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持剑 - 彻骨相思 - 水星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彻骨相思 >

☆、美人持剑

崆峒山巅,云海流动。一个身形娇小的少女临风站立。她的面容素净,未着脂粉,及腰的浓密长发被悉心编成了数十条小指粗细的发辫,并装饰以各色彩绳,最后再脑后拧作一股。西北风沙大,这样的发型或许不够美,却够方便。她身着一件银狐皮毛制成的宽大皮衣,浑身透露的都是西北的粗犷。

她身后站着一个蒙面人,道:“最后一个人已经被我杀了,一剑封喉,绝无生还可能。”

“很好。接下来便是散布消息了。”少女开口,声音也是一如她的外表一样,丝毫不动听。

蒙面人道:“已经开始了。不过宗义山很快就会回甘州,到时候他便会告知顾和征。”

少女笑了:“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样?如果没记错的话,很快便是师兄的生辰了,就当是我送他的这一份贺礼吧。”

她的长袖善舞的师兄,身为肩负重任的前朝皇孙,还要夺去她在寒月宫的权柄。如今他人在京都,正是她开展报复的最好时机。

云海翻滚着,托举出一枚夺目的太阳,千里之外的京都,太阳此时已经升了一段高度。

东市中的一家首饰铺子上,掌柜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蒙着面纱的曼妙女郎。

他揉了揉眼睛,这才笑道:“这位姑娘想看些珠钗首饰吗?小店可是应有尽有!”

梁珑却问道:“掌柜似乎见到我很是奇怪?”

掌柜不安地搓了搓手:“姑娘长得很像小人从前认识的一位贵人,虽然长相不十分相似,但是二位都是一般的美丽。”

“是吗?那也不奇怪,毕竟您认识的那位贵人也觉得我十分像她呢。”梁珑轻笑。

掌柜的额头上顿时出了大滴的汗水,更加不明来人的用意。

“四年前昌王妃遇害的时候,我不在京都,不然定然要向大理寺指认在这东市之中有一位擅长保养饰物的匠人,他时常为昌王妃保养的首饰竟然不翼而飞了!”

掌柜闻言忙辩解道:“姑娘可不要胡言!小的是为王妃娘娘做过事,可、可那枚凤钗丢了的事小的是绝对不知啊!况且当年连大理寺的大人都没有找过小的,小的怎么可能和王妃娘娘的命案有关呢?”

见这掌柜的如此害怕,真的被自己唬住了,梁珑便不再吓唬他,反而道:“四年过去了,那枚凤钗还没有找到,可惜仔细见过那物的人除了已经不在的王爷、王妃,就是您了。若是您能仔细描绘出来,等到找到凤钗,您的清白自然可以证明了。”

“好、好,小人这就给您画出来。”掌柜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拿出一只狼毫便在纸上画了起来。做珠钗首饰的匠人,画图的功底自然是有的,凭借着数年前的记忆,不久的功夫,一枚古朴造型的凤钗便跃然纸上。

梁珑拿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将装此钗的匣子也画在边上。”

走到了东市的街口,她登上了马车,隋钦正在里面等候。

她将图纸扔了出来,不屑一顾:“这人也太好对付了,没意思。”

他们仔细看了看那图纸,虽然有了模样,仍然是大海捞针罢了。

“这只凤钗我确定只在王妃的手上见过一次。可是这个匣子……我好像最近才见过。”她皱了皱眉,有些不愿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过它看着这么普通,应该有很多相似的吧。”

数日之后,须臾山的一处无名余脉的山脚下,有一座无名书斋迎来了一位来者不善的客人。

顾和征策马半日出了京都来到此地,心情有些郁结。昨日他收到了舅父的信,楼明月对竟然对甘州下手。甘州目前大约有当年由宗将军护送逃出京都的旁支后裔数百人。十数年间还有上千旧时京都遗民来到甘州,如今竟也有万人。可是这些人中,知晓他身份的也只有十几人。

一夕之前,不在甘州的宗义山,其余人皆被一剑封喉。流言在遗民中四起,说当年是穆宗与太子不愿放弃手中权力,负隅顽抗,换来了李氏大军对京都的屠戮。他实在不能相信,凭借楼明月一个荒蛮之地生长的少女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昨夜他忧心忡忡对萧宛道出一切,可她听过之后却说:“可不可以帮我去京郊寻一个人?”

他虽然不明所以,但是当然还是答应下来。

竹屋内耄耋老者精神矍铄,仙风道骨,见到一位月白衣衫的公子走了进来,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阁下可是澹宁居士?”他开口问道。

“若公子是找老夫论道,请在朔日前来。”

“抱歉,在下的妻子想要请居士去蔽舍一趟,得罪了。”

老者闻言一头雾水,他其实也是一头雾水,所以也不与老者多费口舌,让明晔捉住了人便走。

黄昏时刻,橙黄色的天空被暑热的空气和凉华的风撕扯着。院中美人持剑,轻纱薄衫,迎风而立。

他走近她的剑,轻轻用两指抬高了一寸:“架势不错。你要的人带回来了。”

澹宁居士方伯孝被塞进了一间昏暗房间,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房门开启,方才那个在屋外的女子换了身较为正式的衫裙,此刻正在上下审视着他。她身后跟着的那个男子便是今日不由分说便绑了自己来的人。方伯孝虽然避世多年,但依旧目光如炬,虽然嘴被塞住,却一直阴冷的审视着他们。

“为了找居士解惑,我可是苦苦寻觅了整整四个月呢。”萧宛走上前来,取出来塞在他口中的稻草,“抱歉。”

方伯孝冷笑一声,道:“萧贵女现在的神情,当真同当年萧公拷打前朝宫人时一模一样。”

萧宛愣了愣,回头看了看顾和征,然后决定还是将那一团稻草塞了回去。

顾和征在她耳边低声道:“夫人,不如先告诉我此人究竟是谁?”

她思考片刻,还是将他先拽了出来,回到寝室,拿出了那册起居注,翻到那一页,指给他看:

光和五年四月初一日已辰,辰时,上幸文心苑,会微时故友澹宁居士,上曰:遥想当年朕御军百万,向来势如破竹,若非居士进言,或未曾行当日斩草除根之举。

他看着这短短数十字的记载,难以想象当时李元武是以何种心情对旧时好友说出这句话,是感激?还是悔恨?原来这个方伯孝便是当年在李元武身旁,能料事如神的对逃出京都的他们穷追猛赶的那个居士!

“这本起居注再不还回去恐怕就被人发现了。”见他将纸张捏的越来越紧,她紧张的从他手里拿过了书册。

他强压住即将要发向那耄耋老者的一团火,有些不可置信的惊讶:“李泓造反的那夜,阿宛去鉴心阁就是为了找这本起居注?”

“嗯。”她点了点头。

“为何当时没有告诉我?”

她低头赧然一笑:“当时还没有找到这位避世而居的澹宁居士,而且你总是能送给我各种东西,可是我却只有这一本起居注上的几十个字……所以我觉得还是留到像现在这样的时候比较有意义……”

顾和征又如上次听到了她如何成为了推承明郡主下水的凶手那次一样没有忍住笑出了声,“不对,阿宛送过我一盒糕点的,忘了么?”

“嗯,对,我都忘记了。”她也被逗笑,被一双手捧住了脸颊,随后得到了一个吻。

再次回到那间房间,她更加努力地模仿着她祖父曾经的风采,或许这样对待一个老人似乎不十分人道,但是效果却不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