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 醒来后,师门没了 - 一个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不敢认◎

“不是,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公主啊,你确定她是你师姐,是你心上人?”孟瑾仍旧不死心追着两人问。

周双点头:“应该不会错。”

宋岸便也道:“她确定,我也确定。”

孟瑾看着宋岸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不信宋岸想不到这一层——

这是一位敌国公主,作为宋家的继承者,在这个敏[gǎn]时期和敌国公主有牵扯,怎么都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他提醒宋岸道:“我听到消息,崇旌的主将牺牲,副将宋晨即将升为主将,昌夷一战由他统领作战。”

宋岸听过这个名字。

宋晨是羊城宋家的子嗣,修行天赋很好,因为私生子身份被排挤,后激活“技”才得到重视,此后五年他逐渐获得老一辈认可,宋家主临死前将家主之位传给他,第二年他就主动宣称退出宋家,另立羊城宋家为独立于雁城宋家的修仙家族,自觉归顺朝廷为皇室所用。

因为宋晨这件事,宋铸将宋家旁支的主要负责人聚集在一起商议了许久。

正如孟瑾思虑那般,宋岸此行并不明智。

即便有孟家百般维系皇室和家族之间的关系,可发展至今,皇室已经不满足于和修仙世家分庭抗礼的局面了。

而战场敌对方是宋晨,皇室的人,他如今站在昌夷的地界上同昌和公主交好,牵扯之事可大可小。

但到了这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就此回去。

孟瑾心中叹息,暗想若他要寻的人是昌和公主会如何,很快得出答案,他会和宋岸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转身去问周双:“望青山除了你师父,还有一位师姐两位师兄,是不是?”

周双点头。

“二师兄,”孟瑾指着自己,又指向沉眉的宋岸,“三师弟,望青山师兄妹三人来昌夷寻找大师姐,如何?”

宋岸皱眉:“不会被识破?”

孟瑾道:“望青山虽名声在外,但行事低调,鲜少有人知道他们真面目,桑固游历数年都未曾见过,只要不认出我们的身份就不会有问题。”

宋岸一想到袭淇这个假名字,忽然就没话说了。

周双举手发表意见:“看上去你更适合当小师兄,宋岸当二师兄。”

孟瑾想也不想拒绝:“不行,我是二师兄。”

宋岸道:“我记得你生辰八月初六,我三月二十。”

孟瑾:“……”

决定好身份后三人再次出发,孟瑾发挥他的优势循着人烟问路,假装寻找战乱走散的亲人,周双给他们科普望青山。

“我们是师父九辰子捡回来的,师父经常外出不归,偶尔在外闯祸会传信回来让师兄去解决。师姐邯雪枝经常下山,结交的朋友也多。”

听到这里宋岸满心复杂,原来她叫邯雪枝,他们连最亲密的事情都做了,他却才知道她的真名。

周双没敢说太多师姐的事,怕一不小心扒掉“抱香姑娘”这个马甲,于是跳到师兄。

“师兄柳不归外出都是为了帮师父师姐和小师兄解决麻烦,大多待在望青山,小师兄贺知意喜欢外出,性子有些天真。”

“望青山在澜城以南,以前本来不叫望青山……”周双交代了望青山大致情况后,剩下的任由两人随意发挥。

要说这场崇旌同昌夷的大战,没人觉得昌夷能撑下来。

崇旌自统一后鲜少发生战事,顶多有些草莽流寇,再厉害些的就是散修祸事需出动士兵抵挡,到了后面,皇室有了自己的修士和“技”后,士兵的用武之地越发少了。

同昌夷的这场战事令这些将士大受鼓舞,一个个卯足了劲儿要证明他们的能力,士气大涨,然而昌夷那边却截然相反。

唯一能抵挡崇旌进攻的狄荣将军一家,被昌夷皇帝床边美人吹的枕边风给杀了,反倒扶持一个没用的妃子父亲当将军,结果刚当上没多久就被崇旌攻打,吓得临阵脱逃。

这场大战,崇旌大军势如破竹般一进再进,不到两个月就攻下昌夷大半城池,得到消息的妃子皇子纷纷收拾首饰钱帛,连运输钱财贵人的马车都备好了。

昌和公主就是这时出现的。

仅用一月赶走崇旌大军,统领剩下的狄家军夺回两城,又直入敌营砍掉主将头颅,将一面倒的局势扳成双方歇战。

她的回归仿佛一针强心剂,振奋了整个昌夷,以一己之力撑住了即将倾倒的大厦。

可战争总是残酷的,特别是当人掌握超自然力量时,造成的破坏力就更强了。

他人嘴里轻淡的战场,展现在眼前是触目惊心的。

有时是被摧毁的城池和还未来得及处理的大火和尸体,有时是已经逃离家乡只留下空荡荡的屋舍,还有大片被染成赤红的松软土壤,偶尔看到红土下冒出的腿或者半张脸,很难让人想象脚下是什么。

这片土地布满疮痍,就如同随大流往外走的流民。

他们面色灰败,眼里没了光,死气沉沉。

周双几人见到这幕时都无法说出话,只逆着人群往他们来的方向去,许久后看到一座紧闭的城门,在对方远程攻击范围外停下。

“怎么进城是个麻烦,”孟瑾仰头看厚重城墙,西城门虽对着昌夷内,上面的巡逻却没有丝毫松懈,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根本没法轻易靠近,他扭头问周双,“望青山有没有特殊传信方式?比如传信烟花?”

这种事情宋岸完全插不了手,也望向周双。

周双想了想,从乾坤袖中掏出一只木雕,她用这法器对付过黑衣人几次,于是递给孟瑾道:“它能喷火,但我的实力做不到,你试试。”

孟瑾接过看了半晌,是上品法器,他已经对周双的大手笔麻木了。

与此同时,城内的议事堂内,围在桌前的几个男子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有坚持要继续打下去的,也有主张趁这个机会投降的,还有责怪最上方安静端坐女子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