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临走前几天,郑六过来代销店学怎么卖东西和记账。
代销店现在每天的流水在几块钱左右,并不难算。
除了现钱外,就是粮食,村里大部分人买东西,都没有用现金的习惯,一般都会用粮食换。
而粮食和现金,记的是两个账单,平时都由钟莲和钟荷姐妹两个负责。
郑宝儿也跟着自己父亲过来代销店,看到正在记账的钟莲和钟荷姐妹两个眼睛亮晶晶的。
“钟荷你好厉害啊,居然会记账。”郑宝儿看着和自己同龄的钟荷惊叹道。
“这不算什么。”钟荷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却忘了自己现在的年龄。
因为钟昌明和王金花夫妇是跟两姐妹一起重生的,所以他们不会把姐妹两个当成真正的小孩子看。
平时都是自己人,可能不显得什么,现在一有外人,就有了比较。
就像郑宝儿,现在还不认识字。
钟荷刚知道郑宝儿不识字时非常诧异,以为是她爸没送她去上学,结果却没想到是郑宝儿年龄不够,还不到上学的时候。
郑宝儿还没到上学的时候,换句话说跟她一般年纪的钟荷情况也是差不多。
钟昌明一家这才注意到这个盲点。
郑六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听着笑道:“等过段时间开学了,我们家宝儿就能上学了,想必二哥家的钟荷也一样吧。”
“是啊……”钟昌明怔愣着回道,突然意识到,重生一次,他们的两个女儿,还得再上一回学。
这让钟莲和钟荷姐妹两个前世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形象有所颠覆。
对啊,现在钟莲和钟荷可不都是小孩子吗。
不过他们身为家长,很快就接受这件事。
倒是钟莲和钟荷姐妹两个,跟晴天霹雳差不多。
钟荷就不说了,钟莲则是一心扑到代销店的发展挣钱上,她从一开始的计划里,就没有上学这个选项。
可是她们真能不上学吗?不能。
她们得对外有一个交代,不能真成大众眼里的“文盲”。
这件事对钟昌明一家的冲击力不小,但索性开学时间还没到,他们还有缓冲的时间。
“对了二哥,到时候货车要是过来给代销店送货怎么办?”郑六想到什么,跟钟昌明道。
他就怕帮忙的几天内,货车过来给代销店送货。
“没事,货车这几天应该不会过来,再说真要过来了,你直接去隔壁村叫我一声就行。”钟昌明道。
没错,隔壁村,王金花的娘家就是隔壁村的韭菜王庄,路程不远。
这次回王金花娘家,他们一家会住上几天,所以才需要人帮忙看店。
郑六不知道货车跟钟昌明一家的联系,问清楚后松了一口气。
而教会郑六以后,钟昌明和王金花两个就开始准备回娘家的东西。
罐头、绿豆糕、白糖……零零总总数量不少。
毕竟一年也回不去几次娘家,哪能吝啬。
就在父母收拾着东西,钟莲看向百货商场的数据面板,随着时间过去,升级所需要的经验越来越多,到现在,钟莲还没解锁新的东西。
现在代销店的生意能用细水长流来形容,稳定而缓慢。
不过也快了,照现在的速度,等他们回来,应该就能再解锁一些新东西。
东西都收拾好后,一天早上,吃完早饭,一家人就出发。
别看韭菜王庄就在隔壁,带着东西,用步行,等到目的地,也得小半天。
此时韭菜王庄的秋收也在收尾,许多认识王金花的韭菜王庄人纷纷跟王金花打招呼。
“金花,你们回娘家来了。”
“对,我们住几天。”王金花道。
“听说金花你们家在村里开了一个代销店,是不是真的啊?”韭菜王庄的大家非常好奇道。
“是真的,到时候大家过来买东西,我给大家便宜点。”王金花笑着道。
和河东村不一样,韭菜王庄并没有代销店。
本来河东村要是没有钟莲,也应该没有代销店的。
不过和河东村不一样的是,虽然三个村临近,且生活水平都差不多,韭菜王庄却因为地理优势,更加靠近镇上,买东西没有河东村和楼家村那样不方便。
这次王金花回娘家,有知道消息的就顺便问问。
就这样一路问一路答,光是跟人说话,花去的时间都比在路上多。
王大舅收到消息赶过来,就见妹妹一家子,连忙笑道:“金花回来了,爸妈正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有王大舅,钟莲一家人总算能脱身。
王大舅高兴的在前面领路,一条腿明显不协调,钟莲一家稍微落后,速度也不快。