你着人去把他昔年心悦的那个女子请来,全了他年少时的遗憾。”
这件事,冯喜还真知道。
当年,他还只是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却知道先皇曾经见过一位金陵女子,宫中下人们私下传闻,那是当时的太子心仪的姑娘。
可定的未来太子妃,却是江南萧家嫡长女。
宫女太监们怀疑,雷厉风行的女皇帝怕不是要打杀了这位姑娘,好让太子收心完婚,可最后,他们不但没见到人家挨板子掉脑袋,还拿了一块金牌,被风风光光地送回金陵去。
先帝专门为她下了旨意:见金牌如见帝王,保她后半生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
冯喜一辈子没明白过这位女皇帝的想法,这旨意当时也觉得古怪,如今一听却全明白了。不愧是空前绝后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当时竟已经算到这一步了么?
“陛下,这么些年过去,那位贺姑娘想必早已经嫁人了。”
“那又如何?”渊帝波澜不惊。
冯喜只得硬着头皮道:“她手上有……先帝的令牌……”说完,立刻死死把头抵在地面上,紧接着背上果然挨了一下,瓷器破裂声在他身边响起,茶水的温度透进蟒袍。
“废物,全是废物!”渊帝大怒,“他们想怎么样,难道要朕把皇位拱手让人?不可能,绝不可能!给朕摆驾,朕要去后宫……”
沈玉如吃了一路,都没把糖画吃完。
直到下车,她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沉迷吃糖,把师父都给忘了。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师父,师父却温和地拍拍她的肩:“今天走了许多路,快回去歇着吧。”
沈玉如点点头,临走前忽然想起什么,又对贺先生说:“师父,您送我的润手脂我每天都记得用了,效果特别好。”
她把手伸出来,给师父看:“我觉得我的手从没这么细滑过,还有荷花的香味,您是知道我喜欢荷花,特意买的吗?”
小姑娘的手确实白嫩,一看从小就没干过活,因此很快就把练武的损伤养了回来。
贺雪泠在她手心上轻轻拍了一下,笑骂道:“你想得倒美,有得用就不错了,还荷花香。下回我可不保证是什么香。”
沈玉如的关注点却是:“下回还有啊?师父你真好!”
过了些天,沈玉如和萧景昭都收了秀水县的来信。
沈玉如的信有外祖家的,还有明珠的。
她之前去信向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问好,他们便回了信,说家里也一切都好。
至于明珠,跟她说现在她爹纪县丞又专门给她请了个西席,到他们府里专门教她一个人,进步很快,也把贺先生的提点牢牢记住心里,誓要考上书院,跟她当同门师姐们。
看完信,她又问萧景昭,萧娘子说了些什么。
萧景昭之前去信,叮嘱萧娘子不要再熬夜做针线,他在书院一切开销都解决了,还有余裕,可以贴补家里。
但来信让他有几分头疼:“我母亲不识字,请人写的信,那些人写信总喜欢这样,写上一堆故作文雅之语,有用的话没有几句。”
沈玉如瞥了一眼,写得十分套路,比她以前写文章还敷衍,可能全大盛朝的家书都是这么写的。
替人写信谋生的,往往是连秀才也考不上的老童生,只能从信里看出家里一切如常。
“家里一切如常就好。”沈玉如安慰他,“对了,我昨天碰到齐师兄,他还问我,你还想不想加书画社?”
萧景昭那天有些没控制住情绪,冲动之下想进书画社,如今早已冷静下来:“不去了,难为齐师兄还记得。”
“也不能这么说,好像是因为你全考了第一,在书院里出名了。”沈玉如回忆着师兄昨天说的话,“连画艺都超过我这个关门弟子拿了第一,书画社其他人对你很好奇,很想认识认识你。”
“不去了,你呢?”
“我……我还有什么去不去的,人家觉得我占了师父的徒弟位子,画画还比不上你,压根没请我。”竟然看不上她!沈玉如因此觉得,这书画社其实也没什么,“你不去也好,还是准备明年的秋闱吧,我也要准备童生试。”
在书院永远不缺事情做,过得格外充实,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
书院里发了冬季衣物,这冬季的上袄下裙,比夏季的薄裙还好看,衣领与衣袖处还有一圈白色毛领。
沈秀才又给闺女买了一件新斗篷,说是金陵女子都爱这么穿,便给她买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