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见意
惊蛰这天,节目组放了假。大家各回各家,简亭灵也回到自己小小的出租屋里。
她本来想回家一趟,但假期只有一天,去明城即使坐高铁来回也要六个小时,太折腾,不划算。
也有参赛的伙伴叫她一起出去吃饭,不过她戒火锅已经很多年,又实在手痒想练琴,于是一一婉拒。
最后落了个一人清净。
熹微的春意从玻璃外渗进来,交织琴声一同流淌。
惊蛰前后雷雨正多发,云珀又气候湿润,清晨刚下过一阵雨。甘霖清冽,将嫩绿的柳芽洗濯得清新鲜亮。
绿意映进屋里,铺着灰白方格桌布的台面上,一只小电锅正汩汩冒泡,溢出淡淡的清甜。
简亭灵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拔下插头,掀开锅盖。
晶莹的梨块微微发软,冰糖已经化尽,糖水清澈透明。她盛几勺到碗里,将窗户打开一个小缝,等吹凉再喝。
惊蛰吃梨是她母亲那边的习俗,以前总叫家里的阿姨做。
她对风俗不感兴趣,但任何对嗓子好的吃食,她都会勤勉一试。
迷蒙的水汽从窗缝渗进来,简亭灵站在窗前,稍微出了回神。
她又哼起歌,德彪西的《月光》里她最爱的一段。嘴里哼着,耳边就响起那宁谧流淌的琴声。
她这么爱音乐如命的人,从不怕去禁止带手机的场合。她脑内自带一个播放器。
简亭灵盘算着,上午练了琴,收拾了房间,下午可以去超市买点鸡骨架,回来炖汤喝。
晚上尽量挤时间录一首翻弹,发到视频平台上。毕竟很多关注者都在等。
那首歌的谱她上节目前就扒完了,但一直没空弹。
她在视频平台上有个账号,叫做“房间里的犀牛”,一直没公布真名,发一些翻弹或原创的曲子。
很久以前也发过翻唱,那时她的嗓子还没差到现在这个地步。
总感觉声带这东西,跟自己的心情状况关系也很大。
所以,这一两年才恶化得尤为厉害。
简亭灵一勺勺吃完了冰糖炖梨,伸了个懒腰,舒畅地长呼一口气。
难得的岁月静好呀。
手机忽然响了响。
宁静被骤然打破,简亭灵有点受惊吓,踱步走去床头。
还没拿到手机,又连着响了好几下。
是一中九班的班群,还有几个老同学。
李梦梦:[谁把亭姐高中玩乐队的视频发网上了!]
李梦梦:[干得漂亮!]
[哈哈哈是音乐部的人干的吧,别人哪有那么高清的资源]
[是啊,当时都不让我们录像的,就他们架个机子狂录]
[亭哥是不是真的要火了,一个班出俩明星,咱好有面啊][感慨.jpg]
[已经火了吧,这都上热搜了]
[三十多位的热搜……好像还有成长空间哈]
杨柳菁:[?我这边第四十二位啊]
[哦,那可能又掉了点?]
简亭灵怔了怔,发了个疑问表情出去,关掉班群对话框。
几个老同学的消息也都说了类似的事儿。有羡慕的、支持的、套近乎的。简亭灵简单地回了两句,点开微博热搜。
她从后往前找,果然在第二十七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破茧成蝶简亭灵高中乐队视频#
点开视频链接,霓彩与水光映入眼帘。
一中的老传统,九月新生入学,十月中旬开迎新庆典。露天舞台建在湖边上,很有氛围。
下一秒,十五岁的简亭灵出现在画面里。
她穿oversize的黑卫衣和浅蓝色牛仔裤,栗色的短发蓬松微乱,头上反戴一顶黑色棒球帽。
清丽的五官和现在相比几乎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棱角稍钝一些。颊旁还带着点未褪的婴儿肥,有种奶凶奶凶的感觉。
那时的她没钻研过化妆,被学姐抓到后台,拿眉粉填了填眉毛,画了个橘色调的口红,这才推上场。
乐队共五个人,她肩上挂把吉他,站位比主唱偏一点。
但演唱一开始,大家很快发现,她才是整个乐队当之无愧的核心。
键盘手错了节奏,小心翼翼看她一眼。
鼓手不小心甩飞了鼓棒,她居然腾出手,从宽大的卫衣兜里拿出一根备用的,远远扔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